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018-04-04刘晓静赵永峰

价值工程 2018年10期

刘晓静 赵永峰

摘要:本研究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入手,并结合实际对其进行了改进,在考虑旅游产业的前提下,构造了新的经济增长函数。在探讨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先研究旅游产业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情况,检验结果证明了旅游产业发展可以正向带动经济增长。除了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旅游产业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作用于经济增长,文章选用物质资本、劳动力、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间传导变量,研究旅游产业通过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結果表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物质资本、劳动力、第三产业比重、外商直接投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

Abstract: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Cobb 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improves i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the tourism industry, a new economic growth function is constructed. When discussing the impact of tourism industry on economic growth, we first study the direct effect of tourism industry on economic growth. The test results prov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can positively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n addition to acting directly on economic growth, tourism industry can also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by influencing other factors. The article selects material capital, labor forc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s the intermediate transmission variables to study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ourism industry through other factors on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urism industry can act on economic growth through material capital, labor force, the proportion of tertiary industry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关键词:旅游产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

Key words: tourism industry;economic growth;industrial structur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0-0076-05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表现为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同时,入境旅游人数也越来越多,旅游外汇收入逐年递增,这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且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带动劳动力就业,改善国民经济结构,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1]世界旅游组织公布的资料表明,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增值效益。每1个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大致可产生5个相关就业需求,作为极具关联作用的产业,能起到“一业带百业”的作用。[2]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旅游总收入提高了,会促进经济增长,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已经被广大学者研究并得到认可。[3]旅游产业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如何通过其他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1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模型

1.1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模型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三个因素: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本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择经济增长研究文献中较为通用的模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4]即式(1):

Y=AKαLβ (1)

式中:Y表示总产出,K、L分别表示资本存量(即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α、β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弹性系数,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涵盖制度、技术、文化等其他影响因素。为了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纳入旅游业因素的生产函数核算方程作为实证计量模型。如果将旅游业变量引入生产函数核算方程,增长核算方程就扩展为:

Y=AKαLβTγ (2)

式中:Y、K、L仍旧如上所述,T为新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中旅游业投入变量,γ为旅游业的产出弹性系数。由于该模型包含参数非线性,对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即式(3):

lnY=lnA+αlnK+βlnL+γlnT(3)

α、β、γ分别表示各要素的投入产出弹性系数,将相关变量代入,模型方程设定为:

lnGDP=α0+α1lnKt+α2lnLt+α3lnTt+λt (4)

1.2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模型

首先,考虑经济增长的两大因素即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这两大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目前,大量研究表明旅游产业对固定资产具有推动作用。旅游产业有利于固定资产投资,旅游产业在自身吸收大量劳动力的同时,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人数的增加。其次,旅游业作为一个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有着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发展的作用。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其发展壮大本身就验证了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其发展直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必然会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高度化发展。旅游业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的流入为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一是FDI的流入本身就直接构成了投资,FDI的增加扩大了我国国内的投资规模,通过投资对GDP的拉动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由于FDI通过影响出口作用于经济增长,FDI集中于我国的出口部门,其流入可以促进了我国的出口,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传导作用时,选用的中间变量是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基于以上分析,将模型(4)改进为计量回归模型(5):

lnGDP=α0+α1lnKt+α2lnLt+α3STRSt+α4STRTt+α5lnFDIt+λt(5)

式中:lnGDP表示产出,K、L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劳动力,STRS、STRT分别表示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以下简称二产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以下简称三产比重),ln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α0是常数项,α1、α2、α3、α4、α5分别表示lnK、lnL、STRS、STRT、lnFDI的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λ是随机干扰项,表示受随机因素影响而未能观察到的其它因素。

为了深入考察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借鉴邵帅和杨莉莉等使用的分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的模型方法[5],构建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各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以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相关模型如下:

lnKt=a0+a1lnTt+ε1t (6)

lnLt=b0+b1 lnTt+ε2t (7)

