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蝶变”:对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的思考

2018-05-17葛政委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屏山鹤峰县蝶变

葛政委

(三峡大学 民族学院/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中心,湖北 宜昌 443002)

一、引言

按《明史·土司列传》,湖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所在的大西南地区是我国土司制度的实施区域,这一区域面积广大,土司遗址繁多。至2013年,仅列入政府各级保护单位名录的土司遗址就达101处(参见表1)[1]53,而在保护名录之外的土司遗址达数千处,可移动文物应在数万件(套)以上。因此,需要从“大遗址”角度来审视土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大遗址”概念最早是“由苏秉琦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2],“专指文化遗产中规模大、文化价值特别突出的古代文化遗址”[3]。“土司大遗址”之“大”,表现在土司遗存价值高、体量大、类型丰、数量多、影响深等方面,这一概念十分符合土司遗存的现实和遗产保护的需要。

表1 中国已知的与土司相关的遗存统计(2013年)

从某种程度上说,虽然容美土司大遗址就是因为其“大”“散”而与世界文化遗产擦肩而过,但是容美土司大遗址还是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文物局“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规划。目前,“容美土司屏山土司爵府遗址”正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府土司遗址列入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推荐点之一。因此,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思考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十分重要。这里将对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的背景、大遗址的基本构成及特点、保护策略作初步的思考,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大家对我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价值巨大的土司遗存及其保护的关注。

二、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的回顾

容美土司大遗址是指土司时期留存下来的文化遗存,包括土司建筑、土司遗址、土司可移动文物以及容美地域自土司时期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容美土司是西南地区最为强大的土司之一,康熙皇帝曾在谕批中写道:“楚蜀各土司中,惟容美为最强。”①清《朱批谕旨》五十九册,转引自鹤峰县民族事务委员《容美土司史料续编》,内部资料,1993年,第28页。容美土司在军事、文化、经济上都十分发达,建设有中府、南府、北府、西府、屏山爵府、细柳城、云南庄、水浕司、石梁司、长茂司、采花台等20多处治所,传承发展了以戏曲文化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惜在容美土司改土归流前夕,末代土王田旻如听信风水先生之言,“一把火”烧掉了容美土司大部分地面建筑和珍贵文稿,早早地留下了“大遗址”让后人凭吊。土司王田旻如后悔道:“余不肖,妄听行家之言,已未岁,因拆而毁之,数年隐忍在心。余守有成者,何自承绪来,所毁者难以枚举,细柳城、平山、云来庄、万全洞、万人洞,此数处俱紧要地,尚且毁之,他如南府、北府、帅府、天泉等处,则不必过问矣。”②《丕承堂·保善楼记》碑,1983年春出土于鹤峰县容美镇,现存鹤峰县博物馆。改土归流后,在中府原址修建鹤峰州署,故土司遗迹大多存于地下。可以说,改土归流前夕,容美土司遗址就出现了。之后,从清代改土归流至20世纪70年代,容美土司遗址长时段处在“自然自在”状态。

20世纪80年代初,在民族识别和“鹤峰土家族自治县”成立背景下,鹤峰县干部祝光强、郭景春、李传发、向绍安等人开始对鹤峰县的容美土司遗迹遗存进行初步调查、保护和研究。祝光强等人查阅《明史》《容美纪游》《鹤峰州志》等地方史志、土司族谱等资料,对容美土司、麻寮千户所、水浕源通塔坪长官司的源流进行梳理,并对土司遗存进行实地考察,完成了《关于我县民族历史的若干问题》的报告[4]。1981年,祝光强、向国平、龚光美、张才生等人对容美土司的万全洞、万人洞、情田洞、屏山爵府、百顺桥、荣阳寨、天泉山等容美土司重要遗址进行了详细调查,并对少量遗存进行了清理。在对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调查的时候,他们还找到了已经损毁一半的《屏山万全洞记》碑。之后,他们又组织人力清理了万全洞内的石门、城墙、炮台、就月轩、受日亭、大土阁、魏博楼、廊檐、台阶、水池等遗址,探查了云来庄下的万人洞遗址,发现并清理出基石上的《万人洞记》石刻,调查了屏山土司爵府衙署格局(衙署三堂、前街后街、小昆仑、戏台、杀人台、地牢、龙泉),发掘了容美土司前营副总兵向文宪以及他的儿子——前营副总兵官管爵府内外大小事务向日芳的墓地,发现了价值极高的《向文宪墓志铭》碑、《向文宪墓》碑、河图洛书砖等重要文物。可以说,鹤峰本地的文化专家孜孜以求,抢救和保护了容美土司的诸多古迹。1986年8月,屏山爵府、万全洞等容美土司遗址纳入鹤峰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1989年,恩施州博物馆王晓宁又对容美土司屏山爵府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撰写了《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迹调查》的考古报告,对屏山关隘、建筑遗址、洞穴、墓葬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归纳与分析[5]。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祝光强、龚光美、向国平、高润身、王晓宁、张华、向绍安等人的推动下,容美土司文献梳理和土司遗址的发掘、整理、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并在桃源之地惊现出容美土司遗存调查与容美土司研究的一个高潮。

