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视域中的音乐专业图书馆团队学习构想
——以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8-05-16■章

音乐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馆员图书馆

■章 俊

(星海音乐学院,广州,510006)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呈指数级增长的情况下,为进一步做好信息时代的知识服务,从20世纪末开始,各高校图书馆掀起一股轰轰烈烈的数字化建设浪潮,与越来越多高校以外的信息机构和网络搜索引擎等争夺信息服务对象,至今方兴未艾。同时,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图书馆学科服务理念也在不断深化,在服务功能拓展和空间再造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例如,从2013年至今,在一些高校图书馆中再掀“创客空间”建设新高潮——图书馆从过去象牙塔的安静一隅,逐渐成为校园中一处亮丽的风景。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也踏着这股现代科技化浪潮,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仅在数字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合作共建共享方面,就安排了以下内容:将购买和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相结合,突出岭南音乐地域特色和音乐院校专业特色;2009年加入全国音乐院校图书馆联盟,与兄弟院校图书馆达成音乐书谱联合编目、电子资源联合采购、特色资源分建共享等多项共识;2015年参加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专项项目“广州大学城资源共享项目”之“广州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共享电子资源协同建设”;2016年成为国际音乐图书馆联盟的一员,是继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后又一个成员馆。可以说,在全国同类音乐院校中,我馆的服务理念和相关硬件建设是走在前列的。

一、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然而这一派繁荣背后,与之相应的学科服务工作的深化细化尚欠缺很多,其中,人才建设滞后是关键因素,这一问题的存在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例如我馆目前正处于新老交替、严重缺乏学科服务后备军的阶段——虽然从前几年开始,通过招聘和调岗的方式逐步引进一些有学历的年轻人,参与部分数字化建设工作,但对人员有计划的培训和利用工作却没有跟上,加之图书馆旧有思维方式的影响,在新老交替的业务对接上,一些优良的图书资料管理经验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这几年信息数字化浪潮迅猛推进,应用于知识服务的新科技和新手段层出不穷,知识也类似于web产品真正进入了快速迭代期,面对我馆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进一步的全面铺开,学科服务工作有了向纵深发展的需要,这更促使馆员要从传统服务型向学习型和研究型转换——因为学习型是提升专业服务质量的保障,而研究型提升的则是学科服务内涵。新一代馆员纵使年轻、有高学历,但若缺乏危机意识和以自主学习迎接挑战的精神,就很容易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二、馆员专业背景与职称现状分析

从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目前正式在编人员各学科背景占比情况(见图)可见,音乐学和图书情报专业共占比53%,其中音乐学专业占比偏大,这与音乐学院图书馆是专业馆的特性有关——所藏资料有其专业特殊性,并且在图书资料的分编利用方面,我馆有一套自编的《音乐图书资料分类法》,和专门的音乐书谱库、乐谱典藏库与视听库,从对图书资料整理和学科服务的角度来说,馆员音乐学专业背景占比偏大较为合理。

但从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称占比情况(仍见图)可见,具有此类职称人数仅占27%,其中具备副高以上职称的馆员均非图书资料专业科班出身。可见仅有的少数图书资料专业出身的馆员知识结构老化情况较严重,造成实际工作细节中由于缺乏专业理论的深入指导,专业化程度不高。此外,我馆对新科技新技术虽然接纳程度较高,但苦于无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馆员理解和利用机器的能力普遍不高,导致对新产品新技术缺乏深入理解而不能做到物尽其用,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有待加强。

而从图书馆员出生年代分布情况(仍见图)可见,馆员年龄偏老化,作为图书馆中坚力量的“70后”(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者)馆员占比偏小,肩负承上启下的任务较重,此点也不利于自身的知识更新和带领新人快速成长。

基于以上分析,如何将科学、有计划地组织团队学习与馆员自主学习相结合,以更好地推进学科服务和馆员自身成长,是摆在音乐院校图书馆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解决办法:通过团队学习提高服务能力

现代图书馆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各项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图书馆作为高校教研支柱之一,是最先面对学术信息服务中新科技新产品的前沿机构。如何将已收集到的学术信息资源有效组合,并快速精准地传递出去,与教研服务对象形成良好互动,考验的是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而整体服务能力的提高无疑通过团队学习来实现最为高效便捷。

(一)团队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关于团队学习的有效性,人们不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有体验,在20世纪末国外企业管理界也有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提出“学习型组织”等概念,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①参见[美]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7-306页。虽然人人都知道“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但往往越是常识,越容易遭人忽视,在这样一个以知识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时代,学习思维的转化更是刻不容缓的事。

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目前正式在编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情况(左)、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称分布情况(中)和出生年代分布情况(右)

团队有别于一般的群体概念,专指一群有共同目标、成员之间有协同配合关系的组织。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成员之间存在互动,用良性互动创造协同效应。①参见“得到APP”订阅专栏“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第46讲《我们为什么需要团队》,2017年。协同效应即“1+1>2”的效应,就是当团队智商大于个体智商之和时所产生的效应。

团队学习既非一般意义上集体任务式的学习,也非通常理解的知识获取,而是通过开放型的交流,发现问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目标,发展团队成员整体合作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②参见牛继舜《图书馆员的团队学习》,载《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年第2期,第78-81页。因此,有效的团队学习不仅能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力,对个体来说,真正的学习必定会带来行为的修正和思维向深度、广度的拓展。

