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职语文课程中小说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2018-05-14张明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意蕴人物形象

张明

[摘 要] 思想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而语文课程教育更是以启迪学生思想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思想认知。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小说以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和深入浅出的主旨,引导学生去品味生活,认识人生。小说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性格、认知、审美等思想的过程。

[关 键 词] 语文;小说;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239-01

中职语文教材中,虽然包含了诸多不同文体的文章,但通过教学目的研究,可以发现对学生都进行不同的思想教育。我对如何在中职语文小说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想教育作了如下探索。

一、通过小说中人物分析,塑造学生真善美统一的健全人格

通过语文教学我发现,学生特别爱小说,尤其是中职学生,其他体裁文章会显枯燥,但面对小说他们很是乐读,有的学生甚至还会买些小说课外读物,我曾经在班级看到过有的学生在读《子夜》《呼啸山庄》等书籍。关于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我发现学生有时记不得作者是谁,甚至忘记小说名字,但却记得小说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知道小说主要是依靠人物形象的“描摹”来向人们揭示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学生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就能受到感染,进而领会做人的道理,顿悟人生的哲理。小说的这种强烈的感染作用是纯说理教育所不具备的。

在日常小说课程教学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画人物关系图表、表演课本剧、观看同题电影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学生对小说人物的认识和理解,体会小说人物的情感历程和思想境界,进而培养学生形成“真”的情感、“善”的人性、“美”的思想。

二、通过小说故事情节的分析,吸收人物性格折射的高尚思想

我们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是核心,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都是为典型人物性格服务的。在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中,人物性格得到逐步的展示和升华。可以说,故事情节的本质就是人物的性格外延。所以,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也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

在日常小说课程教学中,总是花费心思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具艺术匠心的情节安排,从中吸收人物性格折射的思想。比如《荷花淀》一文中,关于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等三个情节中水生上前线打仗与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仅靠水生嫂的矛盾冲突、荷花淀男人女人与日本侵略者之间战斗的矛盾冲突、荷花淀妇女不甘落后于男人而组队抗战等矛盾冲突表现了荷花淀人民“舍‘小家为‘大家”、同仇敌忾、积极乐观向上的高尚性格和美好品质。小说中人物性格、品质所折射的这些美好思想,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通过思索理解小说意蕴,升华学生思想境界

小说的意蕴是指作者通过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安排、场面环境的描写等诸多方式蕴含在小说中的情感、哲理、思想的人文精神面貌,它是小说“余音绕梁”的重要标志,是欣赏小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我常常给学生这样讲,小说的意蕴首先表现为作者对社会必然性的发现。一篇成功的小说,无论人物处在多么复杂的关系网中,还是多么单调狭小的情感格局中,都应该与社会历史的必然性相接通,而且要体现人生,要唤醒未来。

我在给学生讲解鲁迅小说《药》意蕴时,我引导学生要把人物形象回归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正是历史的必然,在那个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在“吃人”的愚昧无知礼教面前,“夏瑜”这个觉悟的革命青年,只能得到被杀头甚至被“吃”的待遇。鲁迅借助“药”来表现当时无知人们“病入膏肓”且“无药可医”的悲痛境界,渴望唤醒沉睡的人们,渴望华夏民族不再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学生在理解时也义愤填膺,痛恨那个“人吃人”的时代,同时,自我反省,为个人未来的发展中埋下了警示的种子,告诫自己决不能变得愚昧无知、冷漠无情。我认为这就是通过思索理解小说意蕴、升华学生思想境界最好的体现。

四、学习小说过程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学习小说过程最好是寓教于乐,尤其是面对中职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趣是关键,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小说中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之外的曲折而又动人的故事情节,其饶有趣味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而以描写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学生对其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所产生的品读愉悦感往往突出地表现在对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无限兴趣和倾心关注上,以及与他人分享他们品读到的喜怒哀乐、酸辣苦甜等方面。

梁启超先生曾用“熏”“浸”“刺”“提”四个字作概括小说的教育作用,我认为“熏”就是要让学生的品格受到熏陶;“浸”就是要让学生沉浸在小说意蕴里;“刺”就是要让小说思想感悟深深刺入学生内心;“提”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思想水平。语文课程中小说体裁的思想教育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广泛的。通过小说学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迪,情感心灵等思想会得到净化和升华。总之,充分重视小说的思想教育,抓住小说思想教育的方法并不断探索,必将会使语文课程在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国申.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4).

[2]孙淑梅.浅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24).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意蕴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融合本土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探寻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故事情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