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中结构感的培养分析

2018-05-14刘慧媛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

刘慧媛

【摘要】在钢琴演奏中,能否将听众们带入到乐曲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对演奏者一种无形的要求,这需要演奏者能够较好地掌握乐曲中的结构感。结构感能够让演奏者更为准确地掌握乐曲的情感,准确的了解乐曲的核心。在对钢琴演奏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结构感,本文从注重对音乐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演奏技巧的培养、注重音色布局的培养、注重音色布局的培养等方面来分析钢琴演奏中结构感的培养,旨在为钢琴演奏提供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教学;结构感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標识码】A

引言

对于一场好的钢琴演奏会,演奏者应该将乐曲中创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通过自己的演奏方式变现出来。而能够变现出来的基础是演奏者需要完全正确地读懂作曲家的所想表达的感情,并且需要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演奏者不同形式的演奏,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各位聆听的观众。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一场音乐表演中,不同演奏者对于同一首乐曲的变现形式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是由于每个钢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是否对所演奏的作品有较深刻的理解,也由于演奏者对产品的构架是否有结构感,能否将抽象的音乐通过演奏,将音乐想表达的情感传递出来,将音乐变成一种具体的形式。因此,在钢琴教师在对于教学,因主要注重培养演奏者对于音乐的节奏感,培养演奏者对作品整体感觉的把握。

一、钢琴演奏中的结构感的重要性

对于一场好的钢琴演奏表演来说,演奏者应该是从作品的内容本身来考虑演奏的方式,并应考虑与其余乐器的配合、或与场景等的配合等表现作品中所想表达的情感,让听众能够融入到乐曲中,产生与创作者、演奏者之间的共鸣[1]。而在钢琴的演奏中,最重要的是应该考虑演奏的连贯性与节奏性,一个好的演奏者应该对一部作品的整体结构感有所把握。结构感在是整个作品能够更好呈现的基础,若演奏者对整个作品的结构感没有把握好,将使钢琴的演奏变得涣散或者听众了解不到作品的情感。在现实的音乐会或钢琴演奏中,时常会发生演奏者一个人在表演,而听众没能体会乐曲的思想,导致表演失败;或者有的时候演奏者没有掌握好乐曲的结构感,体会的乐曲内容不够深入,导致没有体现乐曲的真谛,最终影响了整个表演。所以,在对钢琴的表演中,掌握乐曲的结构感很为重要。音乐作品最主要的就是对演奏的结构感的体现,演奏者对作品中的结构应体会作品的层次感与清晰感。

二、改变教学理念与方式

音乐教育中,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该只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教授钢琴演奏的方式[2]。教师应该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钢琴演奏当中的结构感的掌握。首先应培养学生融入到乐曲当中,在乐曲中感受作曲者的思想。其次,应该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乐曲的结构。最终提高学生的演奏结构感。在教授钢琴演奏的技巧前,应该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的作用,这样不仅仅是需要对音乐的教育,也需要感受例如美术等的欣赏能力,用不同的方式感受不同状态的结构感,以此提高学生们对乐曲的理解能力,提高对乐曲结构感的理解,并提升欣赏乐曲的能力,也能够从中培养学生们体会“美”的能力。

三、注重音乐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培养

在演奏者学习演奏音乐的时候,培养对于音乐的结构感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在演奏前,演奏者应该具有的演奏素质。而在培养演奏者结构感中,注重音乐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也较为重要[3]。演奏者在演奏者之前,演奏者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培养对音乐的结构感的理解。在培养演奏者的结构感理解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初期的时候对乐曲建立一个大致的框架,让学生们在框架中掌握音乐的节奏、音乐的表达方式、音乐的情感、以及音乐的灵魂。而在这个框架中,演奏者也可以在以后的练习中帮助演奏者划分乐曲的部分,了解乐曲的结构,这种结构框架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乐曲的内涵,并能使演奏者更好地掌握乐曲,提高学生的结构感。所以培养演奏者对于乐曲的结构特点的理解能力较为重要。

四、注重演奏技巧的培养

在钢琴的演奏练习时,应该对演奏技巧进行不断地练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对音乐的结构感的体会。教师在培养演奏者的演奏技巧时,主要是需要培养演奏者对于作品演奏的速度与节奏的掌握。演奏者在演奏时要以较为合适的节奏,以此来突出作品的情绪。并在演奏的速度上也应配合作品的意境,有快有慢,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些都需要演奏者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把握作品的情绪,掌握乐曲中的结构感(熟练地利用乐曲中的转折处、过度处等)。演奏的速度最能体会一首乐曲的旋律感,也最能体现乐曲中的结构感。对于演奏的速度,在演奏者训练的时候也应格外的培养其技巧性。不同的演奏速度能够产生不同的演奏效果,不同的演奏速度能够使不同的听众对乐曲产生不同的感知。要想在演奏中更好地提供给听众者更好的演奏,就要注重在平时不断训练其演奏技巧。

五、注重音色布局的培养

音乐的音色布局是在音乐形象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决定了钢琴演奏者的表演是否成功。在培养钢琴的演奏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演奏者的结构感,就需要对音乐的布局要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应该由小及面的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掌握乐曲中音色布局,引导学生们明确乐曲中所提出的思想,并通过对音色的布局,将这种思想再次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老师应该通过较多的音乐形式展现不同音乐的感觉,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体会不同的音乐情感,感受不同的音色布局。培养学生们对音色布局的敏感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奏方式来诠释一个乐曲的情感。培养音色布局的能力还能够依照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加强学生们对乐曲的掌握水平。

六、注重对音乐的整体分析

如何合理的对乐曲的整体布局的培养,是教师对演奏者培养结构感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演奏者的结构感在演奏中时间的主要体现。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演奏内容,不同的理解形式等都会对音乐的整体分析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种对乐曲整体的分析形式,能够最好的帮助演奏者了解乐曲的结构感。但对于乐曲的整体理解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理论的教学,是老师不断的传授,而不确定学生能够接受多少的知识。并且在实践上的分析较为少见。所以,对于演奏者音乐的整体理解是对乐曲结构感理解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钢琴演奏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对于乐曲的整体分析的分析很重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并应该帮助、引导学生们对乐曲的整体乐谱、整体的感觉进行分析,也应该帮助学生们思考音乐的整体的感觉,考虑乐曲中的结构感。以此来更好地练习,达到更好地演奏效果。

七、结束语

演奏者在钢琴的演奏中不仅能够体现作曲者的思想,表现作曲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也能够在演奏中表现出演奏者对所演奏的乐曲的体会与心得,而且能够体现演奏者的实力与练习程度等。一场好的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用熟练的技巧、饱满的情感进行演奏,且让听众们深入融入到乐曲的演奏中。这需要在钢琴演奏的教学时对演奏者提供较为有用的训练,这其中对于乐曲中结构感的训练尤其重要。较好的结构感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体会乐曲,更好地掌握演奏技巧,熟练的演奏。

参考文献

[1]梅倩.论钢琴演奏教学中结构感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5(24).

[2]江姗珊.论钢琴演奏教学中对乐曲层次感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3).

[3]薛碧芸.探讨钢琴演奏教学如何培养结构感[J].音乐大观,2014(11).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探讨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文化修养对钢琴演奏者素质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浅述情感与技巧在钢琴演奏中的结合
刍议钢琴演奏者心理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及策略
钢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艺术性探讨
钢琴演奏理论传播对钢琴演奏训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