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加强门诊药房效期管理中的作用

2018-05-14范瑞晨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4期
关键词:门诊药房品管圈

范瑞晨

[摘要] 目的 加强该院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的管理,防止药品过期失效。方法 该研究于2016年9月通过成立门诊药房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门诊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和具体措施,比较和评价该活动前后的有形和无形成果。结果 在有形结果方面,有效地降低了近效期药品检出的数量,进一步保障了药品质量。无形成果方面,门诊药师对于品管圈的理论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信心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优化该院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的管理,解决效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关键词] 品管圈;门诊药房;药品效期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5(b)-0013-04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Enhancing th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Pharmacy Effective Period

FAN Rui-chen, ZHU Xiao-qing, SANG Ran, CHU Fei, XIE Dong-mei, HUANG Ying-ying, SU Jun, YU Mei-li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 Bengbu, Anhui Province, 23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pharmacy effective period and prevent the drug to expired. 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group was established i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since september 2016 and the existing issues in the outpatient pharmacy drug effective period were analyzed, and the solutions and specific measur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Results In terms of the tangible results, it reduced the number of short-term drug test, thus further ensuring the drug quality, and in terms of intangible results, the ability and confidence of outpatient pharmacy to the theoretical method and solution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optimize th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pharmacy drug effective period and solving the existing issues in the management in the effective period and ensure the medication of patients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Outpatient pharmacy; Drug effective period

藥品效期,是指在一定的贮存条件下,药品能够保持其质量的期限[1]。药品一旦过期,就会出现效价降低,毒性增高等情况。《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超过效期的药品为劣药,将其销售给患者是违法行为”。因此,加强门诊药房效期管理,严格监控药品效期,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也是医院药房管理的重中之重。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部门的人员自动自发地组成进行品质管理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在自我启发、相互启发的原则下[2],应用品管七大手法,十大步骤对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处置。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对自己工作场所的质量管理品项进行分析,解决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不断对自己的工作现场进行维持与改善的活动[3]。该院门诊内科西药房于2016年9月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并开展了以加强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管理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经过1年的活动,有效减少了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的检出数量,提高了门诊药师的责任心,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现将该次活动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品管圈活动实施之前(2016年5—8月)和对策实施之后(2016年9—12月)所检查出的近3个月效期药品数量,以此数据作为此次品管圈活动的主要评价依据。

1.2 方法

1.2.1 组圈 本着自愿原则,从门诊药房药剂人员中选择7人,推选组长1名,门诊药房分管主任为辅导员,通过投票选择“同心圈”为圈名,寓意同心协力,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并全体学习了品管圈的基本知识[4-6]。

1.2.2 主题选定 “同心圈”成员针对门诊药房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依照问题的重要性,政策性,迫切性,可行性,达成性和圈员自身能力最终確定以“减少门诊药房近效期药品”为该次活动主题。

1.2.3 活动计划 该次品管圈活动计划用时4~6个月,通过会议讨论拟定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指派专人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和后期效果的持续追踪。

1.2.4 现状分析 制作与该次主题活动相关的工作流程,收集2016年5—8月每月检查出的近3个月药品效期数量,全体圈员团结合作,集思广益,运用头脑风暴分析问题原因,从制度、人员、管理和药品4个方面详细绘制鱼骨图。见图1。

根据80/20法则和鱼骨图分析表明,门诊药房出现近效期药品的主要原因是:①药品货架虽分配到个人负责管理,并定期组织药师进行检查,但缺少相互抽查机制,存在相互监督不严的问题。②新入库的药品上架时,没有按照药品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摆放,造成近效期的药品被新上架的药品遮挡,无法及时发出。③货架药品种类繁多,没有设置6个月近效期药品的提醒标识,易造成发药药师的疏忽。④对于有效期少于3个月的药品,没有单独摆放在固定的显眼位置,极易混杂在有效期长的药品之中,造成发药错误。⑤对于药品效期的变动信息没能及时通知到药房的每一个人,缺少信息共享交流的途径。

1.2.5 目标设定 此次品管圈活动前门诊药房平均每个月检出近3个月药品效期的数量为18.5个,圈能力值设为:65%[7]。

目标值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比例×圈能力)[8]=18.5-(18.5×70%×65%)=10.1。

