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技工学校文化体系的建构

2018-04-04张臻邹立君

价值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

张臻 邹立君

摘要: 现代技工学校的文化体系建构主要以“文化洋葱模型”为主,笔者以此为基础,通过实地访谈将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质凝练为“大圣”文化;分别从表层、中层、核心层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文化体系建构,其实践路径一是主题统揽,凝聚文化建设共识;二是科学论证,构思建构实施体系;三是优化机制,促进文化特质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ystem in modern mechanic school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ultural onion model". Based on this, the campus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Z Huafeng School of Technical of Automobile Industry were condensed into the "Da Sheng" culture through field interviews. The cultural system is construct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urface layer, middle layer and core layer respectively. The construction path: the first way is to gather the consensu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is to demonstrate scientifically and construct the implementation system; the third is to optimize the mechanism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關键词: 技工学校;文化特质;文化洋葱模型

Key words: technical school;cultural characteristics;cultural on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0-0158-03

1 现代技工学校的文化体系构建理论模型

技工学校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学校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技工院校自身特有文化属性的文化形态。它是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的教书学习和工作管理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逐渐形成的达成一致共识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于这种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有不同的构建模式或者文化模型,在这里笔者主要以主“文化洋葱模型”为依据进行文化建构。

1.1 技校文化体系构建的模型依据

文化洋葱模型。美国的吉尔特·霍夫斯塔德将文化象征为洋葱,他认为文化与洋葱一样具有很多层。其中,最外层是象征物,比如语言、服装和风俗等,象征物是人们肉眼可见的,容易被辨认出来。第二层为英雄人物性格,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他们所崇拜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文化中绝大多数人的性格。因此,只需分析英雄人物身上的性格特征就可快速地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第三层为礼仪层,指的是一种文化中对事物独特的表示方式。最底层为价值观,是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它是文化的基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我们一般感受不到。[1]

思宾塞-澳蒂则把基本假定和价值观放在了同一个层次,作为民族文化的内部核心层,包括信仰、态度和习俗;它影响着外面的“体制和制度”层;再接着外面的一层是“仪式和行为”、“人工制品和产品”,一种代表人的行为模式,一种代表非行为模式,这种分层在文化洋葱模型构建中显得更符合逻辑。[2]

“洋葱模型”将文化分为三层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核心层文化。①表层文化是指平时人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包括语言、服饰、建筑物等。②中层文化是指一种社会的规范,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遵守去做的事,主要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上。③核心层文化是一关于人们为何存在的共有假设,是一个关于人们精神层面上的共同认可的,最深信不疑的东西,如信仰、习俗等。这三层文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核心层驱动影响中间层,中间层又驱动影响表层。

1.2 案例学校文化模型构建

以文化“洋葱模型”为依据,同时结合对校长、教师、学生实施的问卷、访谈、头脑风暴等形式得到的调研结果,最终将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质提炼为“大圣文化”,其模型结构如图1。

①一个符号。“大圣”是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大圣文化”特质模型的内核、符号。“大圣”取自“齐天大圣”一词,也效仿其意。“齐天大圣”是对孙悟空的称号,他保护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一路上虽经受磨难,但最终求得真经,其勇于探索、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的精神被称之为大圣精神。

②两子精神。一是猴子精神。猴子精神的精髓:悟而变,即七十二变,是根据孙悟空自身的际遇和在取经路途上表现总结而来。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果断机制、敢于探索、团结一致、善于变化的这些特质,是技工学校发展强有力的精神指导。二是轮子精神。轮子精神的精髓:勇而通,即三十六计,是指根据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办学特色提炼而来。学校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确立了以汽车类专业为特色的办学品牌。汽车行走必须依靠轮子支撑,轮子就其外形来说是圆的,可以随时改变方向,行驶于各种道路环境,是遇难则变,滚滚向前,同时也有随时变通、善于变化、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引申之意。

③理念支柱。“崇变 尚通”的育人理念,即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变通、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品质。“崇变”是指学校发展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找准定位;在不断地改革中完善体制,增长经验,取得进步。“尚通”是指学校善于变通,不畏险阻,勇于探索,依据自己区位的优势找到属于自己的办学之路,为社会输送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崇变 尚通”的理念,为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办学思想上的指导,其时而变的办学思想符合当前社会倡导的对“工匠人才”的培育。

2 现代技工学校文化体系建构的具体内容

根据文化“洋葱模型”,在现代技工院校文化模型的建构中,表层文化主要是通过环境识别系统(EI)和视觉识别系统(VI)的构建来表现;中层文化主要是指行为识别系统(BI);核心层文化主要是指理念识别系统(MI)。因此在构建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文化体系时,可从理念、行为、视觉、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构建。

2.1 核心层文化建构——理念识别系统(MI)

核心层文化主要是指基本价值观,是大家所认同的,是一种信仰、态度,主要通过技工院校的理念识别系统表现出来。具体内容如下:

①学校愿景。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到学校愿景是:拥有百变人生的金箍棒。学校坚持技术引领,打造大圣文化,以师生拥有高超技能为目的,把崇尚技艺当作教育过程中的重心,培养德技兼备的人才,打造自己的大圣文化品牌,成就卓越事业。

②办学理念。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到办学理念是:以园区服务为宗旨,以优质就业为导向,以能人教育为本位。学校位于广州市花都汽车城,汽车制造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催生大量的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学校充分把握其地域优势,依托产业,准确定位,主要开设汽车类专业,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地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完全对接,做到产学园一体化,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了提高与保证,达到了育人目的。