21世纪以来,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得以科学推进。2002年,容美土司遗址成为恩施州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鹤峰容美土司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屏山爵府、南府、百顺桥碑等一大批容美土司遗址得到保护。2011年起,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组织专业队伍对容美土司遗址进行调查,对容美土司屏山爵府进行勘探、清理和逐步发掘,并建设屏山爵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参见表2)③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容美土司——屏山爵府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计划书》,内部资料,2017年7月,第76页。。

表2 近年来屏山爵府遗址片区考古实施情况表

(续表2)

2012年12月,容美土司遗址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2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率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国家文物局世界遗产处、考古处,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负责人在考察鹤峰县容美土司遗址之后认为容美土司遗址点具有分布范围大、不集中的特性,要待条件成熟后再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5月,容美土司大遗址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二五”专项规划》,并要求对其进行严格保护。2015年3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容美土司遗址屏山爵府遗址进行发掘。同年10月,对爵府、小昆仑、鸣虎山、戏楼以及登山小道进行全方位的三维扫描,并对爵府和小昆仑遗址进行三维现场虚拟复原。2016年11月,容美土司遗址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并于2017年6月成功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名录。2016年11月,容美土司“南府土司衙署——连三坡古茶道”成功列入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境内的45个极力推荐遗产点之一。目前,《容美土司遗址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保护规划》《容美土司——屏山爵府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经编制完成,土司屏山爵府核心区的考古工作基本完成,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容美土司南府土司衙署考古工作已在进行,相关遗产点申报万里茶道世界文化遗产按计划进行。

容美土司以繁荣的民族文化以及对国家主流文化和王朝国家的高度认同而著称,容美土司大遗址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价值巨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正是基于其重要价值而展开的。当前,不仅要正确保护容美土司大遗址,而且还要完成其华丽转身,这就离不开对容美土司大遗址的基本构成及其遗存特点的梳理与分析。

三、容美土司大遗址的构成及特点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上像“文化景观遗产”“文化线路遗产”“农业遗产”等遗产新概念的提出,特别是湖南永顺、湖北咸丰、贵州遵义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国对土司大遗址的认识和保护利用水平飞速提升。在土司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中,土司大遗址由选址、格局、遗存要素、可移动文物4个部分构成[1]66-106,并注重从整体、主题、动态的方式来描述土司遗产的现实构成。与唐崖土司、永顺土司相对集中的土司衙署遗存相比,容美土司大遗址的构成更加复杂,分布更加分散。这一方面需要从遗存现状、理论高度去理解“为什么容美土司大遗址会是这样”,另一方面要着眼于通过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来完成其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一)容美土司的大遗址构成

