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探析

2018-06-11李维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高校发展

李维

摘 要:近年来,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对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越发强烈。篮球作为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对改善运动员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并有利于娱乐精神,实现对各方面能力素质的锻炼,因而备受人们喜爱。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极大程度地推动了篮球运动发展,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基于对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现状的简析,就其相关发展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高校 篮球人才 培养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155-02

伴随着国民经济改革,我国体育体制的发展创新尤为必要,应坚持与时俱进,对篮球人才的培养亦需融入到这个大环境中去,探究更加有效的工作模式,以最大限度地释放自身价值。客观上讲,我国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已取得明显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践行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相关课题研究备受关注。

1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现状

在素质教育建设的今天,高校的基本职能定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由来已久,并深受人们喜爱,经常参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愉悦精神,还有利于扩大交际范围,提升各方面能力素养,日渐成为一种全民运动项目,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高校作为人才培育主阵地,顺应时代,加强了此方面工作建设与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中仍旧存有不少问题,值得关注。具体而言,相较于扩招带来的生源数量增长,部分高校更偏重于规模建设,对篮球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不足,缺乏完善的配套支持,影响了师生参与体验,导致此项工作实效不高。另外,据相关调查发现,多数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力不足,仍旧强调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虽然经常组织竞赛活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却容易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继而弱化了最终训练效果。

2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发展

事实上,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的主流健康,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值得重视。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精确目标定位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关涉到多重元素参与,应精确目标定位,科学设置各阶段践行计划,以保证最终工作实效。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指引下,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和满足时代需求。长远角度上讲,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荣誉,为国争光。但是,上述目标实现,首要立足学生发展,唯有全面提升其各方面能力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其价值。因此,在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要强调尊重学生个体个性,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并基于此优化教学设计,针对性地组织训练,提高他们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其他必备的素养,包括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竞争意识等。此外,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成为篮球强国,不单单由国际竞赛成绩决定,还与群众运动素养息息相关。对此,高校还需确立多元化的篮球人才培养标准,包括教学人才、科研人才、运动人才以及裁判员等,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相关专业学生就业途径,使之在各个岗位上释放光彩。

2.2 加強师资建设

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任何时期的教育发展,都始终离不开优秀教学队伍的支持。素质教育改革环境下,教师作为教学主导,是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其综合能力及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了此项工作实效。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态势下,高校更需加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入手,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服务。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高校可适当放宽人才来源通道,建立完善的聘任机制,尽量选择文化水平高、指导经验丰富的教练员担任篮球教师,通过专兼相合的方式,扩充师资队伍构成,降低单体工作负担,使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研工作。同时,高校还需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培育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教研活动,及时更新篮球人才培养工作者思想理念,渗透人本关怀,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并要求国家级优秀篮球运动员参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以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而对于高校篮球教练员而言,要加强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竞赛经验,提升战术能力、创新能力等。

2.3 完善管理系统

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高校篮球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系统化实践工程,任何环节的管理配置,均可能影响最终工作效果。具体而言,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协调好各项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情况,适度加大在篮球人才培养工作上的投入,逐步改善配套设施环境,提升师生参与体验,使之展现出更多活力和主动性,从而提升篮球人才培养工作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还需进一步优化考核管理,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内在潜力,提升整体训练效果。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师要认真、综合审查学生的思想行为,有机地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组合在一起,采用学分记点的方式,客观反映学生真实水平,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指出不足,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帮助。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可根据实际评判,给予适当物质及精神方面的奖励,如奖学金等,增强学生信心,树立榜样典范,鼓励他们更好地进行篮球训练。

2.4 创新竞赛体制

高校在教育方面的价值毋庸置疑,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为篮球人才培养提供了资源丰富、文化气息浓郁、多元知识结构的良好环境,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作用。根据上述目标定位指导,应立足人才的多元化发展,创新竞赛体制,突出人文素质建设,提升篮球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提高整体训练质量。事实上,在科学的训练计划下,当今世界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生物潜能开发已逐渐逼近极限,其未来的工作重点将着落在智能潜力发展上,这亦是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必须要关注的点。在具体的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要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建设,丰富学生素养内涵,使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篮球的运动特性,并在教练员的帮助下,进一步挖掘内在潜力,以积极应对未来的挑战。同时,高校还需加强篮球文化建设,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组织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了解和学习篮球相关知识、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发展。

3 结语

高校篮球人才培养工作发展十分重要和必要,其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应结合实际情况,精确目标定位,并基于此指导,逐步健全管理体制、创新竞赛体制,提高基础支撑,未来关于此课题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作者希望高校认真参与此课题研究,可基于本文论点,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在不断的探索中,采取更多有效篮球人才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 宫士君,邹亚春.我国高校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运动,2018(9):37-38.

[2] 苗俊.新时期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青少年体育,2018(4):64-65.

[3] 陈雷.我国高校篮球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7):199,201.

[4] 何伟.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及创新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5):146-147.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高校发展
区域发展篇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