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运动现状特点分析

2018-06-11李隽彦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运动

李隽彦

摘 要:学校体育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是最近全民体育健康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本科大学生人群健康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是全民健康发展中的关键一步。本研究选取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120名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寻到相比于其他院校同类学生,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在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及参与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上有明显的優势,但是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学生的体质情况依然不够理想。本研究进而总结出巩固建议和改善对策,为今后的实践以及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

关键词:体育院校 非体育专业本科学生 体育运动 大学生体质测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b)-0131-03

近些年来,体育强国、体育产业发展、全民健身、特定人群健康等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各部门的更多关注。学校体育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更是最近全民体育健康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本科大学生人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都值得在全民健康的发展中更多地关注。而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质情况近些年来已成为国内关注的重点,通过体育锻炼铸就强健身体也是长期以来被公认的好方法。体育运动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增进体质,故而更多的大学院校越来越注重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情况。按照年龄阶段来看,我国本科阶段大学生平均年龄普遍在18~23岁之间,多项身体技能和素质如心肺机能、力量素质、有氧能力等,仍处于发育阶段,很多相关研究都表明,最近几年大学生体质测试分析报告的状况并不乐观,我国本科大学生体质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故而近几年来国家针对此情况多次发文,并多年公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督促学校关注大学生身体素质能力,全面增进大学生体质健康,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提供身心健康的保证,更好地全面落实全民健康。而体育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增进人的健康,强化人的体质。体育院校在大学生的培养中,不只是停留于关注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上,而同时也应迎合时代的需要强调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所以,本文的研究意义即在于通过对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情况现状的了解和分析,找到他们独特的参与体育运动的特点,进一步指导学校从多方面进行保持和改善,以达到更好地加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并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无体育训练背景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共120名学生(男女不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网等选取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掌握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普遍体育运动情况,同时广泛参考其他研究的问卷和访谈内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正常学习生活之余的体育运动相关的信息,包括性别、运动时间、运动动机、运动类型等,进行深入切实的调查,以反映出研究对象的体育运动特点,同时为横向比较提供数据基础。本问卷发放120份,回收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8份,有效问卷率98.3%。

1.2.3 比较法

将问卷调查出的调查对象体育运动参与情况与其他院校相关调查和地区平均数据之结果进行对比,追寻体育院校中的非体育运动专业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并试图找寻其中的原因。

1.2.4 访谈法

对个别参与运动的学生进行访谈,通过非结构式访谈,更多追寻问卷题目之外的关键信息,包括体育运动的感受、运动项目选择的变化等,作为对问卷调查的信息的补充以及比较分析的参考。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8.0,对问卷调查法中获得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基本的统计学整理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后,可获取到的有关几部分不同主题问题的相应结果如下。

在运动需求的调查中,71人(60.2%)认为很有必要,38人(32.2%)认为有必要,2人(1.7%)认为没什么必要,7人(5.9%)认为无所谓。在本人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上,自己会身体力行积极参与运动者有88人(74.6%)。在参与体育运动者的运动项目调查上看,选择进行足篮排运动的有34人(28.8%),选择乒羽网的有29人(24.6%),选择参与各种类型跑步的有40人(33.9%),选择其他项目(如健身、跳操、瑜伽等)的15人(12.7%)。而在运动时间(按每周计算)的调查中,小于1d30人(25.4%),1~2d(含2d)35人(29.6%),3~5d(含5d)34人(28.8%),5d以上19人(16.1%)。最后,在对运动动机的调查中,88.1%的学生认为运动可以强身健体,塑造更好的身形,故而为健康而运动,47.5%的学生则表示因为对某种运动项目有兴趣,我会去参与,22.9%的学生有运动的习惯,所以会定期运动。

2.2 比较结果

体育运动需求的认知一直是影响很多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是否参与运动的重要因素,而对本次的调查对象的分析来看,无论是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还是本人的体育运动态度上看,更多的学生能够成功地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且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运动,从数据横向比较其他研究看来,本次研究对象相较于其他院校的非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更能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并更愿意参与运动。而在参与运动的项目类型的调查中,参与性高的各种球类运动成为学生的更多选择。而简便易行、受影响度较低的各类跑步活动也是一个好的选择。进行和其他院校的横向比较能看出,本次的研究对象运动项目的选择广泛,反映出了体育院校相关设施储备充足,专业性高,能选择的活动项目也比较全面,对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的体育运动也能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同时,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周期的调查中,1~2d和3~5d的人数相对占据优势,总体人均参与体育运动时间为2.914d/周,同比普遍高于一些普通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

3 结果分析与建议

3.1 结果分析

(1)本研究中学生能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多数能接受并能够花更多的时间参与其中,这与其他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普遍状况相比更好。这样的思维和行为形成主要有几种原因。第一,学生在体育院校中学习,相关专业课的接触和更多健康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对自己体质和健康的意识有所提高。更多人会意识到改善自己存在的健康问题,这是很多别院校同类学生所不具备的。不仅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更多的包括运动学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健身方法、运动处方、训练学、奥林匹克文化等课程)都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全面体验运动,正确认识健康。第二,学生对于大学生体质测试的认识更加充分和完善。大学生体测的实行多年,为了能够顺利通过体测,很多学生也在有形无形间增加了自己的运动时间,更多地投入其中。再辅以教师辅导员群体的宣传告诫,同时言传身教,使得学生对自身的体质要求有所了解,更多地试着满足大学生健康生活的要求,有了很明确的运动目的。第三,体育院校的运动气氛相比其他院校更为浓厚,同时也更容易接收到更专业有效的体育指导,这也能促使他们建立信心,更好地投入运动。

