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分析

2018-05-14莫艳玲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创新思维高中语文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意味着教师要联系实际创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以高中语文为切入点,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塑造氛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就是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进而形成氛围良好、情感融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下,学生都会发挥自己的能力主动学习,挖掘潜力,培养与提高创新能力。

以古诗词教学为例,教师不能以考试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和总指挥。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应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便全面适应学生发展和需求。而古诗词教学和鉴赏过程中,利用情境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教学。

如在课堂鉴赏时加入一些音乐进行气氛渲染,借用古风歌曲或一些影视作品帮助学生构建适当情境,利用影视作品对古诗词中场景进行重现,能帮助学生将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意境快速形象化。而音乐更能烘托氛围,让学生在相似意境下,快速融入和体味古诗词表达的意境,感悟古诗词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蕴。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备课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备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教材与学生。实际备课中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通过网络查询等方式获得知识,在搜寻相关资料的时候要做好筛选工作,整理相关材料保证符合教学要求。此外,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选择一些可以激发兴趣、引发思考的材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成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与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而激发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塑造教學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将知识点放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去,学习过程中变得生动、有趣,达成培养与提高高中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将教学内容和材料进行多样化的丰富,加快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渠道,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帮助学生找到更多符合自身发展和自己喜爱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三、深挖教材,指导掌握学习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联系教材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与方法,为培养与提高创新思维奠定基础。语文学习技巧与方法较多,为了深入探讨与研究,本部分选择以阅读技巧为例分析。语文教材上选取的课文,基本上都是经典作品,文章内容丰富、语言规范且文字优美,切合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而且大多反映出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体现出写作方法。

首先,结合教学目标选择重点语句或段落引领学生理解、分析,要求学生记录、抄写优美的词句、片段,早读课时背诵,实现内化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其次,让学生将理解的文本内容分享给同学,感悟作者的情感。尤其是完成名家作品学习后,安排学生续写文章或读后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与能力;最后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掌握语法应用,培养与提高写作能力。

如在课堂开始前,教师要先为学生设置预习学案,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一是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二是根据文章内容尝试解答课后题,对文中不能理解的问题,进行再次阅读,并再次解答;三是将不能自主解答的问题用蓝笔标注出来,待老师讲解时注意听讲,寻找答案。以这种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行理清阅读思路,丰富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质量。学生在掌握基本阅读技巧后,可以为后期创新做好铺垫。

四、结合材料,适度联想与想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一定要合理地利用教材中的意境空间,对学生进行想象力拓展和训练。

例如在学习《过万重山漫想》时,就可以将文中第一个穿越三峡者的神态、动作和所思所想作为训练的内容和素材;在学习《孤独的收割人》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文章中的姑娘到底承受过什么样的悲惨经历?为什么她的歌声那么凄惨、悲凉?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想象的力量去填补艺术空间的留白。但是在引导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未知领域的想象要做到有根有据,它是在实际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测,既能神游万里,又在情理之中。

另外,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联想,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会不自觉地将现有信息与脑海中原有信息进行组合,再生或进行扩展,产生难以计数的源源不断的新信息,这就是语文吸引人的魅力之处,是创造的魅力。因此,在语文学习中,遇到一个新词语要能够联想到它的近义词、反义词、同义词和构词结构等;读一篇新的文章,要能够联想到它所包含的艺术的、历史的、现实的和审美的价值所在。总的来说,语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这在无形中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培养。

五、结语

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主要科目,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

作者简介:莫艳玲,女,1977年生,广西桂林人,大学本科,文学学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创新思维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论高职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