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研究

2018-05-14黄星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高中语文

【摘要】文学作品中诗歌作为重要部分,在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规定实施后,要加大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才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精神与内涵,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诗教学;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

首先,教师自身问题。新诗教学中教师占据重要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新诗。但实际中部分教师未能全面认识新诗,或是理解存在偏差,缺少新诗涵养与沉淀。教师艺术功底与诗歌理论不够扎实,课程讲解时仅能停留在表面上。

其次,高考制度制约。虽然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但当前教育中高考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高考中新诗一直受到冷落,基本上不会出现与新诗有关的试题,高考写作中更是明确规定“除诗歌外”,这就造成绝大部分学生不重视新诗学习,教师一定程度忽略新诗教学,造成新诗在语文教学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师生都将精力放在提高高考成绩上,自然忽略新诗学习。

最后,诗歌氛围不浓。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各高中学校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招生时仅能通过成绩吸引学生,因此学校各项政策实施中都会忽视新诗,如常见的讲课比赛中基本上不涉及新诗,学校也很少组织关于新诗的活动,这就使得学校内部缺少诗歌氛围,教师也不会组织学生欣赏与写作新诗。此外,校内图书馆中关于新诗的书籍与刊物很少,几乎不怎么更新,这些会影响新诗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中语文新诗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新诗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完善与提高自身关于新诗的文学修养与相关因素,才能提高新诗教学水平。同时,还要掌握教材中新诗选篇与编排的特点及新课标中关于新诗的要求。新诗作为一种相对新的文体,教师普遍存在对新诗认识不足的问题,要想做好新诗教学工作,教师要主动学习与掌握很多相关知识。仅依靠教材讲解是不能满足要求的,要与时俱进掌握关于新诗的知识。同时,还要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专业实践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中要借助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各种方法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活动,教师掌握学生情况改变策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二)考虑学生情况完成教学设计

因为新诗都具有适用性等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调控和学习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新诗选择时,既要符合学生心理年龄,又要满足学生知识的接受范围,还是比较经典的,值得学生品味和学习的诗歌才能选入教材中。而且新诗的编排风格具有多样性,在不同时期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写作风格都会产生一定变化,这些在诗篇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体现,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新诗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探究诗人的时代情感变化。

例如,舒婷写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主要表达的是对祖国的深情,它是舒婷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自己的真实体验所创作出来的,整篇诗文具有时代的烙印,是诗人时代理想和政治情感的表述,言语大胆,情感真切,体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爱国之情。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受当时社会背景影响较深,而当前学生感受不到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在情感上无法与诗人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诗讲解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多讲授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产生共鸣。

(三)教学时讲解作者相关情况

诗歌都是诗人在时代特殊背景下的真情流露,它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向往,读者能从诗歌中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能够真实展示出诗人独特的个性发展。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新诗,每一篇都是诗人对社会背景和文化风貌的再现,诗人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利用新诗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因此每一首诗中都蕴含着诗人独特的观点和个性。而且,教材中所选的新诗在风格编排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诗人在诗中所展现的风格就是其个性的展示,因此,学生想要了解一首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首先要了解诗人的个性等特点,而且这对学生以后诗歌学习和个性发展都有一定的好处。例如,艾青的新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就通过写“大堰河”对我的无私的爱和她的悲惨经历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再如,舒婷的新诗《致橡树》,它是以女性考虑的角度出发,将“橡树”和“木棉”为喻,表达现代女性对爱情独立的渴望和对个性的追求,也表达出诗人自己对爱情和独立、自由的向往,是自己真实个性的写照和展现。所以,教材中所选的新诗在内容上也具有挖掘性的特点,而且都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对学生情感发展和知识积淀等多方面考虑。因此,教师在进行新诗讲解时,要最大程度上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对新诗的自主鉴赏力,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玮.接受美学视域下高中語文新诗教学[J].人力资源管理,2017(10).

作者简介:黄星,1989年生,本科,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语文学科教育。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