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阅读交流课”课型初探

2018-05-14罗艺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罗艺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指出:“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生活。”甚至直接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无数事实证明,阅读是语文学习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甚至是提高未来全民素养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阅读教学;教学方法;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线实践里,虽然有大多数学校已经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但是“老师阅读代替学生阅读”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课外阅读更是少之又少。这种迫切需要改变的现实背景,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引导学生获得更有效的阅读体验,进而增加新知、提升学生研究和表达能力,延伸学习,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达尔文说:“真正的人文素养并不是表象知识的获得,而是更深一层的人文思考。”阅读交流课的精髓便在于相互讨论引发的智慧火花,借此系统全面的思考而内化成生命的深层思考。

基于此,我以高一入学的新生为对象,展开了延续性的阅读课型教学实践,以学期为界限,总共推行了四种阅读课型,实践证明,这些课型大大改善了“老师阅读代替学生阅读”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视野、深刻了学生的思想内涵,在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线实践中有一定的操作性。

一、自读型阅读课

针对高一新生,由于他们的阅读量不足,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增加阅读量。开学之初,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大致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从阅读书目种类,到阅读书目名称和数量,最后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开出一份书单。每周的阅读课以“自读”为主,具体形式多样,可各自携带书单上的书来自己安静阅读,可分小组共同针对具体章节、篇目合作阅读,还可到图书馆感受借阅趣味。总之,在第一种阅读课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并逐步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和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二、分享型阅读课

在大半年的“自读型阅读课”上,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量,阅读水平也会逐渐提高,为交流分享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按照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组成小组,共同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深入的合作交流,并在阅读课上跟老师、同学们进行分享。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可提前对分享小组进行指导,或者制作《悦读分享卡》,或者直接由老师进行分享示范,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思考,分享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同书异读”、课堂“故事会”、分角色配音、话剧表演等等,旨在通过有趣的阅读交流形式,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开展自主式阅读,体验自主学习快乐与成就感。

三、鉴赏型阅读课

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整年的阅读课培养,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学生的课业也更加繁重。鉴于此,可将阅读课调整为“鉴赏型阅读课”,也就是每一次阅读课由老师准备好三到五篇在内容、主题、文体等方面相似的文章,印发给学生,当堂做“群文阅读”,再分小组交流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对比鉴赏,写出心得。 “群文阅读”的内容,可根据所学习的相应课本内容制定,还可鼓励学生自己推荐文章,涵盖人物传记、散文名篇、时事新闻等各个方面,兼顾文言文和现代文,内容多样、思想丰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能与课本知识形成很好的呼应和拓展。

四、诵读型阅读课

当学生进入到紧张的高考备考阶段,阅读课对于课业任务日渐繁重的学生来说有些吃力,甚至有的学校会因为考试而取消阅读课,针对这一现实状况,老师们可以开出有针对性的书单,并建议学生在课外的时间,以一个月一本的频率自主阅读,并通过《读书心得》《书海拾贝》等方式进行总结,老师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和引导。并且,可以利用学生早读和晚读的时间开展以“诵读”为主的阅读课型,老师们可以精心准备一本《早晚读精粹读本》,内容涉及文言文名篇、经典古诗词、名家经典散文、考场优秀记叙文、人民日报社论等等,并指导学生在早读时间大声诵读,晚读时间低声浅吟,还可以定期举行诵读分享或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打开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眼界,同时也能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节奏,还能在学生的作文写作思想深度上提供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阅读的状况最能体现其语文素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经典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重要措施。”

教育部宣布从2017年起全面实行高考改革,语文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有可能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这样的调整有意识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位。而现在的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刷题,读书方面的指导很少,学生学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学生得到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同时,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新课改之后探索开设的选修课,本意就是要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阅读习惯。此外,近年来也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查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来设计试题。在这样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阅读,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有效阅读,的确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应该好好思考的。虽然这些课型还不够完善,但是我深深地知道:“让学生在图书世界里生活,这是当今学校里的一个重要生活。”阅读是终生的事业,我们有责任继续引导学生爱阅读、多阅读!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