STRSt=c0+c1lnTt+ε3t (8)

STRTt=d0+d1lnTt+ε4t (9)

lnFDIt=e0+e1lnTt+ε5t (10)

λt=g0+g1lnTt+ε6t (11)

研究选取的时间段是2000-2015年,数据来源主要《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分析

2.1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直接作用的实证检验结果

为了考察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计量分析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单独考察旅游产业变量和经济增长变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在加入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两个变量的情况下,考察旅游产业变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1 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

从2000到2015年,随着旅游产业的继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也取得了相应的增长。利用SPSS16.0的Pearson相关分析,旅游总收入与实际GDP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24,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表明旅游总收入与实际GD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下面通过计量检验,进一步探讨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①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是决定回归是否可靠的重要性指标,所以数据的平稳性检验至关重要。检验数据是旅游总收入(T)、经济总产出(实际GDP)两个变量均取自然对数。选择ADF单位根检验法,采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确定滞后阶数。检验结果(表1)表明变量lnGDP和lnT在1%的显著水平上均不平稳,但是,经过一阶差分后,序列分别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序列。据此初步推断变量lnGDP和lnT可进行数据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

②E-G协整检验。

根据E-G两步法做协整检验,首先建立回归方程:ln GDPt=β0+β1ln Tt+μ。鉴于上面ADF检验的结果,由于变量lnGDP和lnT同阶平稳,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对方程的回归系数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lnGDPt=5.068+0.509lnTt

(50.7267)(16.6978)

R2=0.9342 F=269.0136

DW=1.323433

接下来对方程的回归残差序列做ADF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的ADF统计值是-3.061,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残差是平稳的,且方程拟合度较高,解释力较强,这说明回归方程比较合理,旅游总收入与经济总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模型不存在谬误回归。回归方程系数是旅游总收入与经济总产出间的弹性,即当旅游收入(T)每增加1%,经济总产出(lnGDP)將提高0.509%,反映了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贡献作用,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之一。

③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上述ADF检验和E-G协整检验,表明旅游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但二者之间是不是存在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进行因果检验。按照赤池信息准则(AIC)和施瓦兹(SC)最小准则,通过VAR模型,确定两个变量的最佳滞后期是2。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旅游产业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由经济增长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2.1.2 考虑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后旅游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改进后,将旅游产业要素加入进去,建立了包括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旅游总收入三个变量的经济增长模型,即式(3),接下来对式(3)进行计量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均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从回归系数来看,物质资本lnK、劳动力投入lnL与旅游总收入lnT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3214、0.3521、0.1812,即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旅游总收入每提高1%,国内生产总值会提高0.3214%、0.3521%、0.1812%。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加入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两个变量之后,拟合优度R2从0.9342上升到0.9825,说明加入lnK和lnL后,模型的解释力度有所加强,同时,旅游总收入lnT的系数为0.1812,仍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

2.2 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间接作用的实证检验结果

2.2.1 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利用Eviews软件对式(5)进行回归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通过做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以上模型中所选取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并且全部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的检验,这说明变量指标的选择是较为合理的。各变量与实际GDP之间的估计系数是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由估计系数可见,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较高,分别为0.3562和0.3313,初步说明了在2000-2013年期间,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旧是最突出的。第二、第三产业比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625和0.0515,反映了产业结构变动也推动了经济增长,FDI的弹性系数为0.0558,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可以拉动经济增长的。并且以上所有要素变量全部通过了不同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且拟合系数达到了0.9731,DW值为1.6028,说明模型(5)的解释力比较好。

