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上电商翅膀 农产品“飞”出高原
——青海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产业融合带动精准扶贫

2018-05-04

中国合作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通县青藏百灵

本刊记者白京京

简介

青海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荣获2015—2016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50佳农民合作社”称号。

2010年,米存霞、米存民响应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号召,在青海省大通县供销合作社的带动领办下,在大通县逊让乡成立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立足大通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目前,合作社的生态养殖当归鸡年孵化能力10万羽,养殖规模达到6.8万羽。现有社员113人,合作社带动养殖农户416户,辐射带动大通县6个乡镇12个贫困村。

自2015年起,合作社开始为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实行统一管理、防疫、技术指导及培训,并统一回收加工销售。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合作社于2015年10月成立了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商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成立全省第一家农村电商党支部、大通青藏百灵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先后被评为青海省首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对于青海省大通县逊让乡麻什藏村65岁的刘财朗老人来说,前几年真是难熬。老伴儿长年生病离不开人,女儿早已出嫁,外出打工的儿子又意外离世,靠天吃饭的老两口生活举步维艰。不过,自打2015年起,刘财朗家的日子变得不一样了——由大通县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给他免费发放了200只鸡苗,并进行了一对一养殖技术指导。通过林下生态散养,当年刘财朗就有了5000多元纯收入。2015年10月,大通县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全县20个乡镇33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免费发放鸡苗8万羽,并进行产销对接。已经有了养殖技术和经验的刘财朗也扩大了规模,免费领取1000只鸡苗,再借助线上线下销售,到2016年底,他的家庭收入已将近4万元。“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2017年,刘财朗已被列入政府退出脱贫任务计划表。

合作社林下养殖基地。

“合作社被表彰为2015-2016年‘中国50佳合作社’后,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在大通县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积极发挥联合合作的力量,把品牌建设与产业融合紧密相连,大力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对当地农民增收尤其是精准扶贫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激励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多贡献。”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监事长、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存民说。

合作社组织精准扶贫,免费发放鸡苗。

精准扶贫与产业融合齐头并进

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便立足大通资源优势,以种植为基础发展绿色产业,以规模养殖为重点发展分户养殖。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合理确定收购价格,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如今,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达到6.8万羽,带动养殖农户1311户,辐射带动大通县12个乡镇30个村。

为了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传统种养殖基础上,依托西宁百灵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进行当归手撕鸡、当归卤蛋等系列产品的分拣加工和品牌包装。与此同时,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于2015年10月成立了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3月成立全省第一家农村电商党支部。通过“互联网+‘三农’+党支部+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扎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党建工作、扶贫工作与农村电子商务的互促共赢。

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兴旺。如何让更多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参与到产业融合中来?米存民介绍,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从2015年开始,便为刘财朗等逊让乡麻什藏村等地的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实行统一管理、防疫、技术指导及培训、回收、销售。2016年,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全县30个贫困村1311户(其中贫困户792户)农民继续免费发放鸡苗8万羽。2017年继续为全县24个贫困村1115户贫困户发放鸡苗3.5万羽。同时,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9月成立大通青藏百灵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带动周边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展。

如今,精准扶贫与产业融合已经凝结成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流动血液,米存民告诉记者:“春节前我们按惯例慰问了贫困户,今年除了免费发放鸡苗之外,我们还准备在春耕播种的时候,帮扶孤寡贫困户和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进行机械化播种。”

每年5000吨马铃薯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上海。

品牌建设与电子商务系统发展

发展求变,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努力成为大通县农产品输出的重要窗口。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化养殖、订单农业、半托管形式推动了第一产业发展;积极进行统一品牌规划,依托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花儿之乡”和西宁百灵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品牌“藏灵”,完善深加工产业,逐步实现当归鸡系列产品、菜籽油系列产品等规模化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执行统一的收购标准,建立技术开发、生产标准和质量追溯体系,设立共同营销基金,打造联合品牌,实现利益共享。线下,入驻了大通地区6家大型超市,在大通县和西宁市有72家配送加盟店、2处实体体验店;线上,开展电子商务营销——通过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商公司自有的青藏农畜林产品网、农村服务站点,通过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合作,使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有效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截至2017年8月底,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商公司全年交易额达1246.4万元。

与此同时,为积极响应、切实配合做好大通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从源头上保护和改善全县生态环境,2017年6月起,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商公司便对下属的养殖基地进行转型。将有污染的大型养殖转换为贫困农户分散式养殖,科学有效改建现有养殖基地,进行绿化和污水处理系统、农产品深加工、分拣包装基地建设。改建转型后的大通百灵养殖基地,着力成为大通地区精准扶贫产业加工基地,采用“党建+公司+农户+深加工+冷链仓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以帮助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致富为主要目的,公司和贫困村、贫困户签订收购销售协议,实现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在家就业,以及为返乡农民工就近提供工作岗位。2017年7月,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商公司与逊让乡的麻什藏村、尕漏村、后拉村、兰家村、上后拉村、塘坊村等签订了长期的行业扶贫协议,长期为该地区发展林下生态养殖并进行电商行业的扶贫。

此外,由于大通地域广袤,传统的商业模式销售覆盖半径小,网点流通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销售。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以大通县116个贫困村为重点区域,扎实抓好党建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合作社牵引、试点示范等关键环节,充分利用电子商务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实现县城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镇有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村有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网络销售自产农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

米存民介绍,通过这样的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孵化本地特色农产品,既把本地乡村土特产在城区销售,又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电商化,掌握了核心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商公司还对农民和贫困户进行农村电子商务技能和产业衍生的各项专业技能培训,比如林下生态养殖技术、焜锅馍馍标准化加工技术、妇女手工制作技术等,为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就业、创业机会和平台,实实在在地发挥着产业融合振兴乡村的价值。

猜你喜欢

大通县青藏百灵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百灵春唱
打开艺术的宝盒——“青藏三部曲”的多样化文体与叙事探索
青藏星夜
草百灵
凝心聚力共创校园足球美好未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关于青海省大通县公益林管理的探讨
如何用不等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生命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