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榜样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8-05-14赖鑫桂张兵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榜样教育

赖鑫桂 张兵

摘要:榜样教育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针对学生思想、心理和学习的独特性进行调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下称“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了针对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特点而进行榜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效果显著。

关键词:榜样教育;艺术设计类学生;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

高职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榜样教育法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榜样教育是根据教育的目的以及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榜样这一特殊的人格形象为载体,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促进受教育者以榜样的道德精神为基础,调整自己的认知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增加受教育者的心理认同,最后通过主观努力内化榜样的精神品质的教育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榜样教育法的效果逐渐弱化。文章将从分析高职艺术类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阐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类学生榜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根据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的榜样教育实践探索,总结出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经验。

一、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定位人生的航向。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和其他普通文理科学生相比,存在文化基础薄弱、自我意识突出、思维活跃、政治意识和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的难度更大。

(一)文化基础薄弱,政治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非常特殊,必须是参加过美术联考的美术生才能报考,按照考生的综合分进行录取。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规定,普通高考美术类、音乐类专业录取的基本原则是:省术科联考成绩及高考文化成绩分别达到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按照该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的投档原则投档后,对投出档案考生按照考生文化成绩的30%,术科成绩的70%计算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较低;在同所学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比文理科学生的高考录取文化分数低。由于文化课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远远低于专业课,所以艺术设计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较薄弱。

进人大学之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习特点要求学生投入大量时间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导致他们对普通文化课的学习又有所忽视。因此,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对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认识不足,整体政治意识淡薄。

(二)自我意识突出,价值取向多元

在艺术活动中,除了对基本的艺术设计知识和艺术设计基本功进行学习之外,学生更多的是进行个体创作和个体技能练习。艺术创作是一项极度个体化、自我化的人类活动,由艺术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大多个性强烈、特立独行,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集体观念、团队意识相对淡薄。同时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自我意识过于突出,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發展”和“为艺术而艺术”,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存在逆反心理。以上因素容易导致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出现多样化的社会价值取向,甚至可能偏离正常轨道。

(三)思维活跃,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学生在做项目、参加工作坊时,教师都会对他们进行头脑风暴,要求他们想出一个又一个充满创意的“点子”。受专业影响,他们思维活跃,充满激情,富有创新精神;同时也容易脱离现实,沉浸于天马行空的理想世界。

在课堂学习之外,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热衷于参加各类校园文化创意活动。例如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热爱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和创意设计比赛,举办创意市集、服装发布会、个人作品展,参加腾讯魔鬼训练营。

(四)热衷于专业学习,崇拜专业领域明星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动机不强。在专业课之外的公共基础课的课堂上,缺课率也明显高于普通文理科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他们更愿意上专业技能课,不愿意上专业理论课。

由于对专业的热爱和专业学习的热衷,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比较关注各设计行业领域的“大咖”,这些“大咖”包括举办过个人作品展的师兄师姐,行业内知名设计师,行业内创业成功的典型等。

二、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榜样教育效果弱化的原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教育通过树立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把抽象的说理教育转化为生活教育,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引导他们向榜样学习和效仿。建国以来,我国树立了众多的榜样供全社会学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价值引领、行为参照和催人奋进的作用。如道德楷模雷锋、劳动模范王进喜、人民公仆焦裕禄、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等,这些榜样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但是,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和外部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外各类思潮的传人、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思维的多样化等因素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曾经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榜样教育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逐渐弱化,榜样示范活动与受教育者的行动之间存在割裂现象,榜样的示范无法激发大学生向榜样靠近的学习动力。

(一)榜样的选择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国家自上而下树立的榜样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代表了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他们的精神永远绽放光辉,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但是,榜样是作为一种外部刺激而存在的,这种刺激能否唤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则要看这种刺激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传统的榜样是完美无缺的,但跟当今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在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对他们的思想状态、个性特点和学习模式缺乏准确的把握,树立的榜样偏向标准的“高大全”类型,开展的教育活动形式也缺乏针对性,和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

