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

2018-05-14肖莉周玉红康万里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结核病因子

肖莉 周玉红 康万里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在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癥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名在校医学研究生进行集体测评,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医学研究生的SCL-90阳性因子检出率为24.32%。医学研究生SCL-90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总均分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学历医学研究生SCL-90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在校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成人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予以重视,需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正确加以引导。

[关键词] 结核病医院;医学研究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R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b)-0016-04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Postgraduates in Some Tuberculosis Specialist Hospital in Beijing

XIAO Li1, ZHOU Yu-hong2, KANG Wan-li3

1.Department of Education, Beijing Thoracic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2.Department of Personnel, Beijing Thoracic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1149 China;3.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Office, Beijing Institute of Tuberculosis and Breast Cancer, Beijing, 10114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of postgraduates in some tuberculosis specialist hospital in Beijing thu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consulting work. Methods 74 cases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were for group evaluation by the SCL-90, and the measurement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treated. Results The test rate of SCL-90 positive factors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was 24.32%. and the average scores of somatic,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terror, paranoia in the SCL-90 factors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obsession and psychosis factor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s,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CL-90 scor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grades and academic level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P>0.05). Conclusion The total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ostgraduates in some tuberculosis specialist hospital in Beijing is better than the national adults level,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issues, and we need to use the corresponding education strategies and conduct the accurate guidance.

[Key words] Tuberculosis hospital; Medical postgraduate; SCL-90;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trategy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群体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为社会所关注。而医学院校培养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又有其特殊性。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一神圣职责。目前有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针对结核病专科医院培养的研究生,其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该文旨在运用心理测量量表SCL-90来测定该单位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加强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单位目前在读研究生74名,100%接受了调查。其中男生27名(36.49%),女生47名(63.51%);一年级研究生30名(40.54%),二年级研究生24名(32.43%),三年级研究生20名(27.03%);硕士研究生54名(72.97%),博士研究生20名(27.03%)。年龄(27.46±4.92)岁。

1.2 方法

1.2.1 现场调查 采用现场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

1.2.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SCL-90量表是由Derogatis,L.R.编制。该量表有较高的信效度,能较好地反映人群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测查[1]。SCL-90量表包含90个测定项目,共含10个因子,各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寝食状态。每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法,总分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得分≥2分,为筛查阳性。

1.3 统计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统计描述根据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或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两组均数比较依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3组均数比较依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质量控制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开始调查,问卷完成后及时复核,进行完整性、逻辑性检查。

2 结果

2.1 SCL-90量表症状因子结果

74名医学研究生中总分超过160分的有5名。任意一项因子分≥2分的有18名,总阳性检出率24.32%(18/74)。对SCL-90各因子呈阳性症状的人数及其在总人数中的百分比进行了统计,发现强迫症状最多,阳性检出人数有14名(占18.91%);其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寝食状态,阳性检出人数均有7名(占9.46%);最少出现的症状为躯体化、敌对、恐怖、精神病性,阳性检出人数均为1名(占1.35%),见表1。

2.2 该院医学研究生与全国常模SCL-90得分比较

将该院医学研究生SCL-90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医学研究生的SCL-90总均分、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敌对因子和偏执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迫症状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虽然低于全国常模,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该院医学研究生SCL-90得分各亚群比较

2.3.1 不同性别医学研究生间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通过对男、女医学研究生各因子分进行比较(见表3),结果显示:女生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和寝食状态得分高于男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上则高于女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SCL-90总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 该院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间SCL-90得分比较 对不同年级医学研究生的SCL-90各指标进行比较(见表4),结果发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寝食状态4个因子和总均分上得分由一年级→二年级 →三年级,逐渐增高,但是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3 该院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间SCL-90得分比较 通过对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各因子分进行比较(见表5),结果发现:硕士研究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慮、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寝食状态8个因子分值均高于博士研究生,且在总均分上硕士研究生也高于博士研究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北京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

该研究结果显示,该单位研究生SCL-90量表,症状因子阳性检出率为24.32%,心理症状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这一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论相近[2]。阳性因子中强迫症状最高。一些研究生凡事追求完美,较高的科研、临床和就业压力,以及家庭和社会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些因素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心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3]。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对生死的学科,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精益求精,并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而过分的谨小慎微、希望凡事都能尽善尽美反而会产生强迫心理[4]。

与成人常模比较,该单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成人水平,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①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医学知识不断丰富,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对躯体的不适感能用所学的知识得到解释,有益于身体健康[5]。②医学生在大学及研究生时期都开设有心理学课程,医学研究生对相关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遇到挫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心理问题的发展和激化[2]。③该单位很多研究生在入学初期已做过此问卷调查,有了一定的心理防御,真实状况有一些掩饰。

3.2 北京市某结核病专科医院研究生心理健康相关因素

该单位研究生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学历(博士/硕士)各亚群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亚群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尚未发现差异,在该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大致趋于一致。

4 解决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根据该研究显示,该单位研究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成人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4.1 提高认识、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心理辅导

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医学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研究生的整个培养教育过程中。针对班主任、辅导员、专业导师、学生管理者要进行心理教育培训,提升其自身素质。鼓励他们参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学习,并获得国家心理资询师的资格,使其具备进行心理教育的能力,掌握常用的心理咨询技巧,确保医学研究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和解决。

医学研究生教育学制长,研究生要用3年的时间跟随导师共同学习工作。导师在与研究生的日常学习、交流中可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班主任、辅导员要能够贴近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常与同学们谈心交流,了解情况,增进感情。关注学生心理变化,争取对研究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介入。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要用同理心帮助有障碍的研究生走出心理困境。

4.2 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及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较稳定和系统的健康教育体系,也是增强研究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深入、系统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可增强研究生健康的意识和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6]。预防和减少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还可针对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举办专题讲座。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对提高研究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正确定位、调整心态、缓解不良精神状态起到良好的作用。

4.3 加强文化建设,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

学校要开展一系列贴近学生、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学术、艺术和文娱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人文素养的提高。如:举办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拓展训练,开展体育比赛,可强健体魄,增强团队凝聚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志愿服务,推进主题教育实践。如:参与“献血日志愿者”“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和“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服务活动,培养研究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

通过文化、娱乐和实践活动,促进相互交流和沟通。借助团体加深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提高适应能力,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

4.4 做好传染病防控,保持良好心态

该单位是一家结核病防治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存在着职业风险,在读研究生有一定的畏惧心理,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要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技术与意识。在基础实验室做课题的研究生应:①遵守结核病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③严格遵循相关防护规定,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在临床实习时,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自我防护,重视佩戴N95口罩、帽子,穿隔离衣、隔离鞋等防护装备的使用;重视手卫生,操作完毕,要用消毒液洗手。诊疗室需注意开窗通风,每日用紫外線灯消毒或二氧化氯喷雾消毒。医院每年一次对研究生进行健康体检。

鼓励研究生加强体育锻炼、饮食均衡、保证睡眠、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抓不懈。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医学生熟练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有健康的心理、完善的人格,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洪恩,吉峰.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902-904.

[2] 黄钧裕,林爱华.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47-149.

[3] 张莎,乔静芝.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2(2):86-89.

[4] 王赞.沈阳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12(7):22.

[5] 申琳,刘大钺,李绍斌.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1):301-304.

[6] 孙磊,陈端颖.医学院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法制,2017,25(4):44-47.

(收稿日期:2018-02-10)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结核病因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直径不超过2的无爪图的2—因子
图的齐次因子分解
巧解难题二则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为什么全球结核病人数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