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施拉姆传播思想发展阶段

2018-04-25李艳松

今传媒 2018年3期
关键词:精神思想

李艳松

摘 要:在传播研究领域,施拉姆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传播学的奠基人。施拉姆开创了美国的传播学科,施拉姆的传播思想对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传播研究领域有着引领的作用。解析施拉姆的生平及其精神有助于理解施拉姆的传播思想的发展阶段,施拉姆传播思想的发展阶段包含着施拉姆一生的著述。施拉姆丰富的著作蕴含着他宏大的传播思想。

关键词:施拉姆;精神;思想;著述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3-0156-04

施拉姆在美国传播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他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也是传播学史中的核心人物[1],他对美国传播学科的发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由于他超然的地位和对传播学孜孜不倦的钻研态度影响了全世界某些国家的传播学科的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学科的发展。

施拉姆的传播思想贯穿并影响了整个美国传播史,以至于1933年至1973年美国传播学研究被称为“施拉姆时代”[2]。施拉姆是第一个把传播学同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综合起来,把传播作为专门学科来研究,并在传播学术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3]。施拉姆的贡献在于他有能力把各样的、广泛的研究汇集成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他能认识到这些研究可以构建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并且他有能力在美国的大学里创建大众传播机构[4]。正是由于施拉姆的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工作能力使得传播学科在美国大学里创立,并且经历数十年的发展,具有蓬勃之势。同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传播学科也逐渐在发展中国家创建并发展起来,使得传播学科遍开世界各地。

正如1920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日记中写道:“真正的社会学是自称体系的自传。整个社会的组织和进步都存于思想之中,我和其他像我一样的人只有了解它对我们的含义,才能理解它。”这段话不但显露出库利对美国社会思想的巨大贡献,而且突出了了解他的个人生活如何造就他的思想的必要性[5]。同样的,施拉姆的传播思想的形成离不开他的个人工作和生活轨迹,施拉姆的生平经历、施拉姆的精神也能很好地映射出他的传播思想形成轨迹,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施拉姆的传播思想内涵。

一、施拉姆生平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于1907年8月5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玛丽埃塔。5岁时因为一次不成功的手术,施拉姆患上了口吃的毛病并饱受口吃的困扰。直到他21岁时以优异的成绩于玛丽埃塔学院毕业时,做了生平的第一次告别讲演,他慢慢学会了带着口吃生活。随后,施拉姆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施拉姆选修了著名哲学家A·N·怀特海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深受怀特海的影响。怀特海与施拉姆一样,也是一名口吃者,也许正是由于两人同样的困境,施拉姆更愿意倾听并受教于怀特海,被怀特海的精神深深的吸引并感染。施拉姆于1930年在哈佛大学取得美国文明硕士学位之后,前往衣阿华大学寻求L·E·特拉维斯教授和W·约翰逊帮助,治疗他的口吃,并攻读博士学位。约翰逊将口吃的治疗和研究与语言学理论联系起来,与一般的语义学联系起来,将口吃看作是一种在今天会被称作是一个传播问题的东西[6]。施拉姆深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并逐渐激发了对传播研究的兴趣。1932年,施拉姆在衣阿华大学取得了英国文学的博士学位。后来他获得一笔博士后奖学金,待在衣阿华大学心理学系跟随C·E·西肖尔教授进行了为期2年的博士后学习。在此期间,施拉姆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训练,学习了定量研究方法,学到了一个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方式和技巧。

结束了学习阶段之后,施拉姆开始进入了工作阶段。他于1935年开始在衣阿华大学担任英语助理教授一职,并于1939年担任写作班的指导教师。在此期间,施拉姆经常开展研讨会,并为他后来在衣阿华、伊利诺伊和斯坦福大学开设的传播学博士课程打下了基础。同时期,施拉姆也深受心理学家勒温的影响,参加勒温组织的俱乐部,被勒温的场论所吸引并影响。衣阿华大学是施拉姆进入传播领域的原发地,在衣阿华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为他后来创立传播学科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间,美国政府认识到传播的重要性,并在无形之中编织了一张以华盛顿为中心,由各界学者组成的传播网络,用来研究有关传播的问题。此时,施拉姆服务于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并参与其中。在这张由众多优秀的跨学科学者组成的传播网络中,施拉姆吸收到了大量的有关传播的内容和研究传播的方法和技巧。罗杰斯认为,施拉姆的传播学观就诞生于他在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的15个月之中[7]。传播学科思想逐渐成型之后,施拉姆开始着手在实际中创建传播学领域。此后的岁月中,施拉姆在衣阿华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斯坦福大学、东西方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建立众多传播机构、培养大量优秀的传播研究者,并同时拓展传播研究的新领域。至此,施拉姆的传播思想从他的脑海中到现实的各大高校和学界中立体地呈现出来,整个动态从云端的观念到土地上的传播机构的矗立,各个传播机构有大量优秀的传播学者充盈其中,如同流光溢彩,立体动态地在我们眼前展现出来。

二、施拉姆精神:“能够做”

“能够做”精神是施拉姆一生的特色,他几乎精通每一件他所投入的事情。(罗杰斯,1997)正是由于施拉姆的“能够做”精神,他才会克服困难,在各大高校建立传播机构、设置传播课程,把他自己的传播思想真正的落到实处,真正的对传播事业做出贡献。在他的整个传播事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瓶颈,如在1959年,他与贝雷尔森的论战;如60年代传播学科发展的困境等。都是在他“能够做”的精神鼓舞下,与贝雷尔森据理力争,并积极地开拓传播的新领域,如媒介教育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国际传播领域等,用实际行动来否定贝氏的“传播学正在枯萎”的论调。

