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高效养殖技术探讨

2018-05-14杨中喜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

杨中喜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要也与日俱增,从而推动了水产品养殖业的发展。河蟹是一种肉质鲜美,同时营养价值又十分高的一种水产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从而促进了河蟹养殖快速发展。在河蟹养殖中,需要具有良好的池塘环境以及专业的养殖技术,才能保证养殖质量。基于此,针对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高效养殖技术进行探讨,希望为河蟹养殖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河蟹养殖;池塘循环水;低碳高效;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966.1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85

近年来,河蟹养殖业发展迅速,这与人们的消费需求具有直接的关系,而为了更好地为人们提供高质高产的河蟹产品,就需要掌握专业的养殖技术。河蟹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环境具有开放性,时间长了就会对循环水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对河蟹养殖的质量和产量造成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河蟹养殖中,就需要采用池塘循环水低碳高效养殖技术,这也是保证河蟹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1 构建池塘循环水系统

1.1 池塘的条件

一般选择的池塘面积在(100×667)~(250×667) m2,池塘的形状一般要规则,建有相应的单独进排水系统,水源条件要充足,水深面阔并便于排灌,坡底要比较平坦,底部污泥量也不多、水质比较清新。另外,池塘要采取相应的干塘、晒塘措施,在种苗放养前采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工作。

1.2 池塘循环水系统

对于池塘的循环水系统来说,其是保证河蟹养殖具有良好池塘环境的必要措施,建立池塘循环水系统,主要可以分为生态养殖区以及水湿地净化区,其中池塘的水湿地净化区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8%以上[1]。池塘循环水系统需要引入相应的外源水来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外源水的引入主要通过相应的进水管来实现,进而通过水湿地净化区净化后再引入养殖区。养殖区的池塘两端分别设置相应的进水和排水的管口,在池塘的另一端设置排水管后,还需要设置相应的溢流井,通过溢流井可以实现各个区域排水管之间的连通,养殖用过的尾水通过相应的排水管进入溢流井,进而通过溢流井的排水口排放尾水。由于各个区域之间的排水管和溢流井都是相通的,因此其都可以直接排入尾水的聚集区,所排放的尾水再经过相应的湿地净化区进行净化,净化达标后就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1.3 水草种植

对于河蟹池塘的生态养殖来说,还涉及相应的水草种植,其主要使用伊乐藻作为水草种植的主要品种[2]。对于伊乐藻的栽培种植来说,需要將其切茎分段进行扦插,将间距控制在5 m左右,在伊乐藻种植期间,还可以在伊乐藻的中间搭配种植轮叶黑藻、苦草以及黄丝草等水草品种,要保证这些搭配的水草总覆盖率在伊乐藻总量的30%~40%,总的水草覆盖率要达到池塘的 60%左右。

1.4 增氧措施

增氧措施是河蟹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措施,对于增氧措施来说,主要通过配置相应的微孔管道实现,其主要由气泵、微孔增氧管以及总供气管组成,每667 m2气泵动力配套0.18~0.2 kW,总供气管是UPVC管,内径为75 mm,微孔的增氧管主要使用内径为12 mm的高分子曝气管。总供气的管道驾设在高出水面30 cm的地方,范围要涉及整个池塘,总管的两侧在每隔8~10 m的位置需要设置微孔管。

2 种苗放养

对于河蟹的种苗放养来说,要严格保证蟹种的质量,尽量选择体质比较好、肢体健全以及无病害的优质蟹种。基于此,选择的河蟹规格在120~140只/kg,每667 m2投放1 000只。在2月初的时候,先将河蟹暂养于网片设置的养殖水面中,作为放养的暂养区,等到水草长生后再将其放在水中进行饲养,在3月上旬,选择在养殖区套放一定的规格整齐,并且体质健壮的虾苗品种,选择体长为1 cm的过池虾种,667 m2投放20 kg。

3 饲料投喂

3.1 饲料的搭配和投喂

对于河蟹养殖饲料的投喂来说,需要在投喂前做好饲料的选择和搭配,饲料的搭配主要采取“两头精、中间粗”的荤素结合搭配方法,从而保持饲料具有优质的比例,进而搭配相应的植物性饲料进行投喂。对于配合饲料来说,其可以根据实际的养殖品种营养需求来设计配方,保证蛋白质与脂肪等营养素具有良好的平衡性,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进而对饲料进行加工熟化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在前期,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有36%~42%,中期要有32%,后期要有36%,进而配合性的饲料每天需要投喂2次,其中,第1次的投放时间在8:00—9:00,投喂的量控制在总投饵量的30%,第2次在傍晚进行投喂,投喂剩余的70%。

3.2 饲料的投喂方法

在进行河蟹养殖的饲料投喂中,要坚持四定四看的投饵原则。对于河蟹来说,其具有杂食性,但是对动物性饵食却是更加喜欢,因此,河蟹饵料就可以以冰鲜鱼以及螺蛳等动物性的饵料为主,或者在投放配合饲料的同时,还可以辅以相应的植物性饲料,比如玉米和小麦等。配合性的饲料每日的投喂量要在其体重的3%~5%,鲜活性的饵料要在其体重的8%~12%,在进行人工配合性饲料的投喂时,每隔5~7 d,就需要投喂1次相应的小杂鱼等动物饵料,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河蟹能够良好地生长。

4 日常管理

河蟹的生长发育对生产环境的水体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于水体的溶氧量,当水体的溶氧量低于5 mg·L-1的时候,就很容易导致河蟹发生缺氧死亡。为了保证生长环境水体具有良好的溶氧量,就需要微孔增氧管道经常保持开启的状态,特别是在7—9月的高温季节,在这期间的上半夜到翌日凌晨7:00,都需要保持微孔增氧管道处于开启状态,对于一些特殊的闷热天气以及阴雨天气,也需要保持适当开启。

5 结语

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高效养殖技术对于河蟹养殖业的养殖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地使用该养殖技术,就需要养殖人员严格按照该技术的应用要求和标准进行使用,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刘伟杰,张金彪,王桂民.河蟹池塘循环水低碳高效养殖技术[J].水产养殖,2014(5):51-52.

[2] 成世清,唐仁军,梁培义,等.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健康养殖模式构建[J].重庆水产,2017(1):24-27.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
广西钦州钦南区稻田鱼虾套养基地技术小结和发展思考
肉牛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效果
草鱼高产养殖技术及病害防治技术
白山羊养殖技术指导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林下土鸡养殖技术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