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撒阅读的种子

2018-05-14张芳娣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读书会小学教师阅读兴趣

张芳娣

【摘要】阅读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能够提高人的思想素质与综合素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玩手机、玩电脑的人越来

越多,但真正静下心来阅读的人越来越少,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时期,在小学开展班级读书会,播撒阅读的种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其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班级读书会的开展途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读书会;阅读兴趣;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我国都在推行应试教育,也就是学校所有的教学活动主要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即便是小学生,也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无法自由自在地去享受读书的快乐、生活的美好,这是教育畸形发展的一种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今,大部分中小学已经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读书作为一种益智性的活动,其对学生的能力与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心灵得到成长。小学生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在小学开展班级读书会,播撒阅读的种子,对于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能在人生的关键阶段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开展班级读书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让学生有话可说,如若学生课外根本没有阅读几本书,其在读书会上自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其次就是学生的年纪尚小,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在读书过程中难以领会到书中所讲的道理,读了跟没读一样,其在读书会上更是无话可说,此时,阅读的作用与价值便无法发挥出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读书会的时候必须要想到种种情况,并努力去解决以上问题,帮助学生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想与体会。

一、激发热情,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一种放松的好方式,教师想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美好,则必须要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与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去阅读,感受到阅读的魅力,从而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并能在读书会上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因此,读书会的开展前提是要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教师必须要夯实这一基础,才能做好后面的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众所周知,小学生年纪小,天性爱玩,自制力相对较差,如若要求其自己一个人课后进行阅读,自然难以取得任何的效果。教师应意识到小学生这一天性,在培养学生閱读兴趣的时候尽量让学生能集体进行阅读,从而让那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主动拿起书本加入到阅读的队伍当中,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自然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可将下午最后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让学生在教室里阅读课外书籍,教师则在一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与学生一起阅读。

(二)实现亲子共读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地方,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应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家长了解到读书会的作用与价值,希望家长予以理解和配合,并主动给孩子买课外书,并与其一起读书,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作用与价值,并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三)给学生推荐好书

小学生年纪尚小,无法辨别书的好坏,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对哪一方面的书籍感兴趣,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常常感到非常苦恼。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来为其推荐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在合适的年龄读合适的书,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广受欢迎、具有较大教育意义的书籍给学生,如将杂志社或者某些机构整理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从而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二、以班级为单位,发挥读书会的作用

班级读书会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读书会,教师作为组织者与指导者,学生则是读书会的主要参与者。在教师的组织与带领下,学生聚集到一起,相互交流自己最近读了哪些书,获得什么感想与体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感悟,等等。通过短时间的交流,智慧得到传递,正能量得到弘扬,学生的素养也在不断得到提高。然而,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读书会的作用与价值,是教师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件事情。笔者认为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来确定读书会的形式:

(一)低年级学生的读书会

低年级的学生还认不全字,理解能力也有限,无法阅读纯文字的书籍,因此,教师可选择图画书作为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书籍。首先,教师先为每一位学生发一本图画书,且每个学生所拿到的书籍均不同,并要求学生仔细进行阅读,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与阅读积极性。待所有学生都看完书以后,教师将所有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要求其简单说说书中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读完之后所获得的启示。随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提高学生的认知。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多阅读这样的书籍,下一次课再与其他学生分享。

(二)中年级学生的读书会

中年级学生的年龄已经有10岁左右,其认识的字已经相对较多,可以阅读一些纯文字的书籍了,但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仍然有限,教师在指导中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时,应考虑到其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并通过开展相应的阅读指导课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与阅读能力。如以《小小抄写员》为阅读指导课的例子,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随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怎么从表情、外貌的描写来看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要求学生注意文中的细节,通过细节来读懂故事、读懂人物、读懂文章中所包含的感情。随后,学生可要求学生课外读一个故事,并使用类似的方法对故事人物进行分析,并在下一次的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想,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三)高年级学生的读书会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教师在高年级开展读书会时,可要求所有的学生共同阅读一本书,并在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也是如此,每个人对人物故事的理解角度都不一样,其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也会有所不同。以《三国演义》为例子,部分学生读完这本书以后会觉得曹操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奸人,但也有部分学生会觉得曹操很聪明,而且非常侠义惜才,称得上一代枭雄。由此可见,不同的人看世界的角度均有所不同,让所有的学生同读一本书并进行交流,能帮助其学会使用不同的角度去看世界。

三、做好后续工作,充分实现读书会的价值

班级读书会的成功开展并不是最后的成功,教师必须要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维持学生的阅读热情,让阅读的种子能够在学生的心间生根、发芽,最后長成参天大树,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还应做好后续的工作,巩固读书会的基础,从而充分发挥读书会的价值。一般而言,教师应每周召开一次读书会,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最近一个星期阅读了哪些书,获得了什么感想,等等,并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分别记录下来,当累积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制作书签、小报。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不会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制作书签、小报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且学生制作的书签上面必须要写有一句书籍中所提到的话,从而加深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认知。(2)评选“阅读标兵”。高年级学生每个月都要制定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阅读过程中可以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教师则记录好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于每月月底开展“阅读标兵”评选活动,以此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与热情。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开展班级读书会具有极大的价值与意义,通过读书,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精神世界得到充实、个人素养也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与性格特点来开展读书会,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与热情,并将读书当作其生活的一部分,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让阅读的种子能永远根植学生心田,最终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莎.开展班级读书会,倾听阅读的声音——小学低年级开展班级读书会的实践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4).

[2]蒋玉婷.开展班级读书活动,助力学生快乐阅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7(5).

[3]黄慧红.《童年》与《追风筝的人》读书交流会的对比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6(1).

[4]王晓梅.让乡村的孩子爱上读书——农村小学开展班级读书会的方法探索[J].江西教育, 2015(36).

[5]王亚芳.基于单元整组教学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研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1(5).

[6]杨书娟.类主题微阅读:一种基于班级读书会的阅读新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20).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读书会小学教师阅读兴趣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