APP下载

高校排舞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研究

2018-06-11秦曼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途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秦曼

摘 要:排舞课程因自身独具的观赏性、娱乐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设置开展。正是因其受众面广泛和课程所具有的情感教育元素,为高校排舞课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在目前高校排舞课程发展基础上,对排舞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育因子进行解析和探索,并对高校排舞课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些具体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 排舞课程 思想政治教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8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230-02

排舞是指舞者以单排或多排为队形在同一时间共同执行由编舞依据一段完整的国际流行音乐或歌曲所编排的具有重复性的舞步组合的舞蹈形式[1]。排舞因其具有舞曲风格多变、音乐和节奏多样化、互动性强且简单易学等特征而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喜爱。目前,学者们在大学生排舞课程方向的研究主题主要为:排舞功能与价值、排舞课程设置、排舞教学和排舞训练竞赛及社团发展四个方面。主要研究结论显示:排舞课程对体现大学生青春活动和团结合作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提高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独特和积极的作用[2-5]。尽管学者们认为排舞蕴含及其丰富的情感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并且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但现有研究中尚未发现专门阐述排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实现路径的相关成果。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全国高校都在加快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所有课都上出“思政味”,在这种大背景下,大学生排舞课程也需要更多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子,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排舞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新思路。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对高校排舞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育人因子和育人路径展开思考和探索。

1 高校排舞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

1.1 育德功能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非常重视教学的教育性,他认为:“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因此高校排舞课程的首要功能是育德。育德即品德熏陶功能。排舞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磨练意志,砥砺品德。体育活动中必然伴随着竞争和挑战,能够培养学生咬紧牙关,坚持到底的精神;二是振奋精神,矢志进取,参加排舞教学,让学生在一个集体面前进行自我展示,有助于克服学生悲观害羞、萎靡不振等精神状态,培养乐观向上、积极入世、矢志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三是规范行为,公平竞争。排舞教学的考核内容设置规避各种投机取巧,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远离弄虚作假,培养正派、正直、守纪进取的高尚道德情操;四是学会合作,学会共处。排舞教学中的团队教学推崇整体配合协调,强调个人作用和整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养成友好、同情、体谅、协作、团结、共情等优秀品德。

1.2 育心功能

道德教育重在育心,健康的心理是德育的基础,高校排舞课程能够帮助大学生将紧张的学习压力转移到运动上来,消除大脑疲劳,降低紧张与不安情绪,获得精神愉悦与自由,改善心理状态,既可以在练习中增强体质,也能够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环境,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

1.3 育美功能

排舞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益于形成健康、活泼、开朗、向上的精神风貌。排舞课程教学中,多种舞曲蕴含着丰富的美感,在运动中帮助学生获得敏捷的反应,迅捷的速度,娴熟的技巧,展示身体姿态之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美的能力。

2 高校排舞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

2.1 團结合作意识

在排舞课程学习中,教师注重通过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和各类集体项目,如采用团队练习、集体创编、素质拓展项目等教学形式,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凝聚力、互帮互助等思想品质,为未来走上社会,增强社会适应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

2.2 强韧的意志素养

意志素养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觉性、自制性和坚韧性,这些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因此,在该门课程建设中,除排舞教学之外,我们将挖掘和利用体育运动项目、体育锻炼活动、体育运动训练、体育竞赛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在课程的素质练习课程安排中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的体育素材,对他们进行吃苦耐劳、磨练意志、拼搏进取的思想品德教育。

2.3 责任义务意识

排舞教学中因采用团队学习、团队考核等形式进行,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不同的职责分工,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学生在体验式学习的环境,通过培养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责任意识、体育运动位置履行职责的意识等,培养大学生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颜色认真的责任态度和思想意识。

2.4 健全的人本人格

排舞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体育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其培养目标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课程在设计、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的思想贯穿进来,进而影响大学生形成建立健全的人格,让他们不片面地追求体育成绩,领悟体育学习的快乐的意义。

3 高校排舞课程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实现路径

3.1 构建课程价值引领,实现理念育人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排舞课程建设,切实将体育精神、生命价值教育融入到排舞教学全过程。

3.1.1 宣扬体育精神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积淀的瑰宝

体育理论课程是宣扬民族体育精神和介绍优秀运动员的最佳时机和途径,通过强化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减少学生对西方国家体育明星的关注,引入我国优秀运动员事迹介绍,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有效途径。

3.1.2 培养大学生对身心健康的关注

相对大学男生而言,女生更缺乏运动,喜静恶动,身体各项素质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排舞课程在融入思政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注重补充女生有氧能力训练和运动营养两个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和追求健康美的自律和自觉性。

3.2 系统设计体育德育课程,实现过程育人

排舞教学必须融入德育元素,每堂课程体现德育环节,加强学生在体育中学习德育的意识。

3.2.1 精选排舞舞曲

现有排舞教学以西方舞蹈为主要种类开展教学,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引入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排舞舞曲,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中培养和熏陶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具体的排舞内容包括新疆舞、杨丽萍原创排舞等。

3.2.2 确立团队教学模式

通过团队的形式进行教学,赋予团队不同成员不同的责任,通过系统的排舞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公平竞争的责任意识和健全人格。

3.2.3 增加素质拓展课程

传统排舞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完成排舞动作,而忽略了采用其他形式及内容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围绕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可以将素质拓展课程贯穿在两个教学周期内,对大学生生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领导力和创新力及人际信任等能力进行培养,提高排舞教学的思政教育效果。

3.3 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实现效果育人

为了更好的检验德育目标是否融入排舞教学,课程应注重采用问卷和实验等方法检验育人效果,建立指标客观又可量化的反映课程效果。

3.3.1 观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采用人际交往量表,观测排舞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对交谈、交际与交友、接人待物和异性交往方面的诊断,从定量的角度出发,明确排舞课程融入思政因子之后对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变化情况。

3.3.2 优化课程评价形式

采用分层次评价的方式,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结合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通过排舞课程学习,在团队合作、意志素养、责任义务和人本人格四个方面的进步或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团队成员的表现、合作练习和技能提升进行互评和自评。

3.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现榜样育人

目前,高校排舞教学教师队伍是薄弱环节,因此,增强排舞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应要求所有任课教师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全员育人的共识,也要在专业发展上具备有效育人的能力。

3.4.1 组织思政专题学习

邀请思政课程专业的教师,为排舞教师开展思政课程专题讲授、学习和研讨,为参与排舞课程教学的老师明确排舞课程如何融入思政因子,如何引导學生积极的参与到排舞学习中来。

3.4.2 撰写课程建设体会

主讲教师定期撰写排舞教学结合思政教育的心得体会。为思政引入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积累经验,并不断进行改进。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排舞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课程设计,将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到校园排舞课程中,能够帮助每一位大学生成长成才。排舞课程教师应通过建立和谐、诚信、友善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充分发掘体育教育的自然属性和人文价值,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应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协调性,塑造他们的行为美、形体美、姿态美和气质美;应将运动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知识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终身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将学生培养成为摆脱庸俗、追求卓越的对社会有良好适应能力,具备完整人格的健全人。

参考文献

[1] 唐晓义.中外排舞赛事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6):32-35.

[2] 唐晓义.排舞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3):61-66.

[3] 孟莉.排舞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3):14.

[4] 蓝晓萍.排舞课程的教学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95-96.

[5] 王新茹.论排舞的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新西部, 2010(10):211.

猜你喜欢

途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