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儿怎样才能更红

2018-05-30陈韧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成人化娱乐创作

陈韧

摘要: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电视是我国近四亿儿童最常接触和最易接收信息的媒介形态之一,制作儿童喜闻乐见的少儿节目,满足他们获取新闻、增长知识、了解社会的渴望,让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是作为电视人的责任和义务。然而现在不少地方台的少儿节目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创作瓶颈和误区,本文尝试通过对节目创作理念的误区和表现形式上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作者自己从事电视的经验从创作的角度分析地方台少儿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方台;少儿;创作理念;成人化;说教;幼稚化

本人曾从事地方台少儿节目编导好几年,平心而论当前在地方台中少儿节目与成年人节目相比,不仅在数量上偏少,而且在质量上也参差不齐。平时常会听到孩子们谈论少儿节目:“太幼稚了!”,“真无聊!”,“想看的没有,有的不想看”,这样的评论听在耳里让身为少儿节目编导的我汗颜不已。

本来随着我国几十年电视行业的发展、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少儿电视节目无论在生产制作、传播经营、节目质量以及社会效益上都会有质的飞跃,而不应该象现在这样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造成当前少儿节目窘状的原因很多,比如资金投入方面的原因、广告创收方面的原因、策划发行方面的等等原因,作为一个节目创作人员,我主要从创作的角度解读一下地方台少儿节目创作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少儿节目普遍存在的问题

(1)创作理念成人化与节目视角少儿化的对立

少儿节目“成人化”成为少儿节目的通病之一。不少地方台中许多针对少儿的电视节目,是从成人的眼光来看少儿,重教育、轻娱乐,缺少“童趣、童味”,缺乏兒童想看的新鲜事物、新鲜知识、趣味故事。

如一些少儿节目出现的“儿童时装表演秀”,编导为追求所谓的新奇和创意,让这些儿童表演者全部袒胸露背,穿上一些奇形怪状“时装”。表演过程中,这些走着猫步的儿童还不时模仿时装模特的扭臀耸肩,做出一些极富挑逗性的动作,令人不禁愕然。遗憾的是,这种成人化的倾向并非偶然,在当前许多少儿节目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论在形式设计还是内容安排上,都隐然可见编导们那煞费苦心的成人意图。

(2)价值取向上的说教化倾向

在少儿节目中我们总是会预设一个教化目标,然后千方百计往这方面靠,总试图把少儿观众当成自己的学生,把节目当成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对于这样的少儿节目,少儿观众并不买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教味太浓。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华杰出人物故事》就是如此,本来里面很多故事都充满情趣与睿智,但由于内容定位上过于注重说教,结果使节目变成一个穿上古人衣服的现身说法,如此一来教育意义倒是有了,可趣味性也往往淡了,甚至没了。

(3)表现方式上的幼稚化倾向

以下情形在当前少儿节目中可谓屡见不鲜:主持人故意用一些十分幼稚的问题提问孩子,然后千方百计地套出孩子们那“傻乎乎”的“童稚妙语”来博得观众一笑。不仅如此,一些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还刻意在言行举止上“装嫩”:尽管已经年事不小,却故意模仿小孩子说话,有意趴在地上和小孩一块玩泥巴、过家家。长此以往,这种幼稚化倾向必然会导致少儿节目品格的降低。

二、少儿节目的发展思路

儿童节目风格是区分儿童节目与成人节目的关键,也是吸引儿童找到群体归依感和认同感的关键。他们特有的情感、思维、生活都应该用特殊的风格载体来体现。

首先是风格特点的儿童化。儿童化即是以儿童的视点儿童的趣味出发来制作节目,符合儿童的欣赏要求。

其次是快节奏大容量。儿童看电视注意力集中程度与成人有很大差别,他们会不断的把目光移向别处,同时伴随着其他活动,据调查,儿童注视电视屏幕注视的时间长度很少超过30秒,绝大多数少于5秒,因此拖沓冗长、单调缓慢的节目他们并不感兴趣,少儿节目必须节奏明快、轻松活泼。同时,要不断转换画面和话题引起他们的注意,比如在介绍新闻的过程中加入适当的背景介绍、历史典故、现代科技知识等资料、图片,适当介绍事情的来龙去脉,展示事实的背景,介绍一些技术问题,这就使报道大大增加了知识陛,少儿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发生了什么”。

少儿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身边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他们的疑问、他们的忧虑、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

综上所述,我想要解脱当今地方台少儿节目的窘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努力。

(1)细分少儿节目的目标观众

现在不少少儿节目一刀切,没有针对性,让小观众在感兴趣的内容上意犹未尽,在不感兴趣的内容上味如嚼蜡,丧失收看激情。很多境外电视机构会针对少儿不同的成长阶段,根据少儿生理和心理特征,开设相应的少儿电视频道。如Cheebies(婴幼儿频道)和CBBC(儿童频道)是BBC旗下的两个少儿数字电视频道。其中,Cheebies主要针对6岁以下的孩子,CBBC则主要针对6~12岁年龄段的少年。对不同年龄段的少儿群体,我们应该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身体特征等设置不同的少儿节目或者版块,以更加符合他们身心的成长。

(2)加强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少儿节目要想走出幼稚化的误区,首先必须得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节目设计上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成长心理,尽量让节目多一点想象,多一份睿智;其次有必要重树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观,主持人应根据自身实际确定自己的位置,一个孩子的成长,有一个亲切的哥哥姐姐固然很好,但除此之外,有一些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其实也不错。

(3)娱乐引领教育

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全民娱乐”几乎成为电视节目的主流,少儿娱乐节目也渐渐成为少儿节目的主流。从“满足少年儿童的需要”这点来说,少儿节目的创作理念,应该是娱乐与教育并行,甚至是凸显娱乐。所以,做到娱乐功能先行而引领教育功能,是少儿电视节目的客观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绍兴市广播电视总台)

猜你喜欢

成人化娱乐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娱乐眼
创作随笔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