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新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05-29蔺丽萍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

蔺丽萍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高中生心理特点,其次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完善措施,主要目的是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立性;环境氛围

高中阶段是学生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比较敏感,也较为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心理状况比较复杂。新时期发展下,高中更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为高中阶段学生的压力非常大,家庭、学校等多方面要求学生,所以其中一定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必须对高中生心理变化进行忖度与把握,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方法及时将生活与学习压力进行释放,这样才能减少高中生出现心理问题,同时提升高中生的抗压能力,正面面对学习上的压力,强大学生的内心。

一、高中生心理特点

高中期间学生的心理变化波动较大,高中是学习任务最紧张的阶段,因为高考的原因,高中生会产生学习压力。同时高中阶段也是高中生从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高中生心理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平衡性

高中生随着身体与生理的发展,逐渐从懵懂时期走向成熟时期,但是心理成长却相对较为缓慢,对待理智、情感以及社交等,虽然已经过了青春期的冲动阶段,但是还没有达到成熟的要求,还处于人格化阶段,从这方面来讲,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存在不平衡性。

(二)动荡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平衡性不够,同时心理成长与道德、其他社会意识等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自身个性得到凸显,但是对社会意识的形成却不够完善[1]。加上高中生心理与生理矛盾突出,正处于成熟之前的动荡期。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思维敏捷,但是却存在片面性问题,比较容易出现偏激心理。对待事情热情,但是拿捏不好热情的尺度,过分热情便是冲动,这些体现都是因为高中生心理动荡性的影响。

(三)自立性

高中生因为年龄的不断增长,心理上逐渐突显出自立性特点。特别是身体迅速发育,高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强化,能够独立思考一些事情,不管是从心理上还是从行為上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自主性。比较希望能够脱离家长的保护,希望所有事情能够自己做决定,自尊心与自信心都比较高。当然高中生心理特点还包含前瞻性、进取性等,对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其心理特点出发,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

二、新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时期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对高中生心理变化的关注度,同时还要不断探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方案。

(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期间,需要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到班级管理日程中。高中阶段是应试教育的关键阶段,这期间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学生为了更好的应对高考,不断加强学习力度,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班主任必须提高对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视,认识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其健康人格养成的重要性,千万不能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然很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根源依然在于学生本身,学生的思想存在问题,在大集体环境下,消极思想非常容易渲染消极的气氛,“一带俩、俩带仨”,班级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不断增多。这期间就需要班主任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重视,改变班级消极氛围,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学生的心灵深处,寻找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真正从根源上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比如某高中,三年(5)班的李同学,近一个月成绩直线下滑,并且平时一直无精打采,对待生活非常消极,总会说一些消极的话语,班主任与李同学进行沟通,从了解中得知,李同学进来家中出现一些事故,家里人都非常焦急,但是李同学却帮不上任何忙,认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认为无论怎样学习都是没有好的未来的。针对他这样的心理,班主任细心讲解,耐心指导,不断为其灌输“越努力、越幸运”“只要努力,就不会后悔”等健康的思想,同时指导李同学,家中的事情需要他有能力的情况下帮助,当下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家里做更多的事情,不让父母失望。通过不断的心理健康教育,李同学认识到自己钻了牛角尖,及时调整心态,重新拾会自信心。

(二)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氛围

高中生生活与学习氛围对其心理健康具有直接影响。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从环境方面着手,积极创建良好的环境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过分强调自己对班级的意愿,尽管目的是为学生好,但是因为很多强制性的管理手段,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影响[3]。不断创建适合高中生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发挥在班级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自觉维护班级纪律。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班级干部以身作则,班主任还要多听取学生的建议,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真正为学生创造更积极、更向上的环境氛围,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

高中学校提高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引导的重视,积极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必须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高中生比较敏感,所以在辅导期间不能过于明显。高中生的自尊心非常强,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建议选择人流量较少的位置。高中生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有损形象,所以不敢言或者不想言,不希望除自己以外的第二个人知道,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在的遮遮掩掩。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教师单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如果发现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尽量避免让其他人知道,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心理困惑讲出来,心理咨询师积极对学生进行开导,并且遵守保密原则,让学生能够真正敞开心扉,将自己的心理疑惑或者问题讲述出来,干预面对自己,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恢复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对高中生的成长非常关键,积极创建适当的环境氛围,帮助高中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敢于直面内心,提高自己的心理恢复能力。教师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兴安.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190.

[2]刘娜.试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才智,2017(01):15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