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打造有效语文课堂的策略

2018-06-07沈冬梅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策略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能否优化、效率能否提高,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否科学,教学设计与安排是否符合学情。教师要立足学情,打破常规,求新求变,要有化繁为简的能力,在课堂上传递有效信息,提高提问的艺术,在教学上要学会等待,给学生足够的信任,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很多语文教师常常感慨语文难教,说学生不爱学、见效慢,自己也很无奈。但大家不要忘记学生在课堂情境下的学习是由教师引导、维持和促进的。课堂教学能否优化、课堂效率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堂教学安排是否合理。其中,教师的“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导”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语文教学能否做到“有效”“实效”甚至“高效”。

一、教学要稳中求变

前苏联教育学博士巴班斯基曾经说过:“在拟定上课所力求达到的最后结果时,还必须考虑实际具有的教学时间。超出时限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作非分的要求,这意味着教学上的另一种形式主义。”语文是以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而文学作品信息的模糊性以及阅读感受的多元性,使得语文阅读必然是一个精读、细品、深思的体验活动。

教学程序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灵活机变。比如,讲授议论文重在抓思路、析论证;分析记叙文侧重于理情节、品人物;讲授文言文则注重词义落实。各个板块教法也有区别,比如,戏剧板块可以适当作影像呈现,诗歌板块可以突出朗诵品读,小说板块则可突出人物形象的揣摩、主题的挖掘等。

二、厘清文本主线

每篇文章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目标无需面面俱到,要抓住最重要的一两点挖深挖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化繁为简,将之精简为一条清晰的线索。

以《小石潭记》一文教学为例,我引领学生理清重要的文言字词句式后,抓住“乐—乐—凄”三个字重点分析,学生理解得很透彻。又如,进行《李将军列传》的课外阅读教学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李广为什么是最著名将领?2.李广为什么卒无功?3.为什么太史公极力摹写淋漓,悲咽可涕?三个问题最后明确司马迁写李将军列传是赞德、鸣冤、抗争。这样李广的形象也清晰起来,司马迁的写作目的也明确起来了。几年前教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跟我现在上这一课的教学思路明显不同,综合众多想法,结合文本特点,我认真思考后,决定采用“提纲挈领”的思路。我设计了几个问题:首先结合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请学生找出文章的“神”;然后围绕这个核心关键句逐层分析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的幸运分别体现在哪里(筛选概况信息);接着围绕“愧怍”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最后让学生自由讨论,更深一层走进作者的内心。我觉得课堂还是要注重对文本的挖掘解读,而不是只注重课堂气氛活跃,课后学生却无味可寻。

三、课堂要传递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那些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曾经听过一节关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课。对于什么是审题,什么是立意,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很多人都说不清楚。该教师做了两个比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审题就好像跳水比赛的规定动作,有一定的约束性;立意就好像跳水比赛中的自选动作,具有自由性。但立意的自由性发挥不能脱离审题的限制,就好比射击,审题是标靶,只有当立意越接近靶心,你的立意才越准确。”该种解释,围绕着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准确的向学生传递了有效信息,使得学生在后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中做到了快速、有效。

一篇课文,可供挖掘的知识点很多。无论是作者的生平,还是作品的创作背景;无论是文章的行文思路,还是作者的情感取向,这些内容都有大量的可说可讲之处。教师如果不分主次的讲解这些内容,会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教学主要信息不突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往往会呈现出低效或者无效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递有效信息,提升教学效率。

四、教师要精修发问艺术

叶圣陶先生曾说:“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教师有效的提问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最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语文教师应做到熟悉教材,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针对每一篇具体文章,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实际能力水平,精心设计提问,巧妙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在抓住重难点的同时做到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文本的解读。教师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形成自身独特的情感体验,这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大有益处的。

語文教师需要在实践和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摸索出切实有效的提问方法,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及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

五、教师退一步,学生进一步

传统的诗歌鉴赏课堂中,由于学生与文本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感,教师有时很急躁,在学生还未自己初步诵读感知诗歌时,就迫不及待的将有关此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生平、诗作风格等等相关资料全部“塞”给学生,这种方式削弱了学生探究的内在驱动力,降低了学生品诗的好奇心。若要改善这种“低效”状态,教师一定要改变心态,甚至可以理解为:诗歌鉴赏课堂就是“带着蜗牛去散步”,多给学生欣赏的时间,多一点耐心。教学中教师应给足学生朗读时间,尊重学生初读体验,在此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诗文的兴趣,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一点点去逐渐摸清诗歌的“脉搏”。在《长歌行》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诵读,学生读完自然会对此诗留下初步体会,此时我再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给《长歌行》的朗诵配乐,你会配什么样的音乐?这一问题改变了“有何感受”式的传统单一设问,机智地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首诗情感基调的把握与理解。本诗适合以深沉凄迷的音乐做背景,在音乐中学生再次诵读,结合内容想象画面、描述意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积极调动了多重感官:诵读、感知、想象、描述,一幕幕地再现诗人笔下的场面。

一堂课的高效,不在于教师讲得怎么样,而在于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一堂课的高效,要看这节课学生学得怎么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到的知识能否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能力和素养,能否在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所促进与完善。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好,而且能够形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能有所促进的话,那么这堂语文课就是一堂好课,一堂有效的课,甚至是高效的课。

参考文献:

[1]巩长虹.中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语文建设,2015,(9).

[2]汪亮.中小学语文教学脱节现象原因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5,(11).

作者简介:沈冬梅(1981—),女,江苏省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中教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Passage Four
我的语文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