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2018-05-14孙永志张晔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孙永志 张晔

【摘要】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已经越来越普及和受到重视,但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依旧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极为深。接下来本篇文章就针对这一点进行详细的探讨,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传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以提供给业内有关人士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致力于为我国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兴国强国之魂,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前进。自从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就特别强调要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切从娃娃抓起,让下一代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事实上,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形成时期,在这个阶段予以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最为合适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必须要符合他们的理解能力,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生搬硬套地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搬移到课堂教学上来,违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结果得不偿失。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要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种环境之下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更为深刻,且不容易遗忘,同时对于端正他们的品行态度也大有好处。

二、传统文化如何渗透进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积极营造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

在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实现最初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首先应该注重良好氛围的培养,这是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学习并达到学有所用的基本前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学校都会在教学楼前或者楼梯走廊之内设置展示板,上面不仅仅有学校收集的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同时也有学生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手抄报等。除此之外,学校也会定期对校内老师和学生加强传统文化知识培训,例如诗歌朗诵比赛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既巩固了文化知识,又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使他们在朗诵活动中获得参与的积极体验,从而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根据小学语文具体教学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在之前的阐述中我们也提到了小学生有其特定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教材内容的设置方面老师们一定要多下功夫,循序渐进,万万不可求快。更确切而言,这些经过改编后的传统文化一方面要蕴含很大程度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一定不能够脱离传统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说教育意义是不能够改变的。特别是对于诗歌而言,要摆脱以往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不仅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发展的需求,还会固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后续学习发展。所以,老师要做到通过启发意义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自己理解其中的内涵,并鼓励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

(三)运用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

传统节日是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大大满足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自由性和灵活性,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每逢节日来临之际,家庭和学校便要为学生普及相应的节日知识,把它与已有的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借此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在春节收集对联、元宵节写节日感受,等等。

(四)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资源迅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传统文化语文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来进行教学,而这也成了21世纪教育研究发改委员会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众所周知,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承担,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其他社会资源来进行教学,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史,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三、结语

特别是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都在探索更加高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思考如何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获得更多比较深层的东西,让下一代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为此,各个小学也进行了相应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事实证明,以上为大家提供的种种策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我们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精髓,如果脱离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研究,往往是不符合教育领域的最终目的和核心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

[2]王光芸.电子书包与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7).

作者简介:孙永志,1978年生,辽宁营口人,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张晔,女,1978年生,辽宁营口人,大石桥市黄土岭镇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編辑:张驰)

猜你喜欢

渗透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