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邦彦词的词乐相谐之美

2018-05-29柴俊良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兰陵王全词周邦彦

柴俊良

【摘 要】作为北宋词坛的殿军,周邦彦堪称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其词“富艳精工”、 “精审音律”,历来受到词评家的盛赞,对中国词学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过在当今学术界,学者多从周邦彦词的文学性或音乐性的角度品评其词,很少有人从旋律与歌词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本文拟从周邦彦词的“词乐相谐”的角度进行剖析,庶几有所裨益。

【关键词】周邦彦;词;词乐相谐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后期最著名的词人,生于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周邦彦既精通音乐,又工于声律, 宋史本传称其“好音乐,能自度曲。”他自号其堂为“顾曲堂”,是化用三国时期周瑜精通音律,“曲有误,周郎顾”之典故。其词“富艳精工”、“精审音律”,历来受到词评家的盛赞,对中国词学发展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周邦彦现存约28种词集版本,名列两宋词人词集版本排行第4位。

在当今学界,学者多从周邦彦词的文学性或音乐性的角度品评其词,很少有人从旋律与歌词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论述,这是因为周邦彦时代的音乐早已散失,难以像词的文本那样可以清晰的传承。本文所说的“旋律”也只是根据前人文献记载来“推测”或“描述”的。现在可以找到的有文献记载的周词“旋律”之美有两首代表作,《兰陵王 柳》及《六丑 蔷薇谢后作》。下面我将从周词的旋律与歌词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其“词乐相谐之美”。

一、《兰陵王 柳》的词乐相谐之美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对于《兰陵王柳》的声乐之美,南宋毛开的《樵隐笔录》记载到:“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从《樵隐笔录》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这首歌有两个旋律上的特点:

第一,旋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逐渐“递进”的关系,“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

第二,结尾部分旋律高亢,“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

下面我再联系《兰陵王》的文本以及汉语的声韵特点来分析这首“歌”的“词乐相谐”之美。

第一,入声字韵脚、奠定了全词“凄恻”的感情基调。押入声韵的诗词,一般都是表达痛苦、坚韧、感慨、愤懑等情绪的。这是由其发音特点决定的:“入声声调的急促低沉,韵母的发音因受塞音韵尾阻碍,念起来短促急收,显示出强有力的顿挫。所以用入声字来押韵,回环往复,句与句之间有明显的顿挫哽塞感,句末的语气突显沉闷、压抑,有令人不快的感觉,也就适合表达孤寂、抑郁、怨愤的思想感情。虽然这类情感并非只能用入声韵表现,但押入声韵更能充分体现其景其情。”

第二,全词一共使用了五个领字:“又”、“愁”、“望”、“渐”、“念”,除了“愁”字外,其余四个都是去声字。词人不断用去声领字引导歌曲的感情走向,那就是“渐行渐远”、“无法挽回”。

第三,全词采用入声字的“锡”韵。这个韵脚的发音本身就具有尖利、压抑、凄恻的特点,与《兰陵王柳》全词的感情基调也完全一致。

总之,《兰陵王柳》从文本本身的声韵运用的角度上来看,真正的实现了李清照提倡的“别是一家”的“词乐相谐”之美。

二、《六丑 蔷薇谢后作》的词乐相谐之美

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朦胧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该词在歌词文本及旋律的创制上,实现了非常完美的融合。

(1)入声字韵脚的使用,奠定了歌曲哀戚悲惋的感情基调

与《兰陵王 柳》相似,《六丑 蔷薇谢后作》也使用了入声韵,共十七个字,分别是“上片八个韵字:掷(广韵入声昔韵,下皆指广韵)、翼(入声职韵)、迹(入昔)、国(入德)、泽(入陌)、陌(入陌)、惜(入昔)、槅(入麦);下片九个韵字:寂(入锡)、碧(入昔)、息(入职)、客(入陌)、极(入职)、帻(入麦)、侧(入职)、汐(入昔)、得(入得)。全为入声字。”入声字韵脚的使用,奠定了歌曲哀戚悲惋的感情基调。

(2)短句子以及去声字领字的大量运用,强化了歌曲“伤春惜春”的主题。

据张永梅统计,《六丑 蔷薇谢后作》“在每句的字数上除了第十句是7个字之外,共有6个3言奇句,13個4言偶句,9个5言奇句,3个6言偶句。”这种几乎通篇都是短句子的歌曲,很容易给人一种短促急切的感觉。

(3)多次转调,旋律极美

《六丑 蔷薇谢后作》的声乐之美,出自南宋周密《浩然斋雅谈》的记载:

师师又歌《大酺》、《六丑》二解,上顾教坊使袁裪问,裪曰:“此起居舍人新知潞州周邦彦作也。”问六丑之义,莫能对。急召邦彦问之,对曰:“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

宋徽宗是精通音律且博学多才的艺术家,对于这首音律“绝美”但名字“绝丑”的歌曲自然难免困惑,周邦彦恰当而准确的解释了词牌名的出处及缘由——犯调,且“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所谓“犯六调”就是将六种不同宫调但又“皆声之美者”的旋律融合在一首歌曲当中,其难度可想而知!自然是“绝难歌”了!

正是因为周邦彦词的歌词与旋律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且融合无间,故被称为“集大成者”,其词也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参考文献:

[1]王催霞.周邦彦词用韵考[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6(09):34-37.

[2]程玮.唐宋词语体风格研究[D].安徽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兰陵王全词周邦彦
词中老杜周邦彦 (二)
词中老杜周邦彦 ( 一)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周邦彦词研究
不吹不黑
京剧大面
兰陵王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