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文言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18-05-14陈焱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以致用主体作用兴趣

陈焱

【摘要】高中文言文阅读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学生容易厌学。改变这种教学的困境,必须改变我们教与学中的固有模式,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以致用,重视文言文能力的迁移和应用。

【关键词】兴趣;主体作用;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高中文言文阅读在历年的高考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由于文言文与我们的时代相隔久远,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而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心头病;而教师则面临课时和考试的束缚,在文言文教学时大多数选择“串讲”授课方式,满堂灌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没有激发,师生容易陷入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如何突破这种困境,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一)以导语激趣

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最直接的激发,就是课堂导语的设计。如《项羽本纪》,在上课之前播放屠洪刚的《霸王别姬》歌曲: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站在烈烈风中……动人的旋律、悲壮激昂的歌词,立即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学生很自然期待了解西楚霸王的经历和故事,为后面教学的开展营造了氛围。

(二)以诵读激趣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古語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探究的学习过程。提倡诵读,力求课堂上读出节奏和情感,培养文言语感,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境界。

(三)以文化常识激趣

如有趣的文言小故事,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许多成语寓言故事,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很好的抓手,如成语唯利是图,是我们向学生讲解宾语前置句式很好的素材。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如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二、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梳理

以组为单位,任务到人。把全班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组设一个组长,学习文章之前,预习文言文中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采用每组接受一个任务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课堂展示。需要背诵的文章,分组背诵,组长落实背诵任务。组长负责监督组员背诵,组长要到老师那里背诵,人人过关。学习一个单元后,每组分工整理文言实词,主要有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虚词。掌握文言文中基本的句式,在每个句式后面附上课内的例句,以后遇到相同的句式可以顺便记下来,以便于理解和回顾。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大多进行满堂讲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理解课文,然后让学生提问,寻找答案。或采用分组竞赛的方式,合理分配任务给学生。分组合作,任务驱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会收获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学以致用:学会迁移和应用

(一)注意课内外的沟通

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要适时鼓励学会拓展,寻找课外资源,做好专题阅读。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对苏轼的当时人生遭遇和旷达精神了解不够深入,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之《苏东坡突围》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样就能全面理解苏轼思想形成的过程,其一生深受儒道佛的影响,学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举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言文实践活动,学以致用,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古代,了解古人的习俗,亲近古人思想,感受文言文的魅力。(1)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可分为笔试和口试。主要考查古诗文名句名段及诗文作者等文化常识。口试可分组抽签进行,必背和抢背相结合。(2)利用学校艺术节表演课本剧的机会,改编耳熟能详的古代故事,例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指导学生编写课本剧,在编写的过程中,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人物形象、思想、戏剧冲突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3)尝试为自己或他人写文言小传记。要求运用学到的文言知识,并进行评比和展示。(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比赛。鼓励学生参加市区举行的古诗文竞赛,做好赛前的辅导工作。活动使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大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高中文言文阅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以致用,形成文言文能力,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钱吕明.文言文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2(7)

[3]陈伟钰.高中文言文体验式教学策略初探[J].课外语文,2017(1).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学以致用主体作用兴趣
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
分组合作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尝试写诗
初中科学复习课的有效性探究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