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8-05-14谢文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整篇文章文字阅读教学

谢文莉

【摘要】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及感悟的能力,而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批注式教学模式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其主要是结合阅读材料、文字批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批注式教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以便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主要原因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小学学生阅读需求的脱节,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并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如关键词句圈画批注、意象文字批注、哲理提纲批注等,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提供保障。

一、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主动阅读提供一个便捷的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批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加详细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优化阅读教学方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文章的阅读讲解,将自身的感悟与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进行良好的结合,以更加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为语文课堂学习营造了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字中的含义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提高文字欣赏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使语文学习能力同步上升。通过教师在书本上进行批注可以为学生在进行相应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树立更加正确的模型,对某个词语、某个句子或某个段落的批注可以以点带面地促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更加详细深入的了解,通过批注学习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良好的预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措施

(一)词句勾画批注教学

在词句圈点勾画批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从关键词及特殊句式两个方面进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章中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动词、修饰词、特殊词等,关键词反映了整篇文章的立题主旨,特别在进行古文的學习中,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中的一个“奇”将不同情况下西湖景色的美妙之处进行了描绘。而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将江南的美好景色进行了动态的描绘,促使春风“活”了起来,为整首诗增加了更加灵动的特性。因此在批注式教学中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对相应文章中的关键字进行勾画,为整篇文章的解读提供有效的借鉴。

特殊句式主要有省略句、残缺句、倒装句等,这些句子将整篇文章的视角进行了详细描绘,如在小学五年级下册《梦想的力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快速的文章阅读,初步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即在建立梦想的基础上还要经过持续的努力才可以达到成功,如课程巩固中这样的一段话:“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的时候,他没有失望,而是兴奋的对妈妈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多一点钱吧!虽然非常难,但是小瑞恩非常执着。”这段话对整篇文章即梦想的力量所蕴含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的诠释,在进行课程内容批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批注教学,并对文章中的词语进行批注,如募捐、簇拥、颠簸等,为学生对文章中所蕴含的含义的深入了解提供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将批注阅读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指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批注阅读方式,如圈点勾画等符号批注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中重点语句、字、词、段落进行圈画,并适当写下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或疑问。如文中“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瑞恩为了攒够七十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等,并充分利用课堂评析的提问,如瑞恩的梦想、瑞恩实现梦想的途径等,促使学生批注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二)意象文字批注教学

文章中的意象批注教学主要是对作者客观物象、主观感受等的具体表达,其与整篇文章的主体架构息息相关。意象将文章中的实际情景与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行了有机整合,在小学语文批注过程中只有对相应文章中的意境进行详细描绘,才能对相关文章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应用“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一句描绘了一个湖光、月光融为一体,湖面光洁明亮的美好景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相关诗词旁边进行注释的批注,为学生初步了解相应诗句含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后两句诗句作者的情感抒发打下基础。而小学四年级《桂林山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桂林的山真秀啊,向翠绿的屏障……;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将桂林的山比作老人、屏障、巨象等各种不同的景物,作者通过这样一段话描绘了一幅景色瑰丽的桂林山色图,然后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将桂林的山、水、雨雾、花草树木进行了整合,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文字或认为重要的段落进行文字批注,如对文章内容的概述,对语境、语句的理解,自身的评价及思维拓展等,通过学生在相应文章中的文字批注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将阅读、写作、思考进行有机整合,促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三)哲理提纲批注教学

哲理主要是在初步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如精神、风骨、情感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更加简练的文字、图形对其进行批注,为整篇文章的学习搭建一个基础的框架,促使学生对文章要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将整篇文章进行进一步简化,并学习利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促使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提升。如在小学四年级《花的勇气》一文中作者在文章的前半段对维也纳的景象进行了抨击,“让人失望”,并表达了自己悲观的思想,“什么时候才能冒出来呢?”整篇文章围绕着生命的勇气进行描述,却并没有详细注明勇气的含义,在这篇文章批注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作者真正意图的把握,并要求学生对整体文章的结构进行主旨的批注教学,如在文章后半段作者的情感也随着文章视野的变化不断开阔起来,以此为中心逐步明确文章的含义。

在批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力度,并将教学课程直接呈现到学生面前,促使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考虑到小学生自主学习认知能力的缺失,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式批注阅读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就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群组分析、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建立独立的批注阅读意识,并加强学生对相关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充分发挥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优良效用,为学生文字阅读能力及语文思维模式的完善打下基础。如在《开国大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文章随堂批注练习,就文章中所运用到的“传到”的几个排比句组织学生进行填空练习,然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填句与文章中句子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对文章中所表达含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并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学目的是学生语言欣赏能力的提升,因此只有学生主动地去感悟、了解,才可以对文字语言的多样性有深刻的了解,并通过文章中所蕴含的正能量思想,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树立以学生独立主动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认识到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充分利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际课堂教学情况综合利用关键词圈画批注、意象文字批注教学及哲理提纲批注教学等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对文字语言的理解能力不断加强,从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雪珍.语文批注式阅读[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13(Z1).

[2]何贵全.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初探[J].课外语文, 2013(2).

[3]周显英.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浅谈[J].新课程(小学), 2015(3).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整篇文章文字阅读教学
文字的前世今生
惊喜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思维大碰撞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