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创作的审美意识及价值探究

2018-05-14焦玉卿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0期
关键词:笔墨山水画山水

焦玉卿

[摘 要] 从山水画发展历史来看,山水画从诞生到现在,表现理想和抒情始终都是创作的核心价值观。从古至今,山水画是最能代表中国画特色的一种绘画种类。山水画创作虽然要表现自然物象,但同时要超越自然物象,表达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外,表达心境被视为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因此,探究山水画创作的审美意识及价值具有现实意义。结合自身体会,对山水画创作的审美意识及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 键 词] 山水画创作;审美意识;价值

[中图分类号] J20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206-02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人们与生俱来具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周边环境的关注。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都是运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大自然。长期以来,中国山水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有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独特方法,运用笔墨语言,还原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审美情趣,使欣赏者在感受画面美感的同时,精神上也受到陶冶和启迪。

一、山水画创作的审美意识探析

(一)山水画的意境含义

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绘画的独特方法及特征,而意境的表达是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特征。意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思想感情生发与绘画技巧的成功融合,是情与景、情与物交融产生出来的。山水画表现的对象是自然风景,而表达出来的应是独具个性、饱含情感的意境。从五代董源的“淡墨轻岚,平淡天真”到北宋范宽的“峰峦浑厚,势状雄强”,从元代倪瓒的“孤寂荒寒,苍秀简远”到清代石涛的“縱肆洒脱,离奇苍古”透过画家们独造的意境,我们解读的是一颗智慧、坦诚的心灵。自古以来,许多画家、理论家从多个角度阐述过个人对意境涵义的理解,涌现出大量的观点。其中宋代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时发表的观点影响深远。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提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首诗对王维的画给予了高度评价,即诗的“意”与画的“境”完美结合,达到情景交融,情与景汇,意与象通,产生“象外之旨”“弦外之意”。

(二)山水画创作的审美特征

1.天人合一

纵观中国历代画家,均有一个共同之处,都喜欢把世界视为一个统一整体,创作过程中强调“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画家在创作中既尊重自然物象又不放弃自己的精神体验。在对自然物象内在生命力观照的同时,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相融。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来看,当数先秦思想的影响深远。庄子追求自然界的天然美,认为自然是物质性的气、风,从规律上看,它是和谐的音乐,即“天籁”,随后历史上出现“天籁”一词。在道家的自然观中,天地万物为“无”与“有”的统一,或者“虚”与“实”的统一,这种统一为美。

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历史,不同时代画家对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对“形”“神”的表达有不同的观点。画家的思想与情感变化各异,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生活际遇,均通过不同的绘画笔墨语言给予展现。长期以来,许多山水画家将广阔的自然和精神相互融合,画家意境贴近自然,同时又升华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2.多种因素共融

宋元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尤其是元代以后,题款、钤印逐渐成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形成诗、书、画、印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提升了山水画的内涵和艺术质量。宋代画家郭熙说:画为无形诗,诗为无形画。画面题诗不仅在形式上丰富画面,更使画面的内涵得到拓展。书法、印章入画,强化了山水画语言的书写性,提高了笔墨质量。一幅好的山水画,诗、书、画、印等因素必须与画面相协调才能相得益彰。正是诗、书、画、印这多种因素在山水画中的共融,形成了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特征之一。

3.情趣审美

在山水画创作中,为了能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家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画家运用散点透视的手法,使山水画展现了更加辽远、空阔的空间。为了突出主体,画面巧妙地运用空白使山水画产生了虚实节奏之美。在一幅山水画中,点景人物虽小,却能起到画龙点睛、渲染气氛、突出主题的作用。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以笔墨表现对象的特点,笔墨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语言。现代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提出了“五笔”“七墨”之说,对笔墨之美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山水画中,笔情墨趣是画面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山水画的价值

山水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其自身的价值。笔者认为,山水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凝聚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

山水画历史悠久,代表着中国绘画高度的一种艺术。其中凝聚着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及中国艺术的特征。历代山水画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传承这种经验、技法,是中国山水画蓬勃发展的根本特征。只有继承传统,画家创作时才能随心所欲、俯拾万物。南朝宋宗炳所著《画山水序》,揭示出客观世界与圣贤的关系。创作主体没有达到圣贤境地,没有与客体合二为一,即使面对自然山水,也不能意会山水中的灵妙意趣。无论是传统山水画还是现代山水画,都凝聚着时代的特征。现代山水画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融入现代精神内涵,才能符合现代审美观念,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环境。

(二)山水画的教化功能

在中国画传统中,人物画具有教化助人的功能,而山水画也具有这样功能,山水画同样可以用来表达政治观念,这是山水画创作的价值之一。

在山水画的表现题材中,历代有许多烟雨图、云山图,许多文人山水画家常常将这类题材的山水画送给文人官僚朋友,用以表达劝诫之意;所管辖的民众需要帮助,犹如经过长时间的干旱,农民在等候一场及时雨拯救田地间的庄稼。在中国这种农业大国,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对雨的依赖比较重,而这类题材的山水画包含着深刻的隐喻,元代文人官僚山水画家高克恭就最擅长画烟雨图、云山图,并在画面题跋中透露出这种隐喻。纵观山水画中的一大批烟雨图、云山图,大多与文人官僚画家相关,通过这些山水画,就能窥探出政治意义,从而体现出山水画的教化功能。

(三)山水画的情感价值

事实上,很久以前人们就知道通过实践获取知识的意义。在山水间游历,不仅能愉悦身心,还能体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山水画成了人们眷恋真实山水的替代物。山水画对情感表达及社会的精神状态具有一定反映。比如宋四大家中的马夏山水,打破北宋的全景模式,山水的格向,大胆剪截,创边角式山水格向,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在宋朝僻安时代被称为残山剩水,这种山水画具有浓郁的诗意,画境的荒凉精致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

山水画属于中国画中的一个画种,凝聚着崇尚自然的情感与丰富的山水精神,更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映。通过欣赏山水画,能感受到画家对自然的眷恋和热情。山水画家只有认识山水画创作的审美意识及价值,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山水画的技法,才能将山水画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参考文献:

[1]崔翁墅.绘画的意境[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黄丹麾,刘晓陶.艺术中的自然[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

[3]关山月美术馆.黄宾虹与笔墨问题文集[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4]吕绍福.“诗性与幻觉”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J].国画家,2017(5).

猜你喜欢

笔墨山水画山水
空蒙山水间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山水间》
山水朋友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