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18-05-14杨建波曾小飚欧阳秋飞马博李荣峰冯邦朝苏仕林农艳丰牛俊乐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学院

杨建波 曾小飚 欧阳秋飞 马博 李荣峰 冯邦朝 苏仕林 农艳丰 牛俊乐

[摘 要] 应用型转型发展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其基本模式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就应用型发展中地方本科院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浅析我国涉农专业校企联合培养的成功与不足,并分享百色学院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实践经验,从而为地方本科院校涉农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联合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校企联合培养;培养模式;涉农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114-02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农业行业对综合素质高、应用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呈现出更大需求,这也对高等教育中涉农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一、国内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形势及校企联合培养的必要性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性、综合性、教学型学校[1],到2012年占本科院校总数的85%以上[2],已成为我国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但经济发展需求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地方院校应立足地方,依托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为导向,顺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突出“应用性、创新性”,强化校企合作,承担起为地方经济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执业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真正实现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目标[3]。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实现学校和企业场地、设备、技术等优势的互补,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条双赢的途径。作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切入点,校企联合培养是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的[4],是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5],极大地满足、拓宽了地方院校办学视野、服务地方经济的要求[6],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对地方院校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工农业发展起步较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更加深入,均已形成比较成熟稳定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7]。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大多集中于注重行业培训的职业技术学院,且经过探索也已形成以订单式员工培养为主、多种模式共存的职业培养体系[8]。近年来,研究生教育也逐渐引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主要通过项目研究平台实现研究生培养和企业项目攻关的协同。中国农业大学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驻地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科技小院”,通过校企合作、校县合作等,开展针对性研究创新和产业服务,成功构建“学校+基地+乡村”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和农业科研、示范推广和培养农科应用型研究生的创新平台[9]。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本科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研究与探索起步较晚,其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借鉴高职院校,但不同类型的院校校企合作的重点不同[10]。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通过共建企业冠名班、联合建设就业基地、设立创新课题基金、赞助学生活动、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五种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对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都起到重要作用[11]。采用三年本科主干课程学习加一年模块化校企联合培养的“3+1”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兴趣,双向选择,分担成本,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12],这在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中得到有效实践[13]。在借鉴国外的基础上,我国探索出一条符合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14],即充分挖掘、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订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企业单位按照協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的合作办学模式。

三、国内校企联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不足及原因

当前国内校企联合培养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1,4,15-17]:(1)多为短期行为,尚未建立起真正的长效、“共赢”体制和机制;(2)院校及教师的科技开发、转化能力有限,应用成果少;(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准确,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4)企业积极性不高,参与动力不足;(5)合作多为一对一关系,缺乏多点合作平台;(6)合作理念不够鲜明;(7)联合培养多流于形式,配套教学环节等落实不够,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不健全、不规范;(8)学生学不到应有的专业知识,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1)现实条件不足。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院校,和地区内中小企业都存在自身硬件不足、软件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校企联合培养难以发挥其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根据校企合作经验[18-19],在高校和企业两方校企联合培养条件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浅层、低效的合作成为常态,需要经过长期的磨合和调整才能达到多元合作、利益共享,这一现实也是合作各方都需要面对的。(2)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及配套政策不完善。政府对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够认可和重视,资金支持不足,交流沟通缺少平台。而且,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缺乏社会认可和经济补偿,并且难以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这都影响了校企联合培养的深入和可持续发展[20]。(3)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认知差异。目前,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认知未能很好地达成一致,过于强调自身利益,使得校企联合培养进入各取所需、各自为政的“死胡同”。

校企联合培养需要最终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4],有赖于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充分调研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期望、意见与建议,并结合成功经验及案例探索更能调动三方参与积极性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及配套的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这一创新形式,实现技术本科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其运行机制包括共同的愿景、文化的共融、资源的互补、利益的共赢以及制度的保障,而其实现路径则包括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组织机制、建设同工同酬的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开发企业需求导向的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战略联盟推进技术创新[21]。

四、百色学院在应用型转型发展中对联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百色学院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在加快转型并按照应用型大学的模式成熟成型发展。在深入分析其他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涉农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不足及成因的基础上,百色学院按照“立足地方、依托地方、融入地方、引领地方”的办学思路、“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平行、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相适应、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关联”的建设思路和“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的改革思路,加快包括亚热带农业产业专业群等在内的“三+三”学科专业群建设,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实践了近10种校企合作办学具体形式,建成100多个校企(校政、校校)合作办学基地,5个共建共管行业教育机构和1个创新创业教育实体学院,以校企深度合作为核心、以基金植入为主要特征的“D-TSO”(双层“理论-模拟-实操”)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校,形成以“五个双”①为新理念、“双元制+双园制”为基本途径、“二元八化”②为主要标准、由涉农各二级学院各专业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实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模式,初步构建独具特点的百色学院办学模式,成为广西首批四所新建本科学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之一和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

参考文献:

[1]刘云利,张士献,张英方.推进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人才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1,7(6):61-62.

[2]教育部.2012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2012-06-20.

[3]吴四贵,胡拥军.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J].化工时刊,2014,28(5):57-58.

[4]刘书银,闵祥国,黄薇,等.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4,43(6):155-157.

[5]王永斌,邵杰,伍亚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210-212.

[6]罗文广,胡波,曾文波,等.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5-18.

[7]仝自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基于国外校企合作模式借鉴[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8):269-27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0.

[9]张宏彦,王冲,李晓林,等.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科技小院”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1-5.

[10]陈萦.应用性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3):42-47.

[11]刘德义,胡文靖,蔡为青,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探讨: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2,26(5):98-101.

[12]李淑红,王京仁,成钢,等.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3(7):152-154.

[13]程泽海,吴建华.校企合作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2):142-145.

[14]陈晓竹,王德林,道克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2):31-32.

[15]史铭之.校企利益共同体:技术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22-26.

[16]左春芳.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0):10.

[17]齐宪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3):200-201.

[18]吕广仁.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2):116-117.

[19]R.M.Colton,G.Undell. The National Foundations Innovation Centers—An Experiment in Training Potential Entrepreneurs and Innovatior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76(2):14.

[20]黄文伟,舒畅.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冲突的功能与实现[J].職教论坛,2012(3):12-15.

[21]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5-11.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学院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海盗学院(12)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海盗学院(7)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