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运动训练科学化影响因素及实践的研究

2018-06-11石磊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0期
关键词:运动训练科学化影响因素

石磊

摘 要: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竞技体育作为一项高水平训练模式,其训练效果受多项因素影响和制约,而且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确保运动训练的质量,最大限度地提升其内涵和外延,就需要全方位实施训练科学化理念和实践。文章以此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运动训练科学化影响因素及实践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训练 科学化 影响因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0(c)-0046-02

近年来,现代竞技体育不断衍变,而且逐渐系统化和科学化。尤其是受更高、更快、更强宗旨的影响,运动成绩成为了考核运动员训练水平的重要参照。众所周知,运动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其成败完全取决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目前,运动训练科学化已经成为了运动训练实践活动的有力基础,纵观这一百多年来,众多体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在智慧投入的基础上,科学含量也随之陆续升级,为此运动训练的科学理论日益完善和成熟。然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影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因素依然不容忽视,特别是体育专业人才外流以及青黄不接的局面更是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为此合理有效地培养体育人才已是时下当务之急。

1 浅析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运动训练科学化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但是对其理解和认识基本上都趋于一致。首先,运动训练科学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属于高水平的理论,能够全方位指导科学化实践过程,而且在指导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和影响。其次,运动训练科学化是提升竞技训练水平能力的基础保障,随着运动理论、方法、技术的丰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自然而言会得到优化和改进。最后,依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实现运动训练科学化必将会为运动教学实践带来决定性或者不可限量的助力,在不同的特定历史时期,都会产生实质的推动性训练效果。

2 影響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不同因素

2.1 科学技术因素

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体育界亦是如此,而且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对运动训练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先进训练的仪器和设备的普及应用,以及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都在时刻渗透到运动训练各个环节。

2.2 科学教育因素

科学教育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其中教练员素质更是对运动训练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此外科技人才的继承、发展、创新也是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直接动力。尤其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还需要健全的管理者队伍已与保障。

2.3 科学管理因素

运动训练科学化具有多元化特征,而且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动力要素的阻碍,只有掌握科学管理因素的规律,才能确保科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体制和机制方面呈现出大局意识和作为。

2.4 保障条件因素

运动训练科学化要想长期稳定发展,依旧离不开体育科学技术的创新、成果的转化以及训练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其中仪器设备购置保障显得更为关键,当然这与省市区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完全分不开的。此外,运动训练科学化的核心动力层还需要运动队教练员、运动员、管理团队、科技人才的全力配合与协调。

2.5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于是对科学化训练产生了依存的影响或制约。一方面,在国家经济层面对于运动训练科学化的物质保障十分必要。另一方面,在区域性经济不平衡的背景下,地区运动训练所产生的差异也十分显著,为此社会环境因素十分重要。

3 对运动训练科学化应用与实践的研究

运动训练同样是一种科学化的教育过程,需要有教练员的专门指导,运动员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以此来逐步完成运动成绩的提升与突破。运动训练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唯一的标准对运动训练理论进行检验。运动训练理论是训练过程中所总结形成的一门科学,并且在不断完善发展着,训练理论如果过于落后,会对运动训练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影响,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阻碍的作用;而如果运动训练的理论是先进科学的,而会很好的促进运动训练的发展,创造出更为优异的运动成绩。

3.1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在训练计划的制定方面,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计划目标和内容。首先,要依据训练计划时间长短采取不同的战略性计划。其次,一些计划内容可以不必过于详尽,同时要考虑好不同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进而组织训练过程的实施。最后,在训练计划的执行方面要加大创新和优化,确保计划得到全效落实。

3.2 确保反馈调节的实效性

运动训练要重视反馈调节的应用,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使得控制过程的调整更为完善和人性化。基于此,这就需要教练员能够快速找出现实与目标的差距,进而做出合理的诊断进行相应的判断和补充改进。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会使得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事半功倍。

3.3 强化心理训练调节能力

心理训练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要求,只有确保扎实的训练强度,才会提升运动员临场发挥的水平。为此可以采取自我暗示法、放松训练法作为首要方法,同时辅以模拟训练法、意志品质训练法作为支撑保障,进而循序渐进地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3.4 合理运用运动训练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在训练中应该大胆改进和创新,不断对间歇训练法、持续训练法进行优化,合理根据训练需求选择和变化训练法。最关键的是应该合理掌握并灵活应用,使得其能够达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这样才会使得技术动作日趋完善,并形成鲜明的技术特点。

4 结语

综上所述,运动训练科学化是近年来运动训练的热门之一,而且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多变,为此研究此项领域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运动训练科学化实践应该着眼于实际,善于应用先进的仪器,并形成攻关服务意识,采取合理的训练方法,扎实推进专业的理论知识,最终为运动员提升运动水平和竞技状态提供持续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付丽娟.关于射箭技术的训练力法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32-36.

[2] 张冬菊.浅谈青少午运动训练疲劳以及恢复[J].当代体育科技,2016(17):43-45.

[3] 罗小兵.运动训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途径分析[J].运动,2016(13):41-45.

[4] 李小圣.浅析教练员应掌握的当前运动训练几个主要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4(10):53-56.

[5] 陈小平.由结果到过程的控制—当前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1-7.

[6] 赵岱昌,李广俭.对运动训练科学化实践的思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7(3):34-35.

[7] 罗超毅.运动训练科学化动力系统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

猜你喜欢

运动训练科学化影响因素
浅谈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实现
浅谈田径短跑项目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方法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加强纪检工作科学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