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形图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文秀丽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

文秀丽

摘要:复杂长句的翻译历来是翻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树形图能清楚地列出句子的袁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具有揭示语言内部层次及生成规则的优点。本文主要探析树形图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提高翻译能力。

关键词:树形图;层次结构;短语结构;英汉翻译

在翻译句子时,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只是简单地分析出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等成分,并没有揭示各成分间的层次关系。而树形图的使用不仅展现出了各成分间的线性关系,还清楚地揭示了各成分间的层次关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句子,在翻译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在翻译教学中使用树形图的优势

(一)层次鲜明地揭示出语言结构的内部层次

树形图能清晰、明了地分析出各个层次,使句子的基本框架更简单,语义脉络更清晰。语言学家乔姆斯认为,句子可以归类为由层次而组织起来的成分(即短语结构),其中最基本、最典型的短语规则如下:

通過对句子进行短语结构分析,确定句子的框架,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翻译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避免歧义,使翻译更准确

树形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句子结构,如果有歧义也会被揭示出来。例如句子“Leave the pen on the desk”是有歧义的,两种意思可以用如下树形图表示:

由树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的切分方法能得出两种不同的层次结构:第一种方法中,动词中心词和名词短语以及介词短语是在同一个层次;第二种方法将整个句子切分为动词短语和名词短语两个成分,二者在同一层次上,而介词短语被切分到下一个层次,其所修饰的中心词变成了名词,所以整个句子的意思发生了变化。通过分析树形图,句子的歧义也就被清楚地揭示出来。

二、树形图在英汉翻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翻译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修饰成分复杂的长句或复合句,在这种情况下,先分析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和宾语,以及其他成分,如定语、状语和补语,再通过画树形图展示出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和聚合关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抓住句子主干,理清各修饰语与中心词的亲疏关系,更好地理解翻译句子。

(一)复杂长句的翻译

画树形图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出复杂长句的主干,确定各成分之间组合和聚合关系,理清句子各层次所表达的信息,更好地翻译整个句子。

以句子“Young lovers rambled alTO in arm among flowers of every color of the rainbow”为例。

从树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句子的主干是Young lovers rambled。副词短语arm in arm作状语,修饰动词rambled;介词短语among flowers也修饰rambled,flowers是介词among的宾语。而介词短语of every color修饰flowers,介词短语of the rainbow修饰名词color。这样一来,句子的短语结构清楚明了,修饰词和其中心词的关系也一目了然,翻译时只要按照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将相应的修饰词加在所对应的地方就可以了。这句话可以译为“年轻的恋人们手挽手漫步在五彩缤纷的花丛中”。

(二)带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复合句的翻译

翻译带有从句的复合句时,首先要把从句看作是中心词的修饰成分,将其与中心词划分到同一个短语结构中,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分析从句,将其分割成一个个短语结构,直到不能切分为止。以句子“Mike said he would bring an umbrella”为例。

由树形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句“he would bring an umbrella”是动词“said”的宾语。翻译时,只要先将从句翻译出来,然后放在宾语的位置就可以了,故译为“迈克说他会带把伞来”。

例句所分析的是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其他从句的翻译也是遵循同样的步骤,先将从句翻译出来,再加至其所修饰的成分上即可。定语从句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中心词前面,时间、地点等状语从句一般放在句子前面。

三、结束语

总之,树形图在翻译中的应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处理翻译材料中的语言难点,克服对复杂句子的恐惧心理,而且能培养学生快速获取语言信息并进行准确翻译的能力。在翻译修饰成分复杂的长句时,树形图的应用有助于理清句子的层次结构及各成分之间的亲疏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
语用学理论视域下的英汉翻译探析
头韵的英汉翻译在《学术英语》的实践和研究
高校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探究
浅析英汉翻译中的词性转换
浅析英汉翻译中“文化词汇”的翻译方法
学习英汉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英汉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
探讨对比语言学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分析
母语负迁移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