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应对“插曲” 丰盈语文课堂

2018-05-14徐凤孔莉

课外语文·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徐凤 孔莉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面向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课堂上老师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处理偶发

事件,不仅要沉着冷静,还要随着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随机组织、灵活变通、创造性地实施新方案。巧妙处理偶发事件,不仅能缓解不太和谐的气氛,往往还能激发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教学更加丰盈充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的课堂上,也会上演无数的“小插曲”,因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面向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无论教师在课前备课多么充分,预设多么全面,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插曲”发生。处理“小插曲”,仅有沉着冷静是不够的,还必须随着实际情况灵活应付,因势利导。小插曲的灵活处理,不仅要沉着冷静,还要随着实际情况因势利导、随机组织、灵活变通、创造性地实施新方案。巧妙处理偶发事件,能缓解不太和谐的气氛,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教学更加丰盈充实,达到甚至超出预期的教育的效果。回忆课堂中的一幕幕小插曲,很多时候让人回味无穷。

一、风趣幽默,因势利导

案例

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爬山虎的脚》,却有学生报告说浩然在偷吃橘子。老师来到浩然身边,从桌洞里拿出几片橘皮还有两个橘子。故作惊讶地说:“怪不得我刚才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清新的气味,让人神清气爽,原来是橘子的香味啊!人家是‘踏花归来马蹄香,咱们是‘吃橘弃皮空气香。”学生听了开始“哧哧”地笑,浩然也不好意思跟着笑了。想到还没学完的课文内容,老师继续说:“大家知道吗?科学研究表明,气味和記忆有着密切的联系,气味是有助于记忆的,闻着这清新的味道,同学们一定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记忆深刻,让我们赶快回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吧。”在学完了课文内容之后的练笔环节,老师又拿出那两枚小橘子,说:“我们刚刚学到了作者肖复兴观察、描写爬山虎的方法,现在,谁能根据所学到的方法来介绍一下橘子。”为了便于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打开实物投影,把橘子放在上面,并把其中一个剥开了皮,便于观察橘瓣和脉络,还鼓励学生上来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可以尝一尝。学生兴趣十足,仔细观察、畅所欲言,随后写出来的片段也是语言条理、妙语连珠。临下课前,老师又说:“在上课之前,老师还为练笔的内容发愁呢,这两个小橘子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大家才能写出这么生动精彩的文字。浩然,你是猴子派来的救兵吗?”学生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浩然此前的尴尬也消除得无影无踪。

反思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注意了因势利导,把课堂小插曲生成为宝贵的课堂资源。

1.先用风趣的语言轻描淡写地处理课堂问题,四年级小学生课上吃橘子,也并非严重错误,如果老师加以严厉批评,他未必能接受,反而觉得没有面子,甚至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产生抗拒行为,或者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老师风趣的语言虽没有明确批评他,但四年级的学生已有足够的理解力,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当,也能理解老师对自己的宽容和良苦用心,在大家的哈哈一笑中,小事化了,保护了学生自尊心。2.有人说,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不要超过3秒。案例中,老师及时、巧妙地利用气味和记忆的关系,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不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3.充分利用小插曲中的实物——橘子,让它成为教学中可遇而不可求的资源。橘子的外形、颜色、气味、味道等极具特点,恰好适用于学生迁移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进行说话、写话练习。4.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再一次用幽默的语言为尴尬的学生解围,既利于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又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二、敏锐捕捉,顺水推舟

案例

晨诵时间,学生在背诵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对武侠情有独钟的世麒问:“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他真的当过兵打过仗吗?”子怡说:“古代这些文人一个个都是柔弱书生,虽然诗词写得气势磅礴气冲云天的,却未必有缚鸡之力吧!”周围同学嘻嘻笑着,大都表示赞同。老师等了片刻之后,缓缓地说:“古代文人中,忧国忧民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不计其数,如屈原、范仲淹、陆游、苏轼、辛弃疾。但辛弃疾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一个文人,还是一个身怀绝技真正上过战场杀过敌的武将。”听到这句话,所有学生都瞠目结舌,表示愕然。于是老师给学生补充了一段资料:南宋和金两军交战,因叛军出卖,南宋军大败。辛弃疾率五十余人,乘的卢快马,趁月黑风高,冲入敌军大营,挥利剑斩掉叛徒首级,全身而退。这个故事让所有同学叹为观止,对辛弃疾肃然起敬,辛弃疾这个人物形象也在学生脑海中丰满鲜活起来,随后的诵读也更加铿锵。

反思

此案例中,对于小插曲的处理无须太多技巧,不过是顺水推舟解决学生的问题,关键是老师要有职业敏感。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中,古代文人都是柔弱书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在学生不经意地表达自己的认识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敏锐地捕捉关键点,生发出去,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厚学生的学识。我们的学生诗词积累可能比较丰厚,但是对于这些文学大家,他们的认识相对还是单薄的,例如辛弃疾,学生对他的了解大概仅仅局限于南宋词人、豪放派、有家国情怀、壮志未酬,会背他的几首词,仅此而已。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抓住契机,把辛弃疾这个人物由单薄的照片人变成丰满可感的立体人,我们的语文课堂也会因为这些意料之外的“小插曲”而更加丰盈更加精彩。

类似的小插曲在我们的教学中时有发生,只要能因势利导灵活处理,就能四两拨千斤,化解尴尬氛围,增加课堂趣味,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插曲成为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