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2018-05-14高献珍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学习能力

高献珍

【摘要】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体现,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对以后的成长至关重要,也是學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是各科学习

之母”。作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三十多年的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能力;学习能力;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天赋和创造力。大家都知道,有很多学生,小学阶段考试成绩十分优秀,但到了中学阶段,成绩一路下滑,越学越累,越学越不会学了。有的学生,小学阶段成绩一般,但到了中学以后成绩反而越来越好。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就是学习能力的积累。

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阶段,什么都没有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成绩上升潜力无穷。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一定抓住这一阶段的宝贵时机,发展好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自己过往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学习能力就是生存能力,而阅读能力又是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母语教学一直是其他学科进行教学的基础,母语教学体现的就是阅读能力,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低,决定一个学生学习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其他各科学习,可谓“语文是各科学习之母”。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力、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形成学生学习需要的必备能力,所以阅读差的学生其实是潜在的学困生,小学阶段缺乏阅读能力培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所有科目学习,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来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让学生进行语音、基础汉字、句法语法、行文规范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

拿到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如何阅读?如何分析?这就涉及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分析能力、综合能力、领悟能力、概括能力、汇总能力、迁移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等。阅读能力不好,学生学不好语文,其他学科也是一样,看到数学就发怵,中学后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就感觉无从下手。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在语文殿堂里塑造自我的奠基时期,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素养。

二、通过阅读提升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0—6岁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6—12岁,是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获取外界知识的本领,即“阅读能力”。

但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培养学生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没有海量阅读,要想提高阅读能力也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关注课本和作业反而限制了思维,只有博览群书,海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广泛涉猎百科常识书籍,才可以让学生的智慧不断成长,最终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能力,才能适应未来多变的社会。

通过这些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现在的学生基本全天在学校跟着老师听课、做题,晚上还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业,这样的“填鸭式”教育使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匮乏。如果小学阶段不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之后就会越来越糟糕,为了学生的长久发展和未来更大的成长力量,请不要过分苛求学生小学阶段的成绩,把目标放在学生的基础发展和各方面能力、习惯培养上,才真正事半功倍,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培养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老师认为好的书,学生不感兴趣;学生喜欢的书,老师认为不值得读。这就意味着老师在给学生选择图书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如长者,谆谆善导;如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丝丝入扣。读书,能使人明智、阔达、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读书,能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和谐相处。

把选书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爱读书的热情,不论老师为学生选的图书多么的优秀,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必然不会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这样学生更不会去读,也是无用的。所以,老师为学生选择及推荐图书前,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让学生自己来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其求学及成长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而习惯的养成只能通过从头到尾读完一本再读一本的循环不断的过程才能培养出来。这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只有让书中的故事抓住学生的心,激起不断阅读的兴趣,才能不断激励他们阅读完一整本书。完整读完一本书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使学生更加自信,不会因书太厚而产生畏惧感。

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有时候“量”比“质”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质的提高,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大量阅读,而不必过于计较读什么。如果一个学生从没有读过一本好书,而是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学校课本和大量作业里去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天赋聪明就被饿死了,所以老师要鼓励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表1 中的要求。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长大后有较大的影响,如果小学生没有养成喜爱阅读、乐于阅读、终身阅读的习惯,这一辈子就很难养成阅读的习惯了。所以,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首先要给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

语文教育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可见,要想把阅读做好,学生长期的训练也是尤为重要的。

五、提升阅读能力的方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一项调查表明,59.2%的学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时间来阅读课外书籍,甚至有 6.2%的学生阅读时间为零,只有 12.3%的学生花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比较多。“阅读与学业从来就是不矛盾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提高阅读能力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按照不同的阶段可分为呵护期、关键期、培养期、转变期、阅读期、过渡期六个部分,如表2所示。

六、结论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不管哪个阶段,读好书是最重要的,而在提升阅读能力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无论学生处于哪个年级、哪个阶段,要根据学生的成长现状采取不同的措施,帮助学生茁壮成长。读书是一种习惯,读书是一种需要,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超越,读书是一种快乐。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要培养自己学生阅读习惯,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李庆忠. 小学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2]史庆媛. 小学语文教育中个性化阅读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4).

[3]王学模.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学苑教育,2016(18).

[4]罗静. 对小学语文教师个性化阅读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8) .

[5]李镇西. 朱永新呼吁教师“守住自己的教室”[J].中小学管理,2012(8).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学习能力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浅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