若从学理出发,容美土司大遗址包括9个片区①由湖北省古建筑保护中心编制的《容美土司文物遗址保护纲要》(2016-2030)把容美土司遗址分为中府、屏山、南府、情田峒、天泉山关寨、大屋场、百顺桥7个片区,这应出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而非从学理出发。。其一是位于鹤峰县城及附近的中府遗址片区。中府是容美田氏土司的治所,其遗址包括中府遗址、细柳城遗址、九峰桥遗址、水寨遗址、土司家族墓地、万人洞遗址等。其二是鹤峰县城东北部的屏山爵府遗址片区。爵府遗址是容美土司的军事堡垒,与播州海龙囤遗产类似,其遗址包括爵府遗址群、万全洞遗址群、古城墙、平步桥遗址群、紫云宫遗址群等。其三是鹤峰县五里乡的容美土司南府遗址片区。南府土司是容美土司对外经济活动的中心,其遗址包括南府土司衙署遗址、张桓侯庙遗址、燕喜洞遗址、荣阳寨遗址等。其四是位于鹤峰县北部下坪乡的“天泉山关寨遗址”片区。天泉是容美土司重要的军事寨堡。明末清初,“自夏云伯与先少傅两任间流贼窜扰,岁岁用兵,皆以天泉为根本”①田舜年《平山万全洞碑记》,载吉钟颖、洪先焘《鹤峰州志》卷十三《艺文》,道光二年州署藏板。。其五是位于鹤峰、五峰交界地区的水浕源通塔坪遗址片区,包括百顺桥遗址、通塔坪衙门遗址、唐氏土司家族坟园、新改荒路碑等。其六是位于五峰县老县城附近的“水浕司——白溢寨”遗址片区,包括水浕司土司衙署遗址、唐氏家族坟地、白溢寨土司帅府遗址、汉土疆界碑等。其七是位于五峰县采花乡的长茅关覃氏土司遗址片区,包括长茅关老衙门遗址、贞节牌坊、覃家老屋、采花台土司衙门遗址等。其八是位于鹤峰县走马镇及石门县壶瓶山镇的容美土司关外遗址片区,包括所街遗址、天成楼等。其九是容美土司关口遗址,包括邬阳关遗址、奇峰关遗址、百年关遗址和大崖关遗址。另外,还有不少散落的遗址点在片区之外。当然,容美土司大遗址片区内的文化遗存数量和类型是非常丰富的(参见表3)②鹤峰县人民政府《湖北省鹤峰县容美土司——屏山爵府考古遗址公园国家考古公园立项申请书》,内部资料,2017年,第11页。。

表3 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构成

(二)容美土司大遗址的特点

容美土司大遗址在西南土司遗址中具有代表性。清康熙四十三年,来自江苏无锡的戏曲家、文学家顾彩在容美土司田舜年的邀请下游历容美,滞留司内近半年。他撰写的《容美纪游》写到容美土司遗址有天成楼、麻寮所所街、大崖关、南村张桓侯庙、南府土司衙署、燕喜洞、中府、细柳城、百斯庵、得胜桥、文庙、城隍庙、关庙、真武庙、法华寺、平山爵府行署、天心桥、小昆仑、万全洞、云来庄、万人洞、五峰司、北府白溢寨等地。从考古遗迹出发,结合顾彩珍贵和感性的文字描述,容美土司大遗址的特点更加清晰。从深层上讲,是因为容美土司最为彻底地实施了土司制度,使容美土司大遗址最具“土司”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代表性。

容美土司大遗址体量巨大、布局分散、类型多样。自称“梦鹤居士”的顾彩发出感叹道:“司中如天泉、白溢、石梁司、水浕司、椒山司、藕庄、鹿寨、铜关、二酉洞、情田洞、北府、西府,若欲遍游,经年不能也。”[6]114-115容美土司大遗址构成复杂,包括土司衙署、土司行署、军事寨堡、洞穴、关口、寺庙、关帝庙、庄园、桥梁、古道等多种类型且分布广泛的遗存。可移动文物遗存也十分丰富,例如,2014年,湖北省考古队对屏山爵府司署遗址的第一平台中部和第四平台东部150m2发掘出45件瓷器、2件陶器、2件釉陶,有瓷碗、盏、杯、盘4种器形。容美土司大遗址的这一特点是由容美土司“游管”的治理方式决定的。

容美土司大遗址以“大量的洞穴和碑刻”最富特色。容美土司据洞、葺洞、守洞、用洞,洞内一般又有摩崖石刻、碑刻、建筑遗存。这其中,又以情田洞、万人洞、万全洞、燕喜洞最为有名。情田洞中有碑铭《情田洞记》《捷音者序》,万人洞有碑刻《万人洞记》,万全洞有碑铭《万全洞记》。容美土司对洞穴精心修葺,各洞内部遗存丰富。容美土司曾在屏山爵府下的万全洞中建设了大士阁、受日亭、就月轩、魏博楼等建筑,后毁坏,现在还保留有栈道、城墙、石门、炮台、水井等遗存。早在2006年,4洞就被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除此之外,还有田楚产及夫人向氏奉天诰命碑、田玄及夫人田氏奉天诰命碑、向文宪墓志铭刻、福田寺碑、紫云营碑、汉土疆界碑、百顺桥碑记、九峰桥碑、《保善楼记》碑、《新改荒路记》摩崖石刻等都极有特点。容美土司充分利用境内喀斯特地形天然洞穴多的优势,以洞为“土民屯守之所”。容美土司文学发达,对中央王朝又十分认同,众多碑刻既可体现其对儒学和国家大一统的认同,又可在土民面前展示其权威,从而有利于土司的统治。

