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走出山区中学课外阅读困境

2018-05-14何楚红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困境课外阅读

何楚红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无法替代的,它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之于语文学习的意义重大。然而,当前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很不乐观,学生的阅读量很少,知识面窄,阅读理解能力差,如何才能走出当前的阅读困境,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走出;课外阅读;困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一种无法替代的体验,而课外阅读,也是课堂学习无法替代的,它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渠道。课外阅读之于语文学习的意义,渐已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认同。语文学习靠单一的课堂显然不够,必须把学生从课堂这一阵地引入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中去,才能激发出更为强大的活力。然而,当前山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很不乐观,学生的阅读量很少,知识面窄,阅读理解能力差,读完一段文字都不知道主要信息是什么,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语文老师感到非常困惑,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这是语文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是笔者的实践探索。

一、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阅读

(一)引导“浏览和略读”

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大量读物充斥市场,其中有很多是不值得也不需要细读的,应指导学生采用浏览和略读的方法,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的信息。如读报纸时可看看主要栏目或瞄瞄题目,了解其主要的内容和观点。

(二)引导“细读”

对于一些经典的名著和精美的文章则要告诉学生不可囫囵吞枣式匆忙浏览,而应安排较充足的时间,在安静的环境中细细品味和欣赏。

(三) 引导“诵读”

阅读其实包括两重意思:目视为“阅”,口诵为“读”。而在现实中,许多学生往往忽视了后者。我们知道,汉语富有天然的音乐美,是世界上最适合于吟诵的语言,在富有深情的诵读中,静态的文字通过形象化、动态化的声音表现出来,更强地散发出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口诵”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更快地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去。作为语文老师,应在注重引导“目视”的同时,也应重视对学生“口诵”的引导。

(四)引导“批注”

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时把读书感想、语言特色赏析、对人物评点、质疑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二、强调学生保证课外阅读的时间和读量

每逢寒暑假我会列上推荐阅读书目表给学生,如《读者》《散文选刊》《百科知识》《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呐喊》《人间词话》《家》《围城》等,开学了要学生交每篇书目的读书笔记。在校时,要求学生每天至少要有20分钟以上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周还安排一节去阅览室的阅读课,阅读的内容为古今中外名著、人物传记、诗文选集及报刊等。在阅读量方面,则按新课标的“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来让落实到位,引导学生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馆、书吧和课室的“图书角 ”来进行阅读。

三、设置“课外阅读交流课”促进学生阅读

一般情况下,我每两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交流课”,这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可分为口头和书面交流两种,开始时我对“阅读交流课”的实验作了跟踪调查,发现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一个学期后对比,已开展交流课的一个班要比没有开展交流课的另一个班的学生的语文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升,此后,我任教的两个班的阅读交流课便同步进行,实践证明,阅读交流课的效果很好,有以下几方面是得到了改观的:

一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交流就有对比,高中生的自尊心都较强,许多学生在同学交流面前都不甘示弱,如要拿出真功夫,就得老老实实走进作品。通过交流,促使学生深入地阅读作品,并广泛涉猎诗歌、寓言、童话、小说、古代的、现代的、文学读物、科普读物、中国作品、外国作品等等,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是相互吸纳和启示。人是有长处和短处的,而交流课能使得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自己的发言,竭尽全力来给人家提供好的东西;别人的表达,更是用尽心思去理解和品味。这双向的需要,使交流演进到一个特别投合的境界。另外,当自己陷入某种阅读困境中时,能够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这必然会唤醒自己的理智,使自己获得思考的可能,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方向,迎来“柳暗花明”后的“又一村”。

三是充实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现象深处的思想精义,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通过阅读交流,学生了解了前人積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的经验,领略了前人磨炼成熟的思想作风和思维方法,学习到了前人来自生活的经过加工的语言精华和纯熟的表达技巧,阅读交流充实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是促进写作表达。课外阅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了解国家大事。课外阅读让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作文的素材,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自从有了交流课,学生产生了写作的热情与欲望,有一种“欲吐而后快”之感。同时,为了每一次交流的完美与成功,同学们在撰稿时总是竭尽全力,试图把自己最深刻、最独到的阅读体验以最得体的语言展示出来。这样的交流其实又转变成了一种协作竞争,使写作表达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以上是我的教学实践与感悟,山区中学课外阅读如何更好地走出一片新天地,还需不断探索。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困境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困境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