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京三陵”名称溯源

2018-05-14梁莹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6期
关键词:盛京奉天康熙

【摘要】“盛京三陵”,(因地处山海关外,故又称“关外三陵”),是清朝定都北京之前建在盛京的三座祖陵的统称。包括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的清永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清福陵和清昭陵。永陵始建于明朝末年,大规模扩建于顺治十年(1653年),埋葬着努尔哈赤的父亲、祖父、曾祖、六世祖以及武功郡王礼敦和恪恭贝勒塔察篇古。福陵始建于天聪三年(1629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纳拉氏的陵墓。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本文拟就“盛京三陵”名称出处、来源作以考证分析,以求教于各位前辈专家。

【关键词】“盛京三陵”;清朝

【中图分类号】K85 【文献标识码】A

一、“盛京”名称由来

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满语称“谋克敦”,汉译为“兴盛之城”,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肇兴之地。辽、金时期,沈阳被称为“沈州”。元朝统一后,于至元三年(1266年),重建沈州城,元成宗在位时的大德元年(1297年)改沈阳路,“沈阳”名即源于此。①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立沈阳中卫,②明末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后金所占。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自辽阳迁都沈阳。天聪八年(1634年),努尔哈赤的继任、八子爱新觉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今北京后,以盛京为留都。按照汉语习惯,京是都城的意思,因此“盛京”作为留都的名称十分自然,而作为辽宁甚至整个东北地区的代称则容易被忽略,尤其是在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辖区相继建立以后更是如此。

其实,清代的东北地区,也就是北至黑龙江外兴安岭,南到辽东半岛,东至海,西至山海关这一大片地区在清代的正式称呼其为“盛京”。盛京一词在清代有三层含义,一是作为留都的盛京;二是盛京将军(也称奉天将军)的统辖范围;三是包含了盛京将军、吉林将军与黑龙江将军所辖的全部地域范围,也就是整个东北地区。这从乾隆《盛京通志》的目录和盛京全图里可以明显得出结论。《盛京通志》的职官目录,除了奉天将军外,还包括了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比照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所属形势图和盛京全图,盛京地区所辖边界实际上就是整个东北地区。之所以将吉林、黑龙江纳入广义的盛京概念,笔者认为,是因为白山黑水被誉为满族的发祥地,东北地区是清代皇室的老家,与“盛京”一词的肇兴含义完全切合。

满族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肃慎人,其后裔一直生活在长白山以北,黑龙江中上游,乌苏里江流域。吉林的乌拉街镇是满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满族人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清代十二任皇帝,有五任在这里留下过战迹、足迹、墨迹,被清王朝封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至于长白山,清代文人不仅为其编造了仙女吞朱果而生爱新觉罗氏之先人的神话;而且树立柳条边封禁长白山区为圣地,禁止民人进山放牧、狩猎和采参。清代几位皇帝东巡祭祖,都曾经遣官祭祀过长白山。《道光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 道光九年记载:“本年巡幸盛京。应行秩祀处所。北镇庙。朕亲诣行礼。北海神。巨流河神。浑河神。辽阳太子河。辽太祖陵五处。著于谒陵礼成后。遣官致祭。长白山。松花江二处。著派吉林将军致祭。”

①王树楠等纂《奉天通志》卷五十五1178页,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出版,1983年。

②王树楠等纂《奉天通志》卷五十六1188页,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出版,1983年。

二、满清时期盛京地区的最高长官以及管辖范围

通过查阅清代官书,笔者发现,从顺治晚期到康熙初年,“盛京”一词的概念从一座城市的名称,渐渐扩大为指代清朝发祥地的盛京地区,盛京地区的概念也被逐渐强化,与名称相配合的地理范围日趋形成。而后“盛京”逐渐由原来盛京城的名称扩大为盛京地区最高长官所辖的整个行政区称谓。这个行政区范围即辽宁大部分地区及内蒙一部分和吉林一部分。盛京地区最高长官的历史沿革及管辖范围即可充分说明以上结论。

清兵入关后,以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为留都,先以正黄旗内大臣何洛会为盛京总管,副都统两人及每旗驻防章京镇守盛京等处,顺治三年(1646年),改驻防大臣为昂邦章京,授予镇守总官印。①

