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的若干策略探讨

2018-05-14魏书锋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调动课堂气氛新课标

魏书锋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整合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等课程,新教材课程空间自由度大,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整合了原来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等课程,内容涉及“思想、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旨在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空间自由度大,范围广。而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他们见识也许很广,但阅历不足;他们追求“个性”,却不知道什么是个性;他们崇拜“自由”,却不知道何为自由。他们不喜欢一切强加于自身的东西,以为那就是成熟的表现。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帮助他们辩证正误,确立适合自己的、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文结合新课标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进而保证课堂授课效果的若干措施。

一、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气氛死板。初中《道德与法治》属于文科性质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偏重理论讲解,课堂气氛死板,學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利用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现实中碰到问题,无法学以致用,无法用学到的理论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扩展,特别对学生当下感兴趣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

3.对《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不足。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视不足,常常是在语、数、外学习之余,才学习《道德与法治》,岂不知,要学会做事,必须先要学会做人,所以,要给予《道德与法治》课程足够的重视,保证充足的课时量。

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创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

二、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的若干策略思考

1.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思考,以理服人。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教”为主,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初中生正值青春叛逆期,排斥一切外来强加的东西,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无法说服学生接受新的思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应为抛出问题,引发学生自己思考,引导答案和结论的分析,从根本上让学生明白并接受所学理论。

2.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从内容上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课堂氛围,必须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法的使用,就能跟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要注意案例的针对性、适度性及互动性原则,针对当下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尽量保证案例的真实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实时关注当下的学生动态情况,并注意根据授课内容收集案例;在引用案例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案例的分析引导,要保证引导的正面性和合理性。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特点,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自我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但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

3.提高教师个人素养,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以身作则影响学生。每个教师要想在教育这块园地里出色地耕耘,不仅要用自己高尚的品质和慈母般的爱去感染学生,更要用艺术的手段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感到上课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享受、充实与满足。教学艺术需要学习,个人素养需要有意识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做人的高度。最后请记得两点,一是保持微笑,微笑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彼此敞开心扉,是调动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而是要鼓励理解,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每个阶段的思想,要俯下身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亦师亦友。

三.总结

新时期,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教会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和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高吴桥学校)

猜你喜欢

调动课堂气氛新课标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数独驾到
响鼓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