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改革与创新研究

2018-05-14沈学雁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沈学雁

摘要:学籍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到学生的整个高校学习过程。文章对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为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学籍管理

一、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内容比较复杂

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有着显著的特征。首先,管理周期比较长,高职院校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况的记录与总结。其次,高职院校学籍管理还具有保密性特点,需要对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保密性记录。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学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给学籍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学籍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职院校有效进行学籍管理的重要依据,只有良好的学籍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高職院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在学校学籍管理方面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体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籍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但是,现有的学籍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更加合理、规范、系统。一些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学籍管理方法,凭借以往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技巧来进行学籍管理,并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来进行规范化约束,因此,很容易在学籍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混乱,造成学籍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低下。学校往往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效果。

(三)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学籍管理人员是直接的管理实施者,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籍管理质量的高低。在实际管理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等,就会造成管理人员的管理梯度和管理行为的无目的性,进而影响学籍管理的质量。另外,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先进的信息技术也逐渐运用到了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具备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使用能力,这也是对他们工作的新要求和新考验。

二、改革与创新的内容

(一)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

1.学籍登记与认定的灵活管理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专业特点进行学籍登记的灵活管理。例如,对实践学习次数比较频繁的学生,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实践情况,对他们的学籍登记进行特别对待。若学生实践时间不是很长,就可以允许学生请假去进行实践;若学生实践时间过长,就要对学生进行休学处理。另外,对正在校外实践的学生,学校要及时掌握他们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如可以采用网络教学、集中教学等。

2.学分转换与认定的灵活管理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增加了大量参观实践学习的机会,这些实践活动都是在校外进行的,因此,这在对学生的学分和学时的管理认定上就存在一定的难度,面对这种情况,需要高职院校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学分转换与认定的灵活管理。

比如,高职院校对于实践学生的学分管理可以通过其实践内容以及实践工分的方式进行学分转换,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实践工分才能满足学分转换的相关规定。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规范实践学生的实践工分和学分的转换,就需要学校与实践单位建立有效的工分学分转换制度,从而有效地达到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3.建立监控考核的学籍管理制度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学习是在校外进行的,这就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考验。传统的学籍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校内学习和表现情况进行考核,而对学生的实践学习则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因此,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相应的实践监控考核的学籍管理制度。比如,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在实践单位设置相应的实践导师以及学校督察员等,这样可以实现对学生实践的管理,同时定期地进行巡查考核等。

4.针对性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籍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类型多种多样,而不同专业类型学生的实践内容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型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机制,从而形成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全面管理手段。比如,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中,可以设立不同专业的实践工分与学习学分转换机制,进而实现对实践技能的监督和考核。对于酒店管理方面的实践学生,就按照酒店管理标准进行技能考核;对于数控技术方面的实践学生,就按照企业数控技术管理和使用标准进行考核。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在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中,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实现对校外实践人员及时有效的实践管理。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平台,学生登录相应的平台窗口,每天对实践的内容和情况进行叙述和总结,实践单位则给予相应的实践证明和评价,这样,学籍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另外,高职院校也可以利用手机、邮件等便捷通迅方式,让学生定期进行实践汇报等,从而实现对实践学生的监控和管理。

(三)建立学籍管理预警机制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在校内进行学习时,会面临复杂的外界环境,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首先要保证的就是学生实践过程的顺利与安全,因此,高职院校要建立一套学籍管理预警机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对他们进行和谐有效的管理。比如,在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期间,要及时掌握学生的不良问题或情况,与他们的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做好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另外,在学籍管理预警机制中,还要包括学生的实践出勤、实践考核以及监督测试等内容,对没有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预警提醒,从而促进他们实践任务和目标的完成。

三、结束语

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因此,需要高职院校的学籍管理理念及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转变,从而健全学籍管理制度和改进学籍管理模式,促进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人才培养高职院校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