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群众舞蹈教育

2018-05-14唐晓戈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舞蹈教育群众

唐晓戈

摘要:本文从群众舞蹈的重要作用入手,分析了群众舞蹈教育的对象、特点及课程设置,旨在提升当前群众舞蹈教育水平,培养人民群众艺术审美及鉴赏能力,进而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

关键詞:群众;舞蹈教育;文化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升,舞蹈作为群众业余娱乐的重要方式,群众舞蹈教育质量对社会精神文化水平有直接影响。因此,应正确认识群众舞蹈教育工作,通过舞蹈教育加强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

一、群众舞蹈的重要作用

首先,群众舞蹈是一种非专业舞者创作及表演的舞蹈形式,广大人民群众在舞蹈表演及练习过程中,可锻炼身体素质。其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均有其特定的舞蹈形式,民族舞蹈是群众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化传承功能。另外,当前群众舞蹈的积极性和普及率较高,以广场舞为代表的群众舞蹈形式百花齐放,人民群众对舞蹈的喜爱程度极高,舞蹈能带给人民群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群众艺术形式之一。

二、群众舞蹈教育的思考

(一)群众舞蹈教育的对象

与专业舞蹈教育不同的是,群众舞蹈教育对象呈现出差异性较强的特点,教育对象的职业、年龄、身份、学历、认知水平、舞蹈技能等各个层面均有所不同,其受教育的目的也并不是成为专业舞蹈演员。因此,在进行群众舞蹈教育时,应加强对不同背景教育对象的了解,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当前群众舞蹈教育中,主要教育内容包括舞蹈技能教育和舞蹈审美教育。不同的教育对象,对上述两种舞蹈教育的需求也极具差异性。以舞蹈技能教育为例,部分自身柔韧性较强、具有一定舞蹈功底的人,对舞蹈技能教育的要求较高,更希望获得难度较高的舞蹈技能教育;反之,那些不具备舞蹈功底的人则更需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二)群众舞蹈教育的特点

其一,群众舞蹈教育具有艺术性。舞蹈教育究其根源就是艺术与审美的教育,通过群众舞蹈教育,可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水平。因此,在教育活动之中,需加强教育手段的创新性与时代性,贴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从而培养群众的艺术审美能力,使之能够真切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

其二,群众舞蹈教育具有普及性。群众舞蹈教育不同于专业舞蹈教育,其教育目的并非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对人民群众进行舞蹈普及。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因材施教,以凸显群众舞蹈教育的普及性。

其三,群众舞蹈教育的社会性。群众舞蹈教育服务社会大众,受众范围极其广泛,系统性和全面性水平较低。教师可针对部分舞蹈曲目进行教学,使群众能够正确、优美地表演该曲目,不仅能凸显群众舞蹈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丰富群众学员的业余生活。

(三)群众舞蹈教育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群众舞蹈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广大群众舞蹈教育者应予以重视。

其一,加强群众舞蹈教育整体性。群众舞蹈以群舞形式为主,在课程设置中,需重点考虑教学的整体性,使各个群众学员均衡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员个体的差异性极大提高了教学难度。因此,在课程设置之前,教师可通过简单的动作模仿练习了解学员的舞蹈基础,将其分为舞蹈基础班和舞蹈加强班,以便于开展分层教学,有效提升群众舞蹈教育的整体水平。

其二,重视群众舞蹈教育的气质塑造功能。群众舞蹈并不以舞蹈技巧为教学目标,而是为了培养人民群众的舞蹈审美水平、艺术修养及气质。形体训练能够充分锻炼群众的身体,促使群众形成良好的气质。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形体训练课程,塑造群众气质。同时,将新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当中,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形式,在线上、线下共同加强群众学员的形体训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提升群众艺术修养水平的方式,因此,应重视群众舞蹈教育,通过开展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活动,提升群众文化及艺术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舞蹈教育群众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