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其对策研究

2018-06-11张頔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恐惧心理对策

张頔

摘 要:在高校武术散打教学中,有很多学生都不会积极自主地去学习与练习,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恐惧心理。本文就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恐惧心理的具体表现和产生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效减轻与消除学生恐惧心理的可行性对策,希望可以使散打训练与教学的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武术 散打教学 恐惧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139-02

散打运动是我们中华武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一项集智谋与勇敢为一体的激烈性的对抗项目。在散打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原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运用所学的各种动作,其中,学生们的恐惧心理是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各种动作的最重要的原因,甚至还会在比赛或训练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武术散打的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克服恐惧的心理,使学生们更高效的学习、掌握与运用各种动作,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恐惧心理的具体表现

恐惧心理指的是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或者难度系数比较大的、存在危险性的学习内容而产生的畏难的情绪,认为以自身的体能水平和能力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技术动作,总是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是会害怕出现意外的事故伤害而产生的强烈的焦虑心态。其具体的表现为很勉强地完成动作甚至是不敢练习,犹犹豫豫;又或者是不能按照正确的标准去完成动作,总是按照自己觉得比较保险、安全的方法去完成。比如,学生在比赛的时候不敢主动的发起攻击或者是缓慢的发起攻击,全身心的过度紧张,不能熟练地运用技术技能等。如果学生出现这种相似的现象,可以说明其已经产生恐惧的心理。

在激烈的散打过程中,尤其是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具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经常会出现畏首畏尾,焦虑不安;在面临一些关键的时刻,有的人还会出现反应迟钝、惊慌失措、动作混乱等。但他们的恐惧心理往往是来源于他们本身,害怕面对自己的弱项或者是动作薄弱的环节,没有足够的信心,恐惧对手,想赢又害怕输掉比赛,动作缓慢迟疑、患得患失、害怕失误等,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必然会对生理机能产生影响,运动的意念会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去调控血压、心率等功能,进而产生紧张刺激下的不良的心理。在练习散打的过程中,一些学生会出现异常的生理反应,比如忘记动作要领、动作不协调、动作僵硬、出虚汗等,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的恐惧心理而产生的。不但不能帮助维持协调性的肌肉动作,还会让人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引起其他各种心理方面的异常的反应,如反应迟钝、思维能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等,进而对教学效率产生不良的影响。

2 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2.1 焦虑性的紧张刺激

产生焦虑性的紧张刺激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散打比赛的过程中,害怕会出现各种损伤;(2)害怕自己不能发挥真实的水平对比赛的预期结果产生影响;(3)担心会辜负父母、教练、队友观众等对自己的期望而产生的负面的影响。

2.2 取悦性的紧张刺激

一些学生希望可以通过比赛取得优秀的成绩来取悦他人,如自己的父母、教练、队友等,而当他们的这种愿望变得十分强烈时就会产生以下心理方面的活动:(1)比赛不能够让他人感到满意;(2)不能让自己的队友感到满意;(3)自己的比赛结果不是最好的;(4)如果出现比赛失误等情况,很可能会遭受别人的排挤。如何这些学生进行比赛只是想要取悦他人、满足他人,那么就会使这种心理活动持久不退甚至愈加频繁,从而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

2.3 自尊心紧张刺激

有些学生认为散打运动与比赛可以证明他们内心的自尊情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危险的目标,这是因为散打运动与比赛很容易会威胁到他们自身的自尊情感。当学生的个性因为没有达到比赛目标或者是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时,就会使其自尊心受挫。主要表现为:(1)担心不能通过自己的比赛成绩来保持他们的优越性;(2)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在一个运动队或者运动群体中受到影响;(3)担心遇到实力强的对手压倒自己;(4)担心自己比赛的结果不理想而被别人看不起。

3 减轻或消除恐惧心理的方法对策

3.1 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

散打教师要积极的教授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学习与掌握多方面的和运动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取得特殊的认识与理解技巧,进而培养学生适宜的行为,使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很多因素都可以让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而心理治疗法就是用来帮助学生预防与治疗心理障碍的。

3.2 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

在赛前的训练中,不但要有意识地安排模拟性的训练和适应性的训练,还可以将想象动作与完成动作的典型的条件,作为情境预见和动作预见,烂熟于心。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有预见性地去安排薄弱环节或者是动作难点的练习,提升学生动作熟练的程度与成功率,以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当训练的质量得到提升时,便加强训练的紧张氛围,并逐渐接近真实比赛的情况。事先在赛前的训练过程中,制造出一些心理压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起到心理动员,唤起学生的乐观情绪和对技术的信心;同时,对于那些过度自信者,可以将其注意力引向技术要点与细节,有效克服其浮躁的心理。

3.3 培养正确的分析方法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充分的了解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学会对之前的比赛成败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以及稳定因素与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学会分析比赛的双方实力的对比。对于那些缺乏信心或者是盲目自信的学生,要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认识与分析问题,并针对比赛的具体情况运用对比的方法写下来,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教育的过程。

3.4 进行专门的语言法心理训练

让学生仰卧躺下,通过自我语言暗示来做:(1)放松全身的肌肉;(2)逐步稳定自己的心跳;(3)感觉自己的胃部变得柔软;(4)自我感觉头部清爽;(5)感觉自己四肢完全平静。每次在训练之前让学生进行训练,直到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调节大脑的兴奋中枢,在比赛前做10min其效果会更加明显,降低心率,保持稳定的心理活动,进而有效的减轻恐惧心理的影响。

3.5 进行专门的脱敏暗示心理训练

脱敏暗示心理训练就是通过虚拟的想象达到对比赛的场景和在比赛场景中的心理行为反应,让自己全身心的放松下来想象和比赛有关的所有内容。在想象的过程中,要求比赛的项目场景必须是真实生动的,必须可以清楚地想象到散打比赛场景中的所有的信息,比如对手竞技水平的发挥,裁判员对自己的评判、自己的比赛过程中的可能会应付各种干扰的能力以及观众的欢呼声等。刚开始训练时,想象的效果可能会不是很好,但是,随着练习次数的逐渐增多和由弱至强的过渡,就可以很容易的感受到比赛场景中的紧张事件。接着在通过有步骤的自我暗示,就可以使全身变得松弛,使自己的恐惧心理得到减轻或者消除。

4 结语

在散打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散打运动本身的特点来分析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并合理的采用一些有针對性的训练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的恐惧,以此来促进散打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先朗.警察类院校武术散打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其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34):201-202.

[2] 杨镞江.散打运动员实战中恐惧心理产生的致因及对策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5(20):182-183.

[3] 周锐,曹庆华.浅析散打实战教学中学生的恐惧心理[J].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1):72-74,77.

猜你喜欢

恐惧心理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强化学员心理,优化游泳教学
浅析恐惧心理对学生体操动作技术形成的影响
网球初学者网前截击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
拳击训练中克服运动员恐惧心理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中学跨栏跑教学中恐惧心理的产生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