容美土司大遗址存续状况不平衡。要突破“大遗址”的传统认识,“大遗址”是物质文化遗存和无形文化遗产的总和。从物质遗存看,容美土司遗址资源丰富,可移动文物较少,遗址存续状况不一。容美土司洞穴遗址、关口遗址、南府遗址、屏山爵府遗址、白溢寨土司北府、土司西府、水浕源通塔坪土司遗址等保存相对较好,中府遗址、天泉寨遗址、麻寮所遗址等损毁严重。容美土司大遗址包含的无形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且传承良好。容美土司因其与汉地频繁的文化交流而极大地促进了土司的文化繁荣与发展。容美土司时期的体现族群文化特点的傩戏、向王信仰,体现土汉融合的柳子戏、南戏、民间文学,体现汉地文化的满堂音、《田氏一家言》等无形文化遗产仍然在容美地域上流传。这些活态文化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土司物质遗存的解释力。容美土司大遗址存续状况的不平衡是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并成为容美土司遗址的传承特点。

四、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的策略

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既要根据其保护历史与现状、遗产构成及特点,又要根据遗址的价值选择、先进的遗产保护理念来进行。根据土司遗址所表达的国家认同和族群文化传承的价值来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保护策略,不断推进容美土司大遗址的保护,从而推动容美土司大遗址的华丽“蝶变”。

主题保护与综合保护相结合。大遗址保护要表达一个整体的意义,并且这一整体意义要超越遗址各部分意义相加之和。就像文化线路遗产那样超越局部去表达一个整体的价值,从整体意义中去看各要素的价值,即“在尊重遗产的每个独立要素固有价值的同时,强调独立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来评估其价值”[7]。在土司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专家们凝练出“在土司制度‘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下,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7]的价值。容美土司所表达的主题即是“国家认同”,其内涵包括疆域、文化、政治和身份认同4个方面[8]。历史上,容美土司因其维护国家疆域的整体性、积极吸收国家主流文化和对正统王朝国家的忠诚而闻名于世。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要以“国家认同和族群文化传承”这一价值主题为指引,加强对容美土司大遗址的综合性保护。以容美土司疆域认同为例,可以选择田楚产和田九龙铭碑、汉土疆界碑、屏山土司爵府、天泉山关寨等遗产场景来讲述容美土司为国守土、抗击倭寇、守卫边疆的故事,展示土司土兵能征善战、维护地方平安和国家疆域整体性的奉献精神。另外,还需要从容美土司治理体系来对大遗址进行综合性保护,从中府、南府、爵府、西府、北府构成的“一主四副”以及其他行署、治所、关口的容美土司的整体性去理解土司制度实施过程中国家权力和治理能力在地方的提升,既可以增强大遗址的阐释力,又可以进一步从国家认同能力方面去表达价值主题。

遗产及自然人文环境保护相结合。大遗址的许多构成遗产是“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①《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2015年版)第47条专门对文化遗产类型的文化景观下了定义,强调文化景观属于文化财产,代表着“自然与人联合的工程”。。对土司遗址选址及格局的关注,更多的就是要考虑土司遗址及其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关系。从选址上看,容美土司屏山爵府遗址是人与自然浑然天成的杰作。容美土司田舜年撰写的《万全洞碑记》载:“先祖太初公造厅事数楹于桥之东偏。至大伯双云公,时值闯、献肆讧,不信文相国之谋,以予者张皇远避。及事后,始痛定思痛,而大修其城,即今东关之新城也。”②田舜年《平山万全洞碑记》,载吉钟颖、洪先焘《鹤峰州志》卷十三《艺文》,道光二年州署藏板。“太初公”即容美土司首任宣抚使田光宝,“双云公”即明末清初被“川东十三家”农民军掳走的土司主田沛霖。明代初期,容美土司就在屏山修建了行署,但直到清顺治年间,容美土司才大修其城,至顾彩康熙四十三年来访时,其城已初具规模。屏山爵府是容美土司的军事寨堡,背靠中屏山,西为溇水(挂板岩),东为躲避峡,俯瞰以中府为中心的溇水河谷,视野开阔、地形险绝,在风水上是藏龙卧凤之地,为修建寨堡的天然宝地。当顾彩游览屏山时也感慨其险:“鸣呼!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6]61可惜,20世纪90年代,屏山村级公路的修建严重破坏了遗址的部分自然环境和屏山爵府作为“文化景观”的意义。而之后在南府遗址等容美土司遗址保护则吸取了这一教训。