顺治十四年,设盛京奉天府②,故沈阳又名“奉天”。顺治十八年,奉天府府尹张尚贤向新即位的康熙皇帝进献了盛京地图,此时的盛京地区范围,东自兴京(辽宁新宾),西至山海关,北自开原,南至金州,也就是辽宁大部分地区。③

康熙元年(1662年),改统辖今辽宁地区的“昂邦章京”为汉称“镇守辽东等处将军”。④康熙四年(1665年),把“镇守辽东等处将军”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即“奉天将军”。⑤

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镇守奉天等处将军为镇守盛京等处将军,即“盛京将军”,盛京将军是盛京地区(今辽宁大部及内蒙一部分和吉林一部分)的最高军政长官。盛京将军所辖疆域:东至兴京边280余里吉林乌拉界;西至山海关800余里山海卫界;南至金州南镇730余里海界;北至开原边260余里;东南至镇江城540余里朝鲜界;西南至海800余里;东北至威远堡230余里永吉州界;西北至九官台门50余里蒙古界。⑥

盛京衙门设于盛京城内,属下机构有印务处、户、礼、兵、刑、工等司。盛京地区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驻防的兵力仅次于京畿地区。主要驻防地为盛京、兴京(今辽宁省新宾)、辽阳、牛庄、开原、铁岭、抚顺、熊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旅顺、义州、锦州、宁远、广宁等。

进入20世纪,清朝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和国内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双重压力下,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维持统治,被迫进行改革。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裁撤盛京五部和奉天府府尹,五部和府尹原管事务由盛京将军兼管。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三省改制,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兼管三省将军事务。奉天、吉林、黑龙江改为行省,各设巡抚一员(相当于省长)。⑦东三省总督的前身是盛京将军,表明清朝把满洲发祥重地东三省作為整体,统一归入盛京地区管理,再次证实了盛京的广义内涵——也就是整个东北地区。无论是盛京将军辖区,还是东三省地界,永、福、昭三陵都在盛京地区范围内,可以称做“盛京三陵”。

三、“盛京三陵”名称溯源

通过查阅《清实录》,发现顺治时提及与关外三陵有关的段落,福陵、昭陵一起记述,永陵单独记述。例如《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之十四记载:“顺治二年。二月。礼部奏言、凡遇清明等节。应令驻防盛京总管官、分率城守章京往祭福陵昭陵。”

①(清)阿桂等著《盛京通志》上册卷三十九696页,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②(清)阿桂等著《盛京通志》上册卷三十九696页,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③《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记载:“顺治十八年 奉天府府尹张尚贤疏言、盛京形势、自兴京至山海关、东西千余里。开原至金州、南北亦千余里。又有河东河西之分。”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9月第1版。

④(清)阿桂等著 《盛京通志》上册卷三十九696页 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⑤《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十五记载:“康熙四年 改辽东将军衔、为镇守奉天等处将军。”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9月第1版。

⑥李治亭主编 《东北通史》461页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⑦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610、668页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其东京兴京祖陵、令城守官奠祭。盛京四祖庙、令守庙总管官献酒果。”

“盛京三陵”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清实录》中,是在《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八十二中。原文如下:“康熙十八年七月宗人府遵上议、盛京三陵、每年四时祭祀、应令盛京将军、副都统、侍郎内、派令致祭。孝陵、仍遣在京大臣致祭。如有大事、致祭四陵、俱应于和硕亲王以下、镇国将军、及觉罗民官文武大臣内遣祭。”这是宗人府(注:中国古代的官署,是用来管理皇室宗族的譜牒、爵禄、赏罚、祭祀等项事务的机构)在商议每年四时大祭,派遣何种等级官员,前往关外的永、福、昭三陵及关内顺治帝的孝陵祭祀。在之后的历朝清帝实录中,史官们相沿成习,“盛京三陵”一词被广泛使用。当然,永、福、昭三陵被分别记述的情况也很多。