(二)榜样的树立缺乏层次

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学生当中树立了不少榜样,如家境贫寒、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背着重病父母读大学的杨怀保等,他们的道德光辉和求学精神无不感染世人。这些高标准的榜样是必要的,但也是不够的。榜样教育如果只以单一层次的榜样、一种典型来要求所有人,就难以实现榜样教育的目的,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层次性也就是差异性,是指榜样教育应该充分考虑时代背景以及受教育者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在对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我们重视国家树立的榜样,对校本榜样的发掘不够深;强调道德模范的价值引领作用,对专业学习榜样等其他类型榜样的激励作用重视不够。实际上,由于个体的独特性,每个人的思想状况和道德水平都是不同的,所需要的榜样也是不一样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树立起本校、本学院甚至本班级的榜样,不仅要有道德楷模、学习标兵,还要有创业明星、励志模范等。

(三)榜样教育活动开展缺乏多样性

在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进行榜样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积极性,用丰富的榜样活动去引导他们学习和效仿。在开展榜样教育活动时,教师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来开展相应的榜样教育活动。宣传方式单一、教育形式枯燥、活动模式缺乏创新、学生主动性调动不够充分等,这些问题致使榜样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太理想。例如很多院校目前的榜样教育活动仍旧采用讲述榜样事迹、观看榜样视频、开座谈会等方式。这些方式缺乏吸引力,学生参与度低。

(四)榜样教育活动践行效果不够理想

榜样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行为方式的改变,它的最终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将对榜样精神内涵的认知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实现知行合一,并践行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而在目前的榜样教育实践中,榜样教育活动往往局限于教育,教育活动开展完就算是完结,没有进一步的实践活动。对活动开展效果,榜样的效应有没有得到发挥,以及学生的行为变化缺乏后续跟踪、调查和反馈,榜样教育活动没有相应的调整,致使学生难以实现从榜样精神到自身行动的知行转化。

三、提升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榜样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一)树立贴近生活、多层次的榜样

开展榜样教育时选定的榜样应当是真实的、学生身边的。近年来,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深入发掘,树立了多位校内榜样。例如2010级工业设计专业的陈志鹏同学来自贫困单亲家庭,跟随残疾的父亲生活,这位同学不仅学业拔尖,还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是学校的五星级义工。这样的榜样来自学生中间,能够激发艺术生学习他家贫志坚、乐于助人的精神。

此外,榜樣还应该是多层次的。既可以是全国、全省范围内的先进典型,也可以是身边循循善诱的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既可以是道德楷模,也可以是参加设计大赛获奖的设计高手、投身创业潮流的能人。例如,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中近年来涌现出一批设计高手,有的学生参加广东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拿下名次,有的学生在中国青年设计师时装设计大赛中拿下奖项,还有的学生冲击“红点奖”进入到最终评审环节,这些榜样得到了大学生的强烈关注。

(二)创新榜样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往往采用小班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方式自由。这种特性使得我们的榜样教育必须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

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搭建了艺术馆、院长沙龙、服装发布会、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并充分发掘这些平台的育人功能开展榜样教育。例如在校艺术馆和图书馆等场所举办优秀学生个人作品展、校内外优秀教师作品展,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大师工作室,举办年度服装作品发布会等。通过这些榜样教育活动,普通学生从身边的优秀学生身上发现差距,激发他们奋发努力,不断求索。

(三)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榜样推广

榜样再优秀,也需要进入到学生的视野中才能发挥作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喜好、交友方式、接收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媒体也经历了从QQ、博客、微博到微信的发展,刷朋友圈、关注公众号已经成为现今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得不适应这些新变化,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之外,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对榜样进行及时推广,才能真正发挥出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

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专门成立相关部门进行榜样微信推广活动,对奖学金获得者、设计大师获奖者等榜样人物进行事迹报道;对校内外开展的个人作品展、大师工作室的工作坊活动、服装发布会等活动进行新闻采写,通过微信公众号在全学院进行推广。传统模式和新媒体模式一起构建了科学化、协同化的榜样推广机制,这种推广机制覆盖范围广,切合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大大提高了榜样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艺术设计类学生在思想、心理和行为上有其独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榜样教育必须从实际特点出发,克服目前存在的种种弊端,探索出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层次丰富、方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榜样教育新模式。

猜你喜欢

榜样教育
论少先队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理念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关于“双百”人物中少数民族英模榜样精神价值的思考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的榜样教育
基于榜样教育的“计忆骄傲”品牌建设与探索研究
探析酒店专业学生就业中的榜样教育
榜样教育:小学生教育的应有之义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构建大学生榜样教育体系
榜样教育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