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18-05-10莫丽琼

新一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改革因素

莫丽琼

摘 要:国家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进入了高速改革阶段。要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还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及丰富教学改革的成效。文章基于高效体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改革;改革成效;因素;对策

关注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积极开发有效的体育教学策略,才能让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得以进一步实施。

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影响因素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育思想,使得当代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局限了个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过于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广大师生所熟悉与习惯,在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并不容易,学生要配合教师完成创新的教学环节也需要做出改变。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很多教师找不到体育教学改革的切入点,仍然利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模式,组织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调动,也使得教学改革面临困境。

(二)生本理念落实不足

在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因材施教教学活动的实施。体育教育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以多方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自由发挥,表现个人体育天赋,增强体育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体育锻炼目标。然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与个人体育能力,没有关注学生潜力的开发,忽视了学生的体育运动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需求,不能落实因材施教,便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满足,得不到有效的体育锻炼指导,这限制了学生体育学习成果的丰富。

(三)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误区

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的竞技性体育教学活动转变成为素质化、,快乐化与健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这些教育理论的转变对应着教学行为的变化,使得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任务更加艰巨。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全新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都有着指导作用。然而,在落实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教师忽视了理论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使得教学理念对于改变教学实践没有意义。仍然延续传统模式,影响了教学改革整体性,没有健全且合理的体育教学方案,新型的教学模式得不到落实,教学思想得不到体现,使得学生不能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受益者,教师也不能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提高个人业务水平,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解错误,让体育教学改革流于表面,没有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提高产生积极影响。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端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想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管理者与教师的个人思想影响着改革成果。认识到体育事业发展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完善教学理论知识,并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活动的改变促使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体育教育的改革需要完善的理论支撑,也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案。每一位教师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体育教育工作,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转变个人教学形态,处理好教学细节,使学校内部的教学工作焕然一新。将体育教学改革视为己任,在体育部门与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下,认识到体育改革方案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将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推进高校体育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手段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正处于传统向创新过渡的重要阶段。每一位教师都要认识到学生个人体育兴趣以及体育能力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研究教学模式,设置教学环节,让因材施教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得以落实。体育教师应当重视趣味性体育项目的开展,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制定丰富的趣味化项目,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这样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体育能力提升,还会增强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趣味化的体育项目,可以促进学生充分利用体育课堂时间,让学生有更高涨的热情去学习相关健身知识。比如健美操在最近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学生的喜爱,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丰富健美操体育活动的形式。多多组织健美操比赛,健美操创造活動,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加大体育教学资源的投入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当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越来越丰富,学生所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越来越多时,他们对体育教学资源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样性的体育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师生教学与学习的需求。教师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帮助学生保持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能够接触到专业化的体育器械,有助于学生个人体育技能水平的提高,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思想得以转变。给予体育教育改革必要的资金支持,让教师的教学热情高涨,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强烈,才能给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动力,促进学校体育环境与体育学习氛围的转变。

三、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本人,都应当给予体育学习,足够的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新方法,新模式,引导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建立课余体育锻炼的意识,才能使校内的体育锻炼成为影响学生个人终身发展的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刘骞,陶鑫,冯宝林,郭虎元,姜兴聪.“中国梦”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因材施教之反思[J].四川体育科,2016(01).

[2]李野.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2).

[3]胡玖英.体育生活化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改革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05).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教学改革因素
解石三大因素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