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路探究

2018-05-14廖兴强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廖兴强

【摘要】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并且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接下来,本文就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为出发点,并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路探究,以期对自己及他人的作文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路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语文科目中最难学习的应该就是写作。但是,由于写作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新课改要求这是小学生必须要高效把握的关键环节。作文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也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法宝。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与其语文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并且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等综合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作文写作的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文章将围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展开论述。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是与我国文化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是我国语言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写作是张扬个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大门。通过一些融入真情实感的写作,可以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提供与伟人交流的平台,进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素养。但是,就学生目前的写作情况来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是存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的。

(一)学生对写作内容缺乏写作兴趣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引导不到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作文练习等问题突出,导致学生在上了作文课之后,写作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提升,久而久之也就消磨掉了学生大部分的耐心和兴趣。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写作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他们表示不喜欢动笔写太多的字,并且在写作时没有思路,没有素材,没有写作信心,所以对于写作并不感兴趣。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从对词句的学习,再到素材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是我国大部分语文教师,却依旧采取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塞一些生硬、晦涩的知识,不管学生是否消化吸收,只顾着追赶课程进度,这样死板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其次,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还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精神,课堂上一直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路改革探究策略

(一)巧设题目,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学生的印象中,一提到作文写作,就是长篇大论的内容,使很多同学都逐渐地抵触写作课,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以作文题目为切入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作文题目。比如一些饱含情趣和奇思妙想的题目——我的童年趣事、令我最感动的事情、星空的秘密以及我的梦想……这些题目充分体现了小学生对熟悉事物有兴趣、对新事物好奇的思想特征,能够极大地散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拓展寫作思路

小学生由于社会经历少,生活经验匮乏,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时常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也不知从何写起。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句话叫“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写作作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更离不开生活这个源泉。例如在写作《我最敬佩的人》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的支柱——父亲,观察父亲对家庭的付出以及为家庭所做的种种事情,或者鼓励学生去观察其他人有哪些令人敬佩之处,并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和语文知识相结合,最后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源源不断的,但是需要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以此来开拓自己的视野,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展更宽广的写作思路,进而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这样从日常生活中所汲取的写作素材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作文写作当中。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充分的写作素材后,对写作的兴趣也相应提升了很多。所以,老师平时就要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春风秋雨、名胜古迹等,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拓展写作素材,丰富真情实感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识字不多,自我写作能力有限,所以对写作时常会产生畏难心理,不愿意投入情感进行作文创作。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中的积极鼓励和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师在作文课上可以先抛开课本知识,然后以亲切热情的态度给学生介绍一些符合他们知识水平的课外读物,积累他们的写作素材,以此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其次,告诉学生这些读物内容非常有趣,内容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在讲述小知识的时候还穿插了一些图片、动画等,由此引起学生想要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就会潜移默化地运用这些印象深刻的课外素材,并将自己对课外文章的情感倾注于写作之中。例如在“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这一作文课中,教师就可以先通过《三只小猪盖房子》这本书给学生讲述动物小猪的故事,让学生对小猪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并鼓励学生将小猪的故事穿插到作文写作中,且借此机会给学生推荐这本课外读物;其次,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小猪在盖房子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体会引入文中且进行情感加工阐述出来,以此丰富小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学生在写作创作时,就不仅有了素材可写,而且还有了情感的投入,这能为其创作一篇优秀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适当进行赏识教育,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

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特殊群体,有着脆弱的心灵,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非常看重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什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了解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作文教学的过程时,要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良好的课堂环境,以便于学生顺畅地输出知识并应用于作文写作中。教师还可以以朋友、同学间的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交谈,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想法和心情,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创作,不要让他们束手束脚,并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会逐渐树立起来,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例如:教师在写作课上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进行朗诵,并对文章进行评价,表扬文章的字迹工整、语言流畅等。其次,为学生准备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或者其他礼品作为一个小小的奖励,随后将文章展示在光荣榜区域,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激励他们用心创作。我认为,这样的赏识教育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十分有利的。

三、总结

总而言之,作文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实践中的,而要探究语文写作教学的新思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基于此,为了切实提高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作文教学,并合理运用以上四条策略,长此以往,那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革一定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写作教学的教学质量也一定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武利梅.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剖析与对策[J].关爱明天,2016(4).

[2]李翠华.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新教育时代,2016(1).

[3]宋鹏.1949—1964年小学语文教科书写作练习特点研究——以人教社三套书为例[J].大观,2015(8).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