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

2018-05-14杨静李俊

知识文库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校园信息

杨静 李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新媒体运用而生,互联网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完美结合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网络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我们周边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大学阶段,学生较为年轻,对这种新型的事物格外的喜欢和好奇,新媒体平台的运用相当广阔,从课堂到生活环境中处处体现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但是这一切给学生带来开放丰富环境的同时,也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目前各大高校已经将网络信息技术的管理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基于此背景,本文对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管理状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借鉴,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互联网技术自从上个世纪末推广后,一直进行技术革新,到如今互联网那个技术的便捷性和普遍性已经超乎人们的想象,同时网络传播也越来越方便。这种互联网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捷的平台,比如沟通、购物、了解时事新闻等,网络平台的包容性和多元性较为广泛,加上现在媒体们的刻意经营,十分满足当下学生的喜爱。我国网络世界有四大骨干网络,分别是中国公众多媒体互联网、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科学技术网和中国金桥信息网。现在很多大学内部都设置了自己的局域网,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对网络这种双刃剑的利用怎么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呢?笔者根绝自己的工作经验,并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网络信息时代对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影响

新媒体的应用让更多人能从微博、微信、知乎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软件让人们能更加便捷的了解时事热点,人们的交流沟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能够通过线上进行意见的交换,也可以通过检索网页获取自己想要的讯息,加上移动端的科技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必要物品。在高校教育中新媒体的应用现在也比较多见,比如有很多高校都在微博上创建了自己的ID在上面发布学校讯息。或者在校园管理网络中加入专栏教育,让学生能较快掌握学校的动态,对学校出现的评比、比赛、活动一目了然的掌握。在教育者中间网络信息的应用亦很广泛,很多教职工会建立教学群组,在群组中发布任务和信息,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变的更加广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亦十分便捷。通过上述我们能较清晰的发现,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受到网络信息的广泛影响,如果想加强学校的管理,必须要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推广信息的目的,还能实现便捷管理,让教学管理更轻松。

二、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那么学校的管理不能参照以往的方式,需要给网络时代下的学生管理注入新的活力。笔者认为,在现在社会中,对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层次多元化

以前校园网络还没有这么发达的时候,对学生的管理情况建立在自上而下的层次上,即学校管理主要分为校园管理层和学生两个主体。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打破了这一层次,在已有的管理模式上增加了一层虚拟空间,学生将生活的大量精力投入到这空间中,因此校方为了提升管理质量,肯定会对这虚拟空间着重管理,因此管理层次就发生了变化,由一元向二元的空间过度。首先学校从现实中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包括教学、衣食住行、课余社团活动等,这是为了保证学生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能獲得健康安全的生存空间,那么在网络上,亦然也要注意学生的健康发展,避免学生上当受骗,遭受身体上的损伤。类似于之前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校方有一定的网络生活管理不周的责任。其次,网络时代另一个重要的点就是精神层次,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精神与价值观的管理,在网络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更要实现学生精神文明的管理,保证学生能不受网络信息的诱惑,树立正确的三观。

(二)过程的复杂性

管理过程的复杂性说起来很好理解,但是做起来比较麻烦。由于需要对网络世界进行管理,以往的管理步骤需要增加相应的环节,上述中说道网络世界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得讯息数不胜数,再加上学生在网络上的身份信息有所虚拟化,管理者很难从已有的信息中获得学生的有效信息。同时学校的现实管理和网络管理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互相辅助的,这无疑增加了高校管理的复杂性。

(三)手段的交互性

管理手段的交互性,其实是校园管理的进步,能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增加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自己评价校园内某些管理上的不足,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对症下药。这是传统管理不具备的优点,交互式的管理手段能避免学校管理的盲目性,提高管理效率,让管理者与学社工更加亲近。

三、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生管理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一直是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学生的思想状况映射了他的心理状态。互联网的发展让学生能私下接触到更多的社会信息,了解在教育教学中学习不到的东西。这容易导致学生的思想受到某些网络信息的影响,造成三观不正的思想状态,或者说对网络上的某些信息产生质疑心理,对现实生活出现迷茫情绪。这都是学校应该注意的,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管理层最好能建立大学生思想教育平台,平台建设中让学校的心理学专家或者资历较老的教授在平台上为学生答疑,学生会喜欢这种网络形式的交流,因为不需要面对面和实名制。同时建立这个平台后推广一些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召集学生的参加,这也是对学校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学生在平台上可以畅所欲言发表心中的看法,对当前社会热度较高的事件进行热烈讨论,学校就能通过这个平台掌握学生们的舆情动向,出现舆情危机及时处理,也是保障学生有宽松舒适大学生活环境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教学管理

身在校园,学习仍然是最主要的事情,对教学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以在校园网络平台上发布教学信息,制作类似于‘慕课那种的平台,改变以前的课堂教学法。课堂教育仍然主要,但是网络课程的兴起也是教学中的色彩,这是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概念的具体做法,大学课堂中一般上课人数颇多,教师课堂管理较难,利用网络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学者通过成立组群,与学生在互联网中较深交流,遇到问题不必直接面对面,私聊几句就能明白双方的意见,学生有问题亦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及时的获取答案和指导。

(三)对网络平台中的消息进行有效利用

网络语言具有自由性,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辨别,学生涉世未深对虚假信息的鉴别力还不够,容易受到某些营销号影响,发布一些极端、冲动的信息,比如微博上针对一些事件由于各抒己见,在网络上吵架的比比皆是,为了图一时嘴舌之快,人身攻击也变的很常见。为了树立正确的三观,掌握校园舆情的动向,学校管理层要对网络平台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防止因为舆情泛滥造成学生情绪激动。同时要多传播正能量的事情,避免学生在网上随便跟风做出偏激行为。

四、结语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校园网络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并且确实有独特的优点吸引着青年学生。作为高校的管理层,要正确把握互联网的应用,理清工作思路,将互联网与生活实际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创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利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管理平台,控制高校舆情的积极发展,为广大的学生提供轻松、合理的大学生活环境。笔者相信经过不断发展,我国高校对网络时代学生管理情况将做的越来越好。

(作者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校园信息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订阅信息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