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组协作的高中语文课堂增效策略探讨

2018-06-07刘浩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日益受到广大高中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如何进行协作学习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果,为高中语文课堂增效提供帮助,是教师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现以此目标为思考要点,提出基于小组协作的高中语文课堂增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组协作;课堂增效

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小组协作学习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应用此方法之前,我们需要对小组协作学习的内涵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揭示出其功能作用。一般来讲,小组协作式的学习方法强调把班级全体成员根据不同标准划分成若干个差异化的小组,使各小组内具体成员能够通过相互协作的办法,产生实现共同目标的可能性。在小组协作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无形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置教师于引导者位置。总的说来,小组协作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学生个体表现,同时因为运用了研讨式的学法,可以使学生的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协作互补的可能性变得更大,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

一、语文教学小组协作内容的优化选择

为了让小组协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进一步为课堂增效目标服务,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协作学习内容进行科学选择,以便为合作价值提升奠定内容基础。通常情况下,那些延伸性较强、思考价值较丰富的问题,极易带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继而让学生形成同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求知欲望及协作参与欲望。除此以外,那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可以得出多种多样的答案,所以也非常容易进入到小组协作学习的选材范围之内。由于学生个体思考时不易考虑全面,便会很自然地要求和其他同学进行互相交流协作。在具体的协作交流过程当中,每一名小组成员都可以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彼此形成不断碰撞的观点,如此一来,本来存在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更加明确,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比如,学习《逍遥游》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依靠教材中的注释对文章进行自主理解,同时思考:在这篇文章中,庄子描述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作品中的鲲、鹏是否有比较深刻的内涵?学生在独立思考以后,便可以展开以小组为单位的交流讨论,使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利用这种方法,课堂增效就会自然形成。

二、语文教学小组协作时机的恰当把握

教师若想让基于小组协作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效,便要在协作时机上恰当把握,以保证学生可以在准确的时间节点进入到协作状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首先,协作时机需要尽可能选择在个体无法单独完成任务的情况下,这样教师便可以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小组协作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激发协作探索欲望,完成协作探索任务,提升其知识、增强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其次,协作时机需要尽可能选择在个体存在思维瓶颈的时候。有些问题有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但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当学生面对某个具体问题无法在预定时间突破时,教师可以把握时间节点,帮助学生打破学习瓶颈,使之真正处理好独立学习及协作认知的关系。也正是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学生小组协作学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第三,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把小组协作学习的时机安排在学生意见出现分歧的时候。高中生的个性趋于独立,渴望自身观点被认可,但在其表达时也存在阐述自身观点不够完善的问题。当课堂上出现学生围绕某一问题不断争论的状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放下争论点,使学生对那些已经有统一意见的内容进行共同合作,在合作中取得认知的进步,从而使争论点自然得到剖析解决。最后,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将合作的时机同那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或者是重点难点问题相结合。这是因为对于那些开放性的问题,其处理方法比较多样,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与此同时,因为学生个体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无法站在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地思考,因此一定要靠众人的力量才可以得出较为完善的解决策略。教师为学生提供小组协作的学习机会,可以帮助其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作用,从而使其在协作中培养形成良好的知识探索能力。

三、语文教学小组协作细节的认真安排

当教师决定为学生提供小组协作机会的时候,需要认真安排细节促进小组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在分组时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破除传统以座位相邻为原则的划分方法,使各个小组中有不同类型的学生,注意均衡小組内成员的组成,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另外,教师在安排小组协作学习时,要避免将所有问题都交给小组处理。比如,学习《雷雨》这篇戏剧作品,很多问题都可以由教师讲解或者全班同学共同解决,而像“周朴园是不是真的怀念侍萍”这类探究性较强的问题,才适合交给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使小组成员依文本内容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讨论后认为“周朴园心地险恶,并不会真正怀念侍萍”;有些学生讨论后认为“很多细节能够表明周朴园的心里其实是一直记挂侍萍的”。对于小组内的讨论,教师并不对答案做过多要求,只要求其得出的结论有理有据即可。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引导,发现有偏离中心目标要求的情况,要做出及时的纠正。

四、语文教学小组协作角度的灵活应用

小组协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引导策略,这种教学引导策略的实践应用并非是僵化不变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灵活的应用,从而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趋向于增效的目标。比如,学习李白的《蜀道难》一诗,教师可安排学生两两为一组,采取先后你读我听的办法朗读,接下来讨论哪位同学所读的内容更能体现出李白所要表现的蜀道之气势,再找找读得不够准确同学差在哪里,分析应当如何进行有效的纠正。再有,教师还可以采取协作写作的办法,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固定模式,不再仅仅是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进行简单创作,而是用小组讨论的办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在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使学生的作文创作过程变得更加顺畅、更有新意。除此以外,小组协作还可以拓展到背诵协作、写字协作、生活实践活动协作等多个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可以由学生自主构思、自主完成、明确职责划分、清晰过程细节。这样以高中语文课堂增效策略为目标的小组协作,其处理方式越是灵活,越容易产生理想化的效果。

总之,我们应当认识到,我国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实际情况等,选择更加有效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以便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学生知识增长、情感激发与能力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代君丽.小组合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

[2]林玲玲.高中语文课堂小组讨论学习的反思及优化[J].文学教育(下),2015,(1).

[3]赖倍雄.走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17,(7).

作者简介:刘浩(1977— ),男,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双减”背景下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业布置高效化的探索
暗藏玄机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优化高中语文作业讲评方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