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记者与主持人出境区别阐释

2018-06-07王成双

活力 2018年8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特点

王成双

[关键词]记者与主持人出境;特点;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电子平台媒体、个人网站媒体等多元传媒异军突起,在短短时间内,使传统“三巨头”的报纸、广播、电视不仅日渐衰落,更有被取代之势。电视作为直观、快捷、真实感强也曾经让受众追捧。尤其新闻类栏目及时播发能够满足人们获取信息需要。 但是新闻类栏目呆板,说教、表现手法生硬也是新闻类栏目“短板”。这种“短板”使年轻、追求个性、猎奇观众敬而远之。德华电子媒体网络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2006年,全国电视新闻类栏目收视率除中央电视台《全国新闻联播》外,各省及地级市新闻类节目收视率为12%。县级(地)市更低于5%。让采访记者亲临新闻发生现场,让主持人把受众带进新闻故事,现在很多媒体都把真实、生动、鲜活、感染力,冲击力、表现力作为新闻类栏目“标配”设置。在2011年~2017年国强多媒体网络调查工作平台数据显示,全国上星新闻类栏目记者、主持人出镜占新闻稿件数量30%,节目收视率45.3%。可见,记者和主持人出境,不仅增加了观感真实性之外,更增加了新闻“影片”试的现场感和体验感,极大满足了受众心理参与度。

一、电视文字(摄像)记者出境特点、优势、短板

当一地发生新闻事件时,电视新闻记者会在第一时间到达事件发生地。除文字,画面、稿件结构形成框架后,把受众带入事件中,让受众在事件外参与事件故事起伏是当事记者首要工作。受众对新闻事件关注度其实很简单:一是发生了什么事;二是經过是什么;三是有什么后果。

1.新闻冲击力就在于它不经过加工、修饰、准备,原汁原味呈现

参加报道文字(摄像)记者出境更增加了新闻事实的说服力。 记者亲临新闻事件现场紧张、忙碌、非规范化举止、语气、变化的面目表情都增加了新闻事件可信度。这种真实,会直接影响到受众心理,以至于使受众成为事件外的“当事者”,成为新闻事件中关注者,最终成为新闻事件中的“当事者”。

2.记者出境语言把握、情绪设计、服饰安排、画面策划

过度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语言,情绪、服饰和画面会让受众产生距离感、疑问和疑点,进而怀疑新闻事件真实性。现在很多节目为了增加可信度,大量采用情景再现,还原、回顾等表现手法,让受众无法分辨其真实性,进而在思维上误导受众心理对事件真实性疑虑。这里着重阐述的是,新闻报道内涵、事件本质、挖掘程度必须要专业化,这是核心。记者出境非专业化需体现在带母音口语话的语言、自然流露出的心理感受等情绪。得体的服装和动态随机事件发生画面构图,看似随意,实则自然,看似非专业,实则真实,看似简单,实则可信。

3.新闻冲击力在于出境记者综合素质

一篇真实可信、感染力强的新闻现场报道稿件,无不饱含大量信息。事发突然事件考验着专业记者的多元知识量,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不仅与记者专业知识学习有关,更得益于记者日常新闻采访中的工作积累。

4.出镜记者画面现场美感

不可回避的是,出镜记者增加了新闻真实性和说服力,但也让画面美感度出现不协调。例如,有的出镜记者形象、行为举止以及保护当事记者隐私等会影响到报道画面质量和现场感。

二、新闻电视专职主持人出镜采访利弊与技巧

1.现在相当数量新闻类节目里帅哥、美女不仅承担着主持策划节目、主持栏目、撰写稿件重任,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担任出境记者职责

中国新闻传媒期刊数字显示,国家级媒体主持人多元化程度明显,即采、编、播为一体占到从业记者的85,7%而越到地方级媒体,这种多元化转换就少,原因之一就是,为提高收视率和形象品牌,“脸蛋”往往代表着节目等级,这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更使严肃、庄重、权威的新闻节目变成了看似新闻,实则是味道浓郁的娱乐栏目。

2.社会是现实的,新闻事件是真实的,报道是零距离的

新闻电视专职主持人出镜可以增加新闻节目画面美感,但受众心理接受程度往往在思维中就接受了播音间里字正腔圆主持人模式,而主持人这种工作要求准备充足、前期训练、多次演练。如果主持人出现在突发新闻事件当中,受众心理会受到暗示提醒:可能这起事件事先有了安排准备。但是,重大非突发新闻事件除外,例如,重大项目开工、重要活动开展、重要人物到访等。

3.新闻真实性、冲击力、权威性就在于一切的发生自然、随意、真实

现场新闻特殊性就在于参与者要不经意间融入事件当中,受众也就随着意外发生的好奇心驱使自己自然而然参与其中,加之记者没有刻意准备语言、情绪、服饰等,会更加让现场新闻变得真实可信。尤其当今数字媒体占据主流情况下,“低头”一族年轻人又占相当大比例,“快餐”试阅读、选择性阅读、猎奇试阅读又是他们这一群体主要获取信息的方式。 更有受众对媒体采访、记者形象、工作方式产生向往和好奇,这更扩大了新闻信息传播面、接受阶层和年龄范围。

三、记者与主持人出镜界定、区别、定位

这里阐述的界定、区别、定位实际就是二者新闻现场出境角度及工作分工。二者既相互关联,又彼此排斥,既相互融合,又相互分离。突发性新闻事件中,新闻报道记者出镜能够增加事件本身真实和可信度,专职主持人出境在专题、专访中出现,尤其在新闻事件后的专栏节目里以跟踪报道进行评说或者点评。一线记者的“动”,二线主持人的“静”,二者兼顾,新闻报道才能够形成、产生、激发稿件的鲜活镜生动、真实。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记者与主持人在新闻现场报道中出境要“量身定制”,按照受众心理接受角度、层次、喜好进行报道分工。参与现场报道交给记者,后期跟踪,评说交给主持人,做到“主次”结合,“似分不分”,做到餐未上味先到、客未见声先听,“循序渐进”把受众带入到新闻中。切记,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新闻大餐一定要“原生态”,不经过任何人为加工,不能让受众“似曾相识”。只有做到了“拿”下受众的眼球,才能“拿”下受众的心,受到感染的受众才能相信,才能接受,才能认可你的栏目。而主持人优势就在于能够把握、操作栏目。如此,一档品牌节目就会水到渠成的成为自媒体的“独秀”。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特点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