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在阅读教学中学会举一反三

2018-05-14季芸芸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举一反三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季芸芸

【摘要】目前的教育方式正在逐步改革,以往传统的单方面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同样如此,该如何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扩散思维,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率是当前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举一反三,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教学是一门将语言文字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实践教学课程,在新课程教学目标中,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用人才。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主要便是阅读,孩子们在阅读中能够学习到字、词、句,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孩子们的阅读学习,希望孩子们在课堂的学习上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合理掌握语文基础教学知识,并练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重视学生预习,自由朗读

在课堂之前让学生自由预习,这就需要语文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预习不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掌握自由阅读兴趣的渠道。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预习环节,让学生重视预习,并学会预习,在预习过程中给予相关指导。预习的阅读环节,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并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同时在阅读中产生一些问题。语文教师应把握这个关键之处,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比如有位语文老师在进行《珍珠鸟》的教学时,他的教学流程如下:

(1)课前让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思考;

(2)遇到新词记录下来,联系上下文,对整个课文的阅读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3)读完课文后,通过思考阅读提示,产生的问题是什么?

在此教学流程中,该教师没有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就是朗读、阅读标准,而是直接让学生表达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虽然重视了学生的预习和思考阶段,但学习的目的——阅读并没有引起重视。也就是说,整个教学流程只是该教师依照自己教学思路的一个切入点。

因此,如果只是将预习看作为一个流程、形式,在真正教学时还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带动全场教学,那么预习过程就显得没有必要。预习,应该是语文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为学生设计的针对性教学,需要老师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使用“语文”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语文老师制定好学习道路,让每位学生都按照语文老师的教学思路。最后需要将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对学生的预习效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明确培养目标,举一反三

大部分语文老师,仍想要让学生学到全面的课文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课文讲授的内容、背景、问题等等,希望学生能够具备较高的语文学习质量。然而却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希望语文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每一篇文章的学习,只要掌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便可,之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似的学习目标。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是让学生成为“书呆子”,而是要在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某位语文老师在进行《詹天佑》的教学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由阅读,掌握好课文中的字、词的读法;然后老师让学生梳理对整篇课文的观点,“他是一名爱国工程师。”之后让学生再次读课文,并找出詹天佑是如何表现“爱国”的,并证明自己对詹天佑的评价;最后要求学生使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詹天佑的事迹,并要求表达连贯,具有说服力。

有位学生的回答如下:詹天佑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京张铁路的构建是华北和华西的重要连接通道,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悬崖峭壁。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能够控制我国,纷纷争夺京张铁路的修建权。后来由詹天佑作为总工程师,负责铁路的修筑,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建设任务。

老师:很好,这位同学先是说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又说出了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他还能毅然接受任务,并且完成,说服力很强。还有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说法?

然后,又有其他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描述詹天佑的事迹。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度,更加了解当时的情况,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对语文语言的实际使用,达到了“举一反三”的学习。

現实的语文教学中,有部分语文老师是通过让学生预习阅读之后,展开关于“你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表面上看是对学生情感的调动,似乎能够引起学生的想象力。但是实际上学生面对这种范围较大的问题,通常内容空洞、形式也非常简单,只是对所学课文的一种简单描述,不能起到真正的培养作用;甚至有些老师还注重学生诚实、守信、重情的理解,更加偏离语文课堂的教学特色,反而使其变为了思想品德教学。

因此,面对新时期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在提升学生对语文字词的认识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课文朗读达到良好的预习,语文老师结合学生预习的反馈实施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但不要过于重视,更加应该凸显出语文课堂的教学特色,让学生了解到语文课堂学习的价值,通过阅读不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然后进行更高质量的思考,以达到真正的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韩小云.激活学生阅读体验的有效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8).

[2]阳杰.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设计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6).

[3]汤林.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7(32).

[4]王树仁.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学周刊,2017(32).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举一反三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