改善幅度=(现况值-目标值)/现况值×100%=(18.5-10.1)/18.5=45.4%。

该次品管圈活动目标将平均每个月检出的近3个月效期药品数量从18.5个降低到10.1个,整体降幅为45.4%。

1.2.6 对策拟定和实施 针对上述原因,全体圈员通过集中讨论,脑力激荡等方法,积极商讨解决对策,再根据对策的可行性,经济性,圈小组解决能力优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并指定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具体措施包括:①门诊药房组长牵头,不定期地组织门诊药师进行货架药品效期的相互抽查。抽查过程中随机对人员分组,随机抽查指定货架,一旦发现存在药品效期的问题将严肃处理,并以此抽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成绩。②近效期药品被新上架药品遮挡的问题,除了由个人责任区的药师负责规范摆放外,还应分析每种药品的具体使用量,做到用量大的药品摆放多,用量少的药品摆放少,药品发完再上架的原则,避免药品长期堆积失效。③制作醒目显眼的写有“近效期”的药品标识牌和红色的小方盒,对于有效期3~6个月的药品进行“近效期”药品标识标记,以提醒药师注意;对于有效期1~3个月的药品需单独放入红色的小方盒内,用于提醒药师优先发放;对于有效期小于1个月的药品则直接报损。见图2。④建立药房药品效期管理通知微信群并组织全体人员加入,此微信群仅用于发布有关于药品的变动信息,禁止任何聊天,禁止屏蔽信息。

2 结果

2.1 有形成果

2.1.1 近效期药品数量明显下降 通过4个月的品管圈活动,门诊内科西药房近3个月效期的药品检出数量大大降低,由活动前的平均18.5个降低为9个,降低9.5个,降幅达51.4%,达到并超过了目标预定值,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见表1。

2.1.2 效期管理制度的完善与执行 通过对此次品管圈活动的总结发现,门诊药房效期原有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程度存在许多不足,如个别制度执行不到位,无发布通知信息的群组,没有醒目提示近效期药品的标志等。对此,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修改和添加了若干新的制度,形成了门诊药房药品效期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强监督原有制度的执行。见表2。

2.2 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全体圈员就活动积极性,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团结凝聚力,品管圈手法和沟通表达能力6个方面进行调查打分(全体圈员共6人打分,每项最高10分,最低1分,取平均值),以此分值作为无形成果的评价标准[9]。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分数均有显著提高。详见表3、图3。

3 讨论

药品不同于其他物品,作为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保证药品质量是药房管理的工作重点,如何减少近效期药品的产生又是重中之重。目前造成药品积压过期的主要原因包括:不合理的药品采购计划、不完善的储存条件和硬件设施、不到位的效期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不科学的药品摆放方法以及不规范的药品调配分装习惯等[10]。虽然我国医院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医学药学部门也在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但是门诊药房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部门,是面向社会展示医院风采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是把握患者用药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卡。过期药品一旦发出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更有损医院的形象和利益。该院门诊内科西药房组建品管圈就是为了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药房管理制度,提高药品安全质量,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药学服务。

品管圈活动注重团队精神,通过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开发无限的智力,不仅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能活跃工作氛围,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品质管理这个概念已经深入圈员心中,圈员们学会了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11]。该次品管圈活动有效地解决了药房近效期药品问题,减少窗口药师发药的风险,有力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还激发了圈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整个药房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活动中近效期药品待发小红盒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不仅对近效期药品的存在起到了提示作用,也使调剂药师时刻注意到近效期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及时将药品发出和报损,大大提高了门诊药品的安全质量。目前也已经将此对策在整个药剂科进行推广,运用在了急诊药房,外科住院部药房和放疗中心药房,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未来,还将继续学习和举行品管圈活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进药房和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升铭,黄瑞江,龚炜,等.根据三级医院评审要求谈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峡药学,2016,28(2):264-266.

[2] 李全良,刘艳秋,卢小兰,等.品管圈在提高门诊药房自动发药机工作效率中的应用[C]//2014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四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北京:中国药学会,2014.

[3] 周蓉敏,曹海燕.“品管圈”活动在我院门诊药房药品盘点工作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3(2):105-108.

[4] 豆大海,孟玲.“品管圈”活动在住院药房退药管理中的应用[C]//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论文集.江苏:江苏省药学会,2010:489-491.

[5] 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 梅全喜,戴卫波.品管圈在医院药事管理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2021-2023.

[7] 钱芳芳,李一帆,李莉,等.品管圈在提高临床科室对住院药房满意度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3,17(3):513-515.

[8] 闫瑞红,闫瑞霜.品管圈在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穿刺后皮下淤血率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4):1938-1940.

[9] 孙妍,施英.“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品质的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1):43-45.

[10] 赵怀全,宗怡.药品有效期的标注与规范表述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0):1589-1590.

[11] 陈久艳,陈喜东,尚尔宁,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内差件数中的成效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30-31.

(收稿日期:2018-02-11)

猜你喜欢

门诊药房品管圈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眼科患者视力检查中的应用及对漏查率的研究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与解决办法
如何提高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
门诊药房发药误差分析与对策
我院门诊快速发药系统应用观察
构建和谐门诊药患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