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合作的思考

2018-06-11仇志熠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32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合作高校

仇志熠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然而在体育赛事领域的合作因起步较晚,所以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发展的空间。文章从高校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出发,分析校企双方在体育赛事领域合作的现状,发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提高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合作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 企业 体育赛事 合作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1(b)-0073-03

1 研究背景

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速了体育赛事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体育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特殊消费品。为提高健康水平,提升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业余时间观看体育比赛、参与体育比赛、进行体育锻炼。现代企业为了更好的提升员工的健康指数,增强凝聚力、归属感和幸福感,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多地体现体育文化的建设。此外,也有更多的企业愿意以举办或赞助体育赛事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知名度。近年来国家不断在各类会议、文件、法规中指出发展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为校企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一系列有利的政策保障,这使得高校与企业越走越近,双方交流越来越紧密。因此,加强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的合作,符合校企双方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导向,有助于提升高校体育赛事的水平,有助于加强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也有助于扩大学校和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更将进一步促进校企双方合作和交流向深处发展。

2 加强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合作的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来说,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体育赛事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趋势,通过校企合作来促进学校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加强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的合作,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提升学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有助于高校引进社会资源,加速产业化发展;有助于学校自身体育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广自身的体育赛事活动,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

对于企业来说,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利用学校丰富的体育资源,如人才资源、场地资源、信息资源等,来加强自身企业体育文化建设。而且,还能借此开拓市场,毕竟学校是一个广阔且又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参与合作将很好地为企业提供营销机会,获得庞大的学生消费群体。另外,与高校进行体育赛事的合作,其资金投入相对较小,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或是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这将是企业提升社会知名度、促进品牌建设较为理想的选择。

3 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合作的现状

3.1 合作的主要形式

3.1.1 企业赞助高校开展体育赛事活动

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知名度提升、市场开发、服务社会等原因,以资金投入、设备投入或提供物品等形式对高校的体育赛事进行赞助,从而帮助高校缓解在经费等方面的压力,提升所办体育赛事的质量和影响力。目前,校企双方在体育赛事领域的这种合作形式最为普遍,但如何更好地提升合作效果,实现互惠共赢,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3.1.2 高校为企业举办体育赛事提供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对于越来越重视自身文化建设,而体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往往会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竞争力,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然而企业自身在体育人力资源、场地资源等方面较为匮乏,因此一些企业开始通过借助高校的力量,利用高校丰富的场馆设施、专业教师和学生骨干来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赛事活动。

3.1.3 校企联合举办、共同参与体育赛事

為了更为充分利用高校和当地特有的体育赛事资源,校企双方也会通过联合举办、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体育赛事活动。比如:一同开展富有当地民俗特色的龙舟大赛、拔河比赛等,也有企业组队参加高校田径运动会、篮球赛、乒乓球赛等传统赛事的,还或是双方协作共办一些趣味性浓厚、适合多个年龄段群体的趣味运动会、健身游戏大赛或是棋牌类比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虽然对校企交流、丰富校园和企业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益处,但是由于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影响,目前这样的合作形式还相对较少。

3.2 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缺乏有效的体育赛事运作管理机构

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下举办的体育赛事,其运作与管理工作主要依靠高校专业教师来完成,然而由于高校领导主要将精力集中在学校文化教育和内涵建设方面,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专门设立体育赛事运作管理部门和责任教师。因此,在具体赛事举办过程中,往往出现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到位、资金使用不透明等现象。此外,再加上学校其他行政部门对于高校体育赛事开发意识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赛事举办的效果。

3.2.2 赛事规模较小、欣赏度低

高校举办的体育赛事往往规模都比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没有专门性的体育赛事运作管理机构,因此赛事的组织能力较弱,一些联合性的、大规模的、具有一定地方影响力的体育赛事难以得到开展。另一方面,主办方对于赛事的宣传力度不够,其宣传手段比较单一,宣传面也较为狭窄,这也就难以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度。此外,由于我国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原因,那些较为优秀的运动员基本都在国家或是省市队中,所以高校举办的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不高,欣赏度不足,难以充分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3.2.3 赛事数量有限、项目不丰富

高校每年举办或承办的体育赛事数量相对都较少,其中有影响力的更是十分有限,而且就目前所开展的体育赛事来看,项目也主要集中在球类,如: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田径等一些比较传统的竞技比赛。而诸如网球、定向越野、攀岩、轮滑等目前越来越受社会青睐的项目仍开展较少。此外,虽然近年来也有类似龙舟赛等传统体育赛事的举办,但其他一些能体现当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项目(如抖空竹、踢毽子、放风筝等)仍鲜有开展。

3.2.4 校企双方合作形式较为单一,交流不深入

虽然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的合作形式目前包括:企业赞助高校开展体育赛事活动,高校为企业举办体育赛事提供服务,以及校企联合举办、共同参与体育赛事。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企业赞助高校体育赛事这方面,而更能促进高校与企业互动合作的第三种形式则很少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与高校的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3.2.5 校企合作共赢理念淡薄,缺乏长期合作意识