(二)团队学习的形式和内容

以笔者所在的星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的现状而言,笔者认为团队学习应该紧紧围绕图书馆发展目标,首先以各个业务部门为单位展开每周一次的定期学习;阶段学习后,再以馆领导为核心组成更高一层的部长团队定期交流学习,并将学习内容及时反馈回各业务部门,将好的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以此形成良性互动。

虽然同样以完成目标任务为导向,但与传统组织中直接下派任务,然后各业务部门分别安排人员完成的做法不同的是,理想的团队不仅要强调看得见的目标和任务,更应该为团队树立愿景,强调更高层次的目标,帮助馆员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在工作中的存在感,激发馆员内在自主学习力,鼓励他们超越自我,这也是树立共同价值观的过程。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打造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如以本馆只有3人的采编部为例,除去一位即将退休的老馆员,其余都是业务不熟的新人,这样的团队面临的首要学习任务就是尽快提高业务水平,熟悉掌握采编技能。部分编目业务靠外包和编目资源共享可以解决;同时,采编环境和采编重心在当今时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个采编业务该做出怎样的调整,哪些需要重点学习,哪些可以减负,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掌握基本的采编技能后,根据国内外图书馆资源建设和编目动向,结合相关学科服务工作需要和当今科技发展,需要做好哪些配合改进的工作等问题,也都应该纳入团队学习交流讨论和实践的范围。如此,部门内馆员们不仅能关注到手头工作的细节,也能将眼前的工作任务与更长远的图书馆建设目标联系起来,与其他业务部门间的馆员也能因此达成理解,并形成良好互动。

(三)团队学习的方法

既然是团队,就少不了领导者——这里并非指权力意义层面的领导者,而更多指的是具有辅助者意义的角色——不论身份背景如何,同为平等的学习伙伴,在团队学习之初起着组织、激励和引领方向等作用,并制定团队学习的方法。

团队学习的具体方法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组织主题交流探讨,通过分享各自的实际工作经验和观点,促进业务快速精进,也可以为开阔学术视野组织主题读书会,或集体学习相关业务的音视频讲座后再讨论等;在实践层面,可以通过参与各种馆内外项目来实际体验和深化学习内容,还可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及图书馆内已有的实体或数字资源,和相关网络资源等——如“广东省图书情报继续教育网络学习中心”,对原专业是非图书资料的馆员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在这样一个体验式持续交流学习过程中,馆员不仅能深刻认识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转变固有思维,其信息意识和信息素质也会逐步得到提高。

有效的团队学习还应特别强调各人的分享意识。近年来,微博、微信等社交分享平台的兴起带动了很多基于共享理念产品的出现,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逐步升级了人们的思维。图书馆界也做出了更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近年高校图书馆事业的社会化,带来了交流的增加和与各企业等合作的深化,这不仅需要高水平的阅读、写作和辩论能力,还需要学会构建新的人际关系的能力。③[美]沃特金斯、[美]马席克著《21世纪学习型组织——企业领导的管理艺术》,沈德汉、张声雄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页。而这种新的人际关系必定要突破“画地为牢”自我防卫的思维方式,建立在真诚开放、乐于分享的基础上。

敞开心灵的交流分享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团队学习中的“深度汇谈”和讨论,用以激发创意思维。“深度汇谈”是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摊出心中的假设,而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状态,让想法自由交流,以发现远较个人认知深入的见解。它并不是去分析解剖事物,也不是去赢得争论,或者去交换意见,而是一种集体参与和分享,通过内隐知识层次的交流来实现思维方式的改变。深度汇谈帮助了解事情的真相、问题的全貌,以及每个人的想法;讨论则帮助选择或整合出一个更好的想法来解决问题。因此,团队中的成员如果能相互运用深度汇淡和讨论的方法,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成员间互相探究与学习,这样的决策过程,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①参见“百度百科”的“深度汇谈”词条,截至2017年8月18日。

结 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只有信息共享,并与人的认知能力——智能相结合,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②参见“百度百科”的“知识经济”词条,截至2017年8月18日。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依赖智力资本推动新经济的发展,而非像工业经济时代般以物质为基础来推动。随着国内外众多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免费推出越来越多的数字共享资源,越来越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学科服务和各类共享空间等,满足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创新的需求,人们也不再单单以馆藏量或馆舍面积等来论英雄。

在今天这个信息需求不断增长的时代,协同发展已成为图书馆的一种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图书馆合作已经突破信息资源合作共建共享的框架,向资料、人员、设备、场地等领域不断拓展。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机构、企业或公司之间既有一种竞争关系,同时它们也是一种合作关系,二者相互依存——这种合作必然会进一步加强和扩大。③参见刘兹恒《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化学工业出版社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及服务转型交流会,2017年。音乐学院图书馆虽然较以往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以共享协作为基础的知识创新服务中,但如何利用有效的团队学习合理建设学术梯队,突破人员知识结构的限制,转变思维方式,从以往的知识获取转变为思维激荡、价值创造和发现未来,真正激发起馆员自主学习力和创造力,将图书馆的长远建设与馆员自身成长目标有机结合,真正利用好“人”这一最重要的智力资本,更好地参与到共享协作创新的社会大环境中,考验的正是我们每一个图书馆人的智慧。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馆员图书馆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高校图书馆义务馆员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去图书馆
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途径和实践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