(2)本研究中的学生有着更为全面的体育运动的项目选择,运动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体现更好。这也和体育院校的很多特点有关。第一,体育学院的硬件设施相对完善,有着充足全面的各项体育活动的场所和专业器材,能够保证学生活动的需求,足篮排乒羽网的三大球三小球项目又因为存在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要求,技术、水平、能力、要求等方面亦很充分,所以这也为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学校的培训中心和学生社团的内容设置都有着体育院校非常鲜明的特色——体育类相关内容非常多样,其中不乏瑜伽、舞蹈、轮滑等新兴的项目,广受学生的好评,因此衍生出的非体育专业参与者的数量也不容小觑。第三,专业体育知识在理论课堂的走近了非体育专业学生,让其了解到了运动的魅力。近年来不少有特色的课程的开启,如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文化、体育赛事赏析等课程,使得非体育专业学生领略到了体育运动积极向上的一面,许多学生也因此重新审视,接受并参与到体育之中,享受其中的乐趣。

(3)本研究中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总体的平均体育运动参与时间仍不算多,而且大多数人没有形成运动的习惯,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仍然只是少数。其中的原因也包括如下几点:第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个性、体质和体型等个人原因,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性明显不够。近年来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大发展使得体育界的很多典型备受热捧,尤其是一些体育运动的明星人物,能够更好地带动大学生人群参与其中,但是有些个性不张扬,身材体质不适合运动的学生由于运动能力和技术都不足,会显得格格不入,这也会从另一个侧面影响到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第二,学生目前的课余生活状态仍未完全摆脱室内为主、不出宿舍的“宅”状态。相关的调查研究也表明,在网络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90后的学生们经常更多地与互联网打交道,甚至更加频繁的通过足不出户的网上行为代替很多体力活动,如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社交甚至是网上学习,正常的体力活动,即便是最基本的出行都越来越少。第三,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业有所顾虑,尤其是在学费较多、家长期望、就业要求和升学压力等条件的影响下,不得不将课余的相当一部分时间拿出来进行必要的充电和学习,这在大三的同学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同学(如本院英语专业)中比较多见。尽管这方面的压力从传统的角度上看来并无不妥,但是对学生必要体育运动参与的限制也是显而易见、可想而知的。第四,也有部分同学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本身的生活作息习惯就不太健康,如睡眠时间不足、熬夜、过度用眼、烟酒嗜好等,这对于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的破坏很明显,直接影响了正常的体能储备,以致无法正常参与体育活动。据部分研究表明,不良生活节律对大学生正常生活学习的影响非常明显,其效力甚至超过久坐和电视使用过度。

3.2 巩固建议和改善对策

(1)继续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在体育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宣传体育活动在健康领域中的重要角色,加强公共体育课的地位和创新其教育内容,增强学生全民健康的意识,让学生保持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识,科学利用体育活动改善健康状况。

(2)继续突出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地位,每年定期测量及时反馈,留存好相应数据,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并加强对自身体质情况的认知,对体测中出现的有困难的学生,结合其目前的学习生活状况,协同好相关部门,有针对性的进行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以求更加全面的体质保障。

(3)突出体育院校的特色,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高水平运动员课堂和讲座、体育节和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等)营造积极参与运动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学生能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的方方面面中去(包括赛事的参与、活动的组织、现场的布置、保障与运营等),打造出最适合学生运动参与,帮助学生真正感受代入感和体验感。

(4)进一步充实完善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注重场地设施的维护与保养,了解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及时沟通交流,为学生参与体育的保驾护航。

(5)深化课堂教育的改革,注重课堂健康知识的宣讲,同时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如产业类课程结合赛事运营的实际操作,康复类课程结合常见运动损伤的知识,新闻类课程结合当下热门赛事的技术规则等,营造出体育院校特有的体育氛围,用课堂带动学生更好的了解体育、热爱体育、注重健康、享受生活。

(6)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努力展示自己,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寓教于乐,持续稳定控制好社团活动。

(7)本文的研究仍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如调查的对象并非全体学生,而且调查的对象仅限在校的大一至大三学生,因故并未調查处于实习期的大四学生,故而并不能完全代表院内所有非体育专业学生。而本次调查研究将重点关注在了学校现状的调查分析上,仍有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归因分析的空间,且后续研究还可以更多地注重于和体质测试数据库的联动、改善个别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学生这些角度上。

4 结语

体育运动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好途径,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着积极正向的作用。和同类型其他院校相比,体育院校中的非体育专业学生有着更多的体育运动软硬件资源,同时接触到了更多更完善的体育和健康方面的教育,在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以及参与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性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学生的体质情况依然不够理想,存在诸多问题。这便指引学校需要在保证目前的部分优势(如课堂知识宣讲、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同时,多多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从课堂、场所、活动组织、社团、运动氛围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更有利的体育运动条件。在体现体育院校学生的突出特点的同时,更好地加强学生的体质,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健康保障产业体系,为国家培养出身体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赵菁菁,张冬梅.南京地区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2):117-121.

[2] 刘佳霞,陈赞杰.浅谈在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95-97.

[3] 罗雪婷.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8):142,144.

[4] 杨德军.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3(12):90-91.

[5] 亓军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现状分析——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102-103.

[6] 翟东升.基于PSI周期节律分析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研究[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4):117-120.

[7] 锁海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4):102-103.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体育运动
体育院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知识探索
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呆呆和朵朵(13)
体育运动中的抛体运动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