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大遗址的活态保护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要让文物说话;其二是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遗址保护中的融合。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考察西安小雁塔博物馆时强调:“加强研究与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9]习近平同志的话告诉我们大遗址保护要从文物收藏、保护、研究转到公众教育和公众服务上。当前,容美土司大遗址博物馆在逐步建设之中,未来的遗址保护要充分考虑观众需求。目前,在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计划按原状展示、模拟展示、标识展示、陈列展示、动态考古展示、数字化6种方式来对土司遗址进行全方位的展示③鹤峰县人民政府《容美土司——屏山爵府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内部资料,2017年,第30-31页。。从遗址展示的角度把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结合起来。在大遗址的活态保护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扮演很好的角色,就像文化线路遗产一样,把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到文化线路遗产之中,从而更好地去展现人类价值观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容美土司大遗址完全可以把土司时期传承下来的柳子戏、南戏、傩戏和民间文学等纳入到大遗址的展示体系之中。例如,屏山的许多百姓都能讲述一个“冶大雄的故事”,轻松地把容美土司改土归流前夕的情势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呈现出来。

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要建立大遗址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合作机制。正因为大遗址体量大、分布广泛的特点,所以大遗址的保护必须依托原住民。2016年,鹤峰县专职文物保护人员仅9人,根本无力做好这么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有必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受益,并自觉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之中。鹤峰县博物馆在考古发掘、遗址整治与管护的过程中,尽量吸引遗址地附近的原住民参加,让他们从遗址保护中受益。在这一过程中,当地百姓不仅获得了报酬,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以当地文化为傲的文化自信,而这又反过来促进他们更自觉地去保护当地文化遗产。目前,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与民生改善还只是鹤峰县出于工作便利的一种做法,还没把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设计为一种机制。无论是《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规划》,还是《屏山爵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都没有设计遗址地原住民参与遗产保护的机制,这让人十分遗憾。今后,在容美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过程中,要积极推动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结合。

五、结语

“大遗址”原是由文物工作者提出来的一个“工作概念”,其概念内涵和遗产理念并不明确,仅仅是对某种规模宏大、主题一致、构成复杂、保护困难的文物工作对象的一种描述。近年来,随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价值的“文化景观遗产”和强调大尺度区域间文化价值观交流的“文化线路遗产”的炙手可热,“大遗址”所需要借鉴的遗产理念逐步得以实现。一方面,要像文化景观遗产那样以整体观、生态观、动态观来审视“大遗址”;另一方面,要像文化线路遗产那样以大尺度观、主题观、交流观来审视“大遗址”,这样我们就可以超越作为“工作意义”的大遗址。因此,容美土司大遗址保护要积极吸收“文化景观遗产”和“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理念,积极推进容美土司大遗址的主题性、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生态性保护,在容美土司大遗址的综合性保护、容美土司屏山爵府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容美土司南府土司衙署及连三坡古茶道作为万里茶道代表性遗产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及容美土司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中,逐步完成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让容美土司大遗址守住本来、面向大众、开创未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土司遗址申报文本[M].内部,2014.

[2]张忠培.中国大遗址保护的问题[J].考古,2008(1):18-26.

[3]单霁翔.大遗址保护及策略[J].建筑创作,2009(6):24-25.

[4]鹤峰县民族志编写组.鹤峰县民族工作资料汇编[M].内部,1985:271-276.

[5]王晓宁.容美土司平山爵府遗迹调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5):68-74.

[6]顾彩.容美纪游[M].高润身,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7]丁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J].中国名城,2009(5):51-56.

[8]葛政委.多维视野下的容美土司国家认同内涵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63-67.

[9]石鹏奇.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说话[N].陕西日报.2015-04-11(2).

猜你喜欢

屏山鹤峰县蝶变
皖美出行“蝶变”
屏山银企共解融资难题
勇攀高峰,从“0到1”的蝶变
蝶变cosplayer
林泉山庄
中国制造“蝶变”40年
罗博作品
情系云鹤之峰
——湖北襄阳市对口支援恩施州鹤峰县工作综述
醉美细杉——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细杉村探寻
凝心聚力扶抓贫——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