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2018-05-14李桂宁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

李桂宁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在每天的工作中应该切实做到的。而教学方法及突出重点,是一件需要深入研究、研讨的课题。在

教学中,学生将对重点与难点的掌握变成一种学习技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扎实教研课程、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不断总结与摸索学生内心需求等,以达到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教学;突破重点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教师教起来深入主题,就需要在结合教学标准的前提下解决在课前备课、课后研究、课中互动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在突破和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时,可以利用信息渠道和语文教学有机整合,以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意义

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更新,在课堂上有声学习、模拟学习、互动学习已经成为现如今的教学理念。母语的起点是从小学语文开始的,打好语言交流能力的基础是从学好语文为前提的,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将实践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的现状

现部分公开课中存在表演成分居多、教师个人展示环节较多,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现公开课与常态课脱节,在常态课中,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陈旧,把考试的知识作为重点,缺乏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也是教师在常态课中无法将教材重点传授给学生的关键所在。然而教师有限的素质与教课方法的固化,使语言乏味,缺乏激情,很难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学习的激情,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问题

(一)课堂上学生缺乏积极性

首先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的调动,已经成为大多数老师所关注的重点。上课时,大部分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总是固定的。如果老师一贯而例的提问举手的学生,那么不举手的学生便越来越产生消极、懈怠的学习情绪。这样失去了课堂上锻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使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效果性。

(二)教师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表扬与鼓励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博得他人的称赞,有着力争上游的欲望。但是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地方,老师忽略或者一笔带过,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比较薄弱。面对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教师也产生一种司空见惯的学习常态,不予公开赞许。

(三)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深度不够,自身素质存在匮乏现象

部分教师对学生教材的专研程度有限,对教材展现的重点与非重点抓不准,不能有效地理解、吃透教学意义。在突破重点的问题上,采用的教学方法存在机械式教学,使学生不容易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很难把重点突出的地方,运用到自己的学习规划中。

四、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对策

(一)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部分学生存在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学习心态,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沉重的任务与负担,在学习中找不到任何乐趣与激情。出現这种情况,是由于部分教师在教课模式中缺乏应有的博学与幽默情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主动钻研与研究课本,此外要杜绝教课中存在的涣散情绪、找科任老师代课等现象。

(二)学生的闪光点应及时得到表扬与鼓励

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想法,学生提出的想法无论从出发点上抑或见解上,不要做简单武断的判断。要认真倾听,仔细分析,即使有错也要分析其中错的原因,并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同时要加以鼓励。尤其是学困生,教师更应注意到其获得微小的成绩,使学生在学习心态中,都是莫大的鼓励。而在课堂上采取公平、公开、及时、适当的表扬方式,可使学生在课堂的大家庭里得到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抓准教材的重难点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应把教学精力,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来,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因此,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突破教学中语文的重点和难点,最为有利的基础条件。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完善教学目标。参考网络信息,制作符合教学目标的PPT教材。例如,教材上可以以银河系的星系图设置知识点,不同星系的出现代表不同的知识点,这样的方式在对于知识的难点上,使学生既掌握了教程内容,又得到了新时代信息的互动沟通。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仍存在很多固化的特征,课文讲解的形式大多以干枯的讲解为主要教学手段,那么教师可以用形象的动作和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词语的意思。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是为我们准备好的饭菜,是我们生病时候焦急的寻医问药,是上学路上一声声啰嗦的叮咛,是风雨中为我们添衣撑伞的温暖。我们在父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爱中渐渐成长。利用父母浓厚的亲情让学生举一个自己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扮演爸爸、孩子;妈妈、孩子多重组合的表演方式体现父子之情。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孩子在实践中产生学习的兴趣,而且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让孩子在参与故事的过程中,把课文内容掌握了,随之课文中的生词也理解并学会运用了。在讲课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图文并茂、故事参与的方式与教学目标有效地整合,来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 朱凡.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6).

[2] 蔡怀义.如何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突破重难点[J].吉林教育(综合),2015(32).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小学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导入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