与此同时,正是在“能够做”精神的主导下,施拉姆孜孜不倦地开拓传播研究新领域,才能积极地开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并在无形之中深刻地影响了发展中国家对于传播理念的认识,也帮助了发展中国家创立了传播学科,设立了传播机构,架构了传播学课程的设置,探讨了传播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最重要的是,确实为发展中国家的建设作出了贡献。如媒介教育理论提升了发展中国家的认知水平、提高了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文化水平、一定程度上重新建构了发展中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普及以及价值观的重塑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社会发展理论中,施拉姆根据合作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构建了几种发展模型,为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启发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施拉姆的人类传播思想也在社会发展理论中有所体现,如他认为所有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的发展需要与当前的发展阶段相匹配,才能更好地进行建设,不能超前也不能落后;他还认为发展模式要求人类和社会的联动,整个发展过程就如同一张紧密联系的网络,网络上的各要素需要恰当的配合,不能孤立的运行,这样才能使国家向前推进。在国际传播思想中,施拉姆重点关注了世界各国信息对称的问题,并强调加强新信息秩序调和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难题的一些谦虚的建议。他的这些建议和策略也能为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传播沟通的过程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从而进行有效的沟通,达到各自所期望的传播效果。总的来说,“能够做”精神贯穿施拉姆一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是他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核心精髓。

三、施拉姆传播思想发展阶段

施拉姆的生平经历及思想发展阶段按照时间来划分可以分为:孕育时期(1924~1942)、形成时期(1942~1943)、成熟传播时期(1943~1987),如表1所示[8]。

从施拉姆的生平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施拉姆一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习阶段,二是工作阶段。在工作阶段当中,1942年~1943年是施拉姆传播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此时期施拉姆为华盛顿统计局和战时新闻局工作。此阶段对施拉姆的传播思想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此时期开始,施拉姆开始拉开他的传播学科大厦,在大厦的建造过程中,施拉姆克服困难,不断开辟新领域,建筑扎实又丰富的传播学科。就如杰克·赖勒所说的,施拉姆是令人赞叹的,不仅仅是在于他的兴趣是如此的广泛,而在于他的行为、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并为传播学的发展奉献终身[9]。施拉姆一生为传播学科发展的专业态度值得人们尊敬。

四、施拉姆主要的著述

施拉姆一生努力勤奋、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共写有30余部传播学论著,总计约有500万字,施拉姆著作列表如表2所示。

从施拉姆著作列表中,我们看到,施拉姆早期主要研究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传播的社会功能等问题,后来他致力于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的研究和传播如何推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研究。他研究的课题很大,但落脚点却不大,着眼于传播在改变人们态度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传播如何才能激起人们“欲求上的革命”,从而产生需求的愿望,推动社会的发展等方面[10]。施拉姆的传播思想蕴含在施拉姆的著作之中,并在施拉姆身体力行的传播教育活动中完美的体现出来。

施拉姆的传播思想分为理论型传播思想和应用型传播思想。施拉姆开始涉足传播学之时,着重研究传播的理论,比如架构传播学的框架、研究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探讨传播的责任和功能等。当施拉姆对于传播的理论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他于中期开始致力于应用型传播的探索,努力使他自己的传播理论用于社会各阶层、各方面,以提升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把理论用在实处,而不是束之高阁,使传播理论在社会各层面都能发挥作用。比如他的媒介教育理论、社会发展理论、国际传播思想等。

施拉姆的应用型传播理论是以其理论型传播理论为基石的。施拉姆界定了传播的相关概念、建构了传播学的框架、研讨了传播的功能和责任等理论要素之后,他着手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开启了传播媒介、社会发展和国际传播的研究。其中传播媒介思想中主要的部分就是施拉姆原创的媒介教育思想,并且这一部分的内容在中国也少有学者涉足。社会发展思想中的一些相关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国际传播思想中的某些理论对国际之间的传播策略和方法也具有相关的启发意义。

在施拉姆后期,他开始宏观地规划和整合他的理论型传播思想和应用型传播思想,并试图他们都归纳在人类传播思想当中。他的这一想法相应的也在他的后期的著作当中体现出来了。他力图把传播学科作为人类社会科学,并能统摄各学科,使各种学科联接成一张紧密的网络。施拉姆的人类传播思想从宏观的角度,以传播为原点,将各学科联接成一张强大的知识网络图景,试图把传播学科打造成统摄各学科的人类社会科学,并希望从整体上提高人们的认知。

传播学领域如此广阔,研究方法如此庞杂,模式繁多,以致難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但传播学研究却方兴未艾。部分美国学者继续致力于传播模式与理论的建树,注重传播对思想的影响,以至于对社会和社会变迁所具有一定的影响[11]。本文借由对施拉姆的传播思想研究希望对社会思想进行一定的启发作用,也希望对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尽一份心力。

参考文献:

[1] 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2.

[2] Chaffee,Steven H, and Everett M. Rogers(eds.)(in press). In Wilbur Schramm, The Beginning of Communication Study in America. Newbury Park,Calif.:Sage.

[3]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12.

[4] Wolfgang Donsbach,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2008, P4511.

[5] 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曹静生,黄艾禾译.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第100.

[6] 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6.

[7] 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16.

[8] 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4.

[9] Bruce H.Westley(eds) (in press).Journalism Monographs, Contributions of Wilbur Schramm to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ack Lyle.,Mass Media and Education:The Schramm Connection.P16.

[10]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14.

[11]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17.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精神思想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都精神
拿出精神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精神了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