③校训。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到校训是:“品高工巧”。“品高”是指品质优雅高尚,指学校以高素质,高品德为本,学生成才先成人,教师教书先教德,崇尚道德为先,人品为重。“工巧”语出《战国策·秦策五》:“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指技艺高明。整体来说,就是崇尚优雅高尚品质和高超技艺。

2.2 中层文化建构——行为识别系统(BI)

中层文化主要是指学校的制度与体制规范,主要通过领导、教师、学生的行为规范来表现。行为识别系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具体践行学校理念與办学形式的一种运行模式,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形成了以“品高工巧”为核心的“大圣文化”体系。学校在“大圣文化”这一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认真落实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各项方案,践行“工于学,巧于艺”的治学理念,以培养“德”“艺”融通的智能工匠为目的,开展各项学校活动。主要包括学校专题活动——四节四赛,以此来激发师生潜能,贯穿“精神、精通”的校风;三大习俗活动——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社团课程活动来培养园校企融合、徳心体融通、工巧艺一体的现代汽车人;三大校本仪式——新生军训、升旗仪式和毕业典礼来塑造具有高洁品德、高明心智、高雅形体的行者。

2.3 表层文化建构——视觉识别系统(VI)+环境识别系统(EI)

表层文化是通过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的外在的可观察的物品来体现,主要包括校旗、校徽、服装、建筑物、广场等给人直接的视觉冲击。因此在技工院校文化体系建构中表层文化的主要是通过视觉识别系统和环境识别系统来进行建构。

①视觉识别系统的建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主要是展示学校形象,体现学校地位、精神和价值,包括校牌、校徽、校旗以及宣传册之类的纪念品等,系统的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可以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契机。结合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发展特点和校园文化,主要对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设计:

第一,视觉文化识别系统。具体包括学校核心符号设计、符号基础应用设计、符号环境应用设计三个部分。核心符号设计主要有品牌标志设计(校徽)、标准字和标志与基本要素的组合规范三个要素。符号基础应用设计包括名片、胸牌、信封、学校旗帜、电子办公室设备文档规范等的设计。符号环境应用设计主要包括室外环境符号导视系统和室内环境符号导视系统两部分。其中室外环境符号导视系统主要包括宣传类标识、道路导视标识、楼阁名字设计等。室内环境符号导视系统主要包括通道指示设计、楼层导视图、各教室科室标牌设计等。

第二,环境文化识别系统。具体包括汽车西游记效果图和大圣广场效果图。汽车西游记效果图主要有各个时期的汽车雕塑组成一条汽车发展观光路线,包括人车驿站、马车驿站、汽车驿站和新能源车驿站四个驿站。每个驿站内都设置有供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和每个时期车辆的发展演变情况,以此来突出汽车类院校的特色。大圣广场主要有孙悟空这一精神堡垒,来彰显学校大圣文化这一文化主题,是学校的主广场,供学校平时大型集会、升旗仪式和主要的学生活动场所,弘扬学校文化。

②环境识别系统建构。环境识别系统主要是反映学校的精神,体现学校的特色,提升学校文化品味,是学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隐性资源,其中具有鲜明主题的广场文化、楼宇文化、路桥文化、墙体文化和草坪文化对在校师生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主要包括将广场、路桥、楼宇都命名为与大圣文化相关名字,通过宣传橱窗、文化墙来传播校园文化,展现技工学校的发展特点和文化精神。

3 现代技工学校文化体系建构的路径

3.1 主题统揽,凝聚文化建设共识

加强建设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是为了满足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战略布局,也是学校本身发展急需解决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因此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需要提高对建设校园文化特质的思想认识,形成“以变求通,以动求进”的学校精神统揽的统一思想阵地,用这一主题理念去统率和指导一切活动,形成具有鲜明理念内涵的文化整合力。进而把“德心体融通,工巧艺一体的智能工匠”的人才培养目标融入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去,为文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3.2 科学论证,构思建构实施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渐进的过程,要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影响,从规章制度上入手,让行为文化建设保障校园文化整体有序进行。第一,制定全新发展规划。重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将“大圣文化”容入到其中,作为学校发展改革的重要部分。第二,设置动态建设目标。“大圣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规划并根据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地进行调整,确定建设的各层次动态目标,使其得到有效的监控和实施。第三,实施个性方案。在实施方案时要敢于打破传统校园文化建设壁垒,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区别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企业文化的不同,分析校本情况,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个性建设方案,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3.3 优化机制,促进文化特质建设

广州市华风汽车工业技工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必须要合理的调配各方面的资源,统筹安排,形成文化建设共识,使全体师生共同行动。

第一,坚持上下联动,打造专业团队。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可以将“大圣文化”特质建设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课堂、课外活动、科研实践等途径进行渗透,让最能展现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校园生活成为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同时也要善于发挥老师这一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一支具有研究力、执行力和宣传力的文化建设团队,让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彰显团队的力量,成为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第二,合理配置资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要顺利开展就必须保证资源配置划分的合理性。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具体的“大圣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合理的调配资源,通观全局,根据“大圣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将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利益和现实的可能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参考文献:

[1]杜晶.宁波G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D].宁波大学,2015.

[2]李莉,彭世文.文化模型与大学文化建设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2):117-120.

[3]邓铭铭.技工学校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的技工学校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技工学校数学教学的困境和改进方法分析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漯河水利技工学校
信阳水利技工学校
技工学校体育选项课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的应用研究
技工学校档案管理如何提高实效性
技工学校学生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