第一,高校在举办体育赛事时,往往将重心主要放在赛事本身,而对于赞助企业的宣传力度较小,对于宣传效果也未引起高度的重视,这就导致了赞助企业本想获得的商业效果无法得到保障,从而降低了他们对赞助高校校园体育赛事的信心和热情。第二,高校和企业对于举办赛事也缺乏长期合作的意识,未能从长远利益考虑,缺少整体性谋划,这就违背了合作共赢的初衷,影响了校企双方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4 促进高校与企业在体育赛事领域合作的措施

4.1 转变传统观念,加快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

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下,不论是政府、高校、企业,还是广大民众,对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应持有与时俱进的态度,充分认识高校的发展不因单纯依靠政府拨款,还需挖掘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社会力量来提升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自身都应着眼于市场,大力发展高校体育赛事,并不断推进体育赛事的市场化进程。作为政府部门,对于有意向投资高校体育赛事的企业,可给与一定的政策扶持、经济优待和法律保障,并尽量消除对体育赛事的行政干预,加强市场引导,使企业和高校在赛事举办中实现互惠互利,从而推动赛事的良性发展。作为高校,自身要树立市场意识,密切联系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不断开发自身的体育赛事资源,积极走向市场寻求企业赞助。而企业更应看到高校是一个广阔且年轻的市场,通过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还可以从中觅得新商机,收获未来。

4.2 构建科学的体育赛事机制,促进赛事运作高效化

随着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赛事组织和举办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原有的赛事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势必无法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赛事应有的功能和效应。因此,加强高校体育赛事机制的优化和改革势在必行。高校需求建立专业的机构来负责、应对和协调体育赛事的各项工作,并将一定区域内的高校体育赛事纳入到一个大的发展系统中,改变分散型各办各的模式,这样可以更好的整合市场资源、人才和资金,从而更利于市场化发展。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充分发挥校内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到赛事的组织和管理中,并对他们的发展介入市场化模式。此外,由于我国高校体育赛事市场化起步较晚,因此我们还可以更多地借鉴国外高校先进的体育赛事组织管理经验,构建更为科学的赛事机制,形成更为高效的管理思路。

4.3 加大对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形成品牌化

高校体育赛事相对竞技体育比赛其规模较小,且竞技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能更好地提升关注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吸引企业的投资赞助目光,高校就需要加大对自身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并努力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赛事,形成自己的品牌赛事。为此,高校除了可以利用学校宣传专栏、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站对相关赛事进行宣传外,还可以在赛事举办时,主动联系当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如果赛事规模较大,也可以邀请更具权威的媒体,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点进行宣传和推广。此外,高校还可以围绕体育赛事开展一些诸如征文评选、专题摄影、啦啦队评选等一系列文体活动,来进一步扩大赛事在校园的影响力。

4.4 校企建立长期合作共赢关系,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

校企双方之所以要在体育赛事方面展开合作,其原因就在于期望从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达到相应的目的,因此只有建立起诚信、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方可使双方的合作得以长久。为此,高校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引导企业充分认识体育赛事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从而强化与企业的合作關系。另外,作为企业方也要积极配合高校举办和管理赛事,认真履行相关承诺,为高校提供相应的经费和物资等保障,确保赛事的高质量开展,促进双方合作的良性发展。

4.5 丰富赛事项目,提高竞赛水平,提升赛事的观赏性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应结合具体需求和实际条件,对赛事的规模、项目选择及其特点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赛事规模上,应多开展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的赛事,适度的扩大赛事的规模、范围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比赛中来;在赛事的项目上,除了开展高校传统性的田径、篮球、足球等赛事外,还可选择一些具有较强群众基础的,能结合当地民俗体育特色的项目,如龙舟、拔河、跳绳比赛,以及能充分体现南通当地特色的放风筝比赛等。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参赛队伍和队员的技战术指导,通过必要的体育训练,提高参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赛事的观赏性。

5 结语

目前,在体育赛事领域,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正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紧密,赛事的整体运作也变得更加的成熟,但其中仍不乏一些问题的存在,如赛事管理机制不健全、规模较小、欣赏度偏低等。这就需要校企双方在今后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树立科学的合作观念,通过建立健全体育赛事管理体系,不断提升赛事水平,扩大赛事社会影响力,进而达到校企合作双赢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孙正,方新普.高校体育赛事赞助资源的开发模式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12):106-110.

[2] 崔丙刚,宋晓芬.江苏省普通高校校园体育赛事赞助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2017(1):98-100.

[3] 胡向东,杨亚涛.高校体育赛事的市场开发探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131-132.

[4] 李钰涛.高校体育赛事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10):139-140.

[5] 姚芹,骆晶晶.国外体育赛事行政管理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1):10-13.

[6] 王鲁江.高校体育赛事企校合作的双赢策略构想[J].运动,2017(1):91-93.

[7] 王鲁江.高校体育赛事资源开发与商业合作的互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3):198-199.

[8] 宋雪涛.江苏省普通高校校园体育赛事赞助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合作高校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陕西体育赛事传播策略分析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成都市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