根据上文,盛京地区的概念及地理边界,借助《清实录》《奉天通志》《盛京通志》等历史文献,可以得出结论:其一、从顺治晚期直至晚清,虽然盛京地区的最高长官称谓发生过改变,位于现抚顺新宾的永陵始终在盛京地区辖区内,加上盛京(现沈阳)的福陵、昭陵,清代统称为盛京三陵合情合理。其二,官书中每次提及“盛京”,不免会强调盛京“祖宗开创根本重地”,“仰见祖宗创立鸿基、庇荫子孙不浅”,“为国家肇基重地”的重要性,字里行间透露出“盛京”兴盛之城的深刻寓意始终被清朝历任皇帝重视,所以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帝曾先后十次东巡拜谒祖宗山陵,缅怀祖先创业的艰难,以表孝心。其三,结合三陵陵墓主人奠基大清基业的历史地位,作为祖陵统一称呼也顺理成章。

既然这样称呼恰如其分,那么为什么直到康熙十八年才开始叫“盛京三陵”呢?这之前发生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呢?追溯永陵的历史,我们发现,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兴京陵为永陵,康熙九年设总管,康熙十一年设掌关防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永陵的启运殿、配殿、四祖碑亭、启运门、正红门青瓦更换为黄琉璃瓦。至此,清永陵的建筑格局和建筑规模基本定型。比较而言,福、昭二陵的命名、总管官设置以及陵寝规制定型时间都早于永陵。笔者推测,正是因为康熙十五年时,永陵的管理机构、建筑规模和格局日趋完善,具有了皇家陵寝的规制,与福、昭二陵格局、规制日趋匹配,管理体制逐渐统一,所以康熙皇帝时正式提出了“盛京三陵”的叫法。

其次,乾隆十三年(1748年)设立了三陵总理事务衙门,统一管理盛京寝陵事务,三陵衙门的总管为盛京将军,这就再次印证了盛京地区最高长官管理三陵的从属关系,是名副其实的“盛京三陵”。

永、福、昭三陵最初都是由各陵总管衙门、掌关防衙门负责管理。永陵于顺治八年,设置了骑都尉、云骑尉,康熙九年设总管,康熙十一年设掌关防官。也就是,总管等官员都是康熙年间增设的。福陵、昭陵都是顺治元年设云骑尉,顺治十三年,就设置了总管及掌关防官。①比永陵管理机构设置早了16年。他们主要负责陵寝安全、祭祀及修缮。

乾隆十三年(1748年)建立了统一管理三陵事务的三陵总理事务衙门,全称“三陵总理事务首领衙门”,简称“三陵衙门”。

其职能是总管永陵、福陵、昭陵关外三陵事物的办公场所,负责关外三陵维修保护工作,与清代的吏、户、礼等六部并列。三陵衙门官员级别很高,而且只能是满族八旗人担任其中的重要职务,可见其地位非同一般。清迁都北京,盛京作为陪都,清代帝王东巡祭祖之时,相关的一切事宜都是由三陵衙门负责安排。三陵衙门总管大臣为盛京将军。三陵各官都由盛京将军领导和指挥,确保陵寝的安全和管理,保证祭祀活动正常进行等。这就再次佐证了盛京三陵名称的准确性,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提出的,地理方位和名称内涵都吻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盛京三陵”一词指位于清代盛京地区的三座清朝祖陵,是“关外三陵”的另一种称呼。正式出现在清代官方文献的时间是康熙年间,历经晚清、民国时期,流传至今,这种叫法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可靠的史料依据,科学准确,毋庸置疑。

注释:

①(清)阿桂等著《盛京通志》上册卷二十一361、362、363页,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作者简介:梁莹(1980-),女,汉族,沈阳人,辽宁大学历史学院1999级历史学学士,文博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清前期陵寝建筑与文化。

猜你喜欢

盛京奉天康熙
《黑图档·咸丰朝》所见盛京文书工作探析
盛京银行:报表里还藏着多少不良资产?
影像志
清帝东巡盛京之表象、本真与遗留之史迹、诗赋、文著新论
朝鲜朝使臣所见清代东北盛京
清末移民对奉天地区粮价的影响
奉天讨罪
如此原因
年度第21期,P.84
康熙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