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14马驰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

马驰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文章探讨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双创型”人才;职业教育;教育供给侧

“创新”与“创业”是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方针。当前,我国“双创”浪潮已蓬勃展开,为国家供给侧改革和创新型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然而,我国中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仍然存在多种弊端,总体供给质量不高,成为影响将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总体目标的最大难题。作为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符合学生自我发展需求

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实践技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职业院校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方式参与社会实践。另外,职业院校一贯将提高毕业生人际交流、组织管理及适应社会等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这也为职业院校毕业生进行创新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发挥职业院校的优势,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扩大学生就业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化,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难以为继,导致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困难。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可以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以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不仅能够解决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其他毕业生就业,从而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三)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求

职业院校毕业生作为创业者,建立的多为中小型企业,这类型企业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廉,容易改变生产、经营及管理模式,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容易生存与发展。

二、我国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重视不足

早在上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双创”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院校共同协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改变传统教育功利性的人才培养目的,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二)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双创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更要具备创新创业等方面经历或经验。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创新创业的思想与理念融入其中。

(三)课程体系不合理,课程实践性不高

“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不仅要包含专业理论、实践课程,还要涉及创业、经济、法律、管理、社会等多门学科知识。而目前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还仅停留于专业知识与理论学习的层面,综合知识、实践教学等方面欠缺。

三、“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实践

(一)“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各阶段、各层次间需要良好衔接。要根据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特点,分析“双创型”人才培养中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社会能力组成,构建职业院校“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比如,通过课程的选择、开放式理论与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实现基于岗位需求的专业能力培养;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企业实践等方式实现专项职业能力培养;通过企业订单式课程设置、创新训练课程设置等方式实现行业职业素养培养;通过建立校内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类综合竞赛、综合企业实训等方式实现双创职业能力培养等。

(二)“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实施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社会岗位的需求为准则。因此,“双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需要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拓展课程教学(兴趣课程、创新培训、拓展培训、创业孵化基地培训等),校企合作教学(企业订单课程、校企研究性课程等)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具有“双创型”人才职业能力层化培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將所有课程均以任务的形式进行组织,以项目的形式将课程分解实施,最终实现学生自我学习、主动探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智珠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