2.2.2 旅游产业通过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本部分研究旅游产业通过lnK、lnL、STRS、STRT、lnFDI对经济增长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根据2000-2015年旅游收入及各指标的数据,仍然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方程(6)-(11)进行估计,分析的结果是DW值都小于1,这就意味着存在自回归的问题,这会影响分析结果。这有可能是由于在构建(6)-(11)的模型时,只考虑了旅游产业对各要素的影响,这可能导致了参数方差出现了偏差。针对此问题,对以上方程做自相关纠正,纠正后的DW值介于1.5-2.5之间,并且方程的拟合系数都比较高,见表4。纠正后的回归结果显示旅游产业总收入与经过纠正后的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二、三产业比重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呈现为正相关,并且系数均在5%以上水平显著。

①旅游产业通过物质资本影响经济增长。

旅游资源的持续开發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进行。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形成旅游固定资产原值将近八千亿,旅游固定资产的增长率与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旅游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在房地产大背景下构成了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组成部分,因此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固定资产从而影响经济增长。[7]通过表3和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3562,旅游产业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系数是0.5058,二者都是显著的。即旅游收入增加1%,会带动固定资产投入增加0.5058%,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会推动经济增长0.3362%。这说明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②旅游产业通过劳动力投入影响经济增长。

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及的领域广泛,旅游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8]游产业既需要一些高学历、专业知识的管理和规划人才,也需要具备简单技能的普通劳动力。通过表3和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3313,而旅游产业与劳动力投入的系数是0.3079,二者都是显著的。即旅游收入增加1%,会带动劳动力投入0.3079%,而劳动力投入增加1%,会推动经济增长0.2813%。这说明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劳动力投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③旅游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增长

本研究考虑的是旅游产业通过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通过表5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发展与第二产业比重的相关系数为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表3计算结果表示,二产比重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062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即二产比重每增加1%,会推动经济增长0.0625%。这说明旅游产业不能通过二产比重这个因素影响经济增长。表4的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由于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第二,由于贸易因素的原因,第二产业中各行业处于竞争优势的组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也使得处于竞争劣势的组织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第二产业部分资源不断重新配置。第三,公共部门推动。由于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的扩张使得资源从工业部门转移到服务业部门。

通过表3和表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三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0515,旅游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的相关系数是0.2055,二者都是显著的,即第三产业比重每增加1%,会推动经济增长0.0515%,而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会带动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2055%。这说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第三产业比重的调整来影响经济增长。近年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现实表明,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新的消费热点,实践证明,凡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第三产业相对来说较为发达。

④旅游产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经济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一是FDI的流入直接扩大了我国国内的投资规模,通过投资对GDP的拉动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FDI的流入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出口。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旅游产业一直走在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旅游业属于开放性产业之一,我国允许设立外资旅行社和多项面对外商的开放措施,所以在引进外资方面,旅游业相比其他服务业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表3和表4的計算结果可以看出,FDI与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0558,旅游产业与FDI的相关系数是0.1601,二者都是显著的。即FDI每增加1%,会带动经济增长0.0558%,而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会带动FDI增加0.1601%,这说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对FDI的拉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 结论

文不仅研究了旅游产业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情况,而且研究了旅游产业如何通过其他因素作用于经济增长。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①单独看旅游总收入和经济增长两个变量,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旅游总收入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是0.509,且二者之间存在经济增长到旅游产业的单向因果关系。通过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加入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两个变量后,旅游产业发展仍旧会对经济增长发生正向作用,系数为0.1812。

②旅游总收入在直接构成经济增长组成部分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作用于其他因素影响经济增长。除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两个因素外,本研究还选取了产业结构和外商直接投资,为了深入考察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构建了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各投入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以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物质资本、劳动力投入、第三产业比重、外商直接投资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但是不能通过影响第二产业比重来作用于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周四军,张墨格.中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4):60-64.

[2]杨智勇.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2):27-30.

[3]陶金龙,等.苏州市旅游业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5):99-102.

[4]陈友龙,等.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93-96.

[5]赵东喜.福建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关系动态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27-131.

[6]刘长生.我国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旅游科学,2008,22(5):23-32.

[7]杨勇.旅游业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旅游科学,2006,20(2):40-46.

[8]余凤龙,黄震方,等.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8):1297-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