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018-04-04席文博

价值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PPP项目风险管理高速公路

席文博

摘要:高速公路PPP项目具有投资决策难以及资金密集等特征,在项目规划阶段到最终投入运营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以科学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保障工作效果。在本文中,将就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一定的研究。

Abstract: The expressway PPP project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icult investment decision and capital intensive. It has more uncertain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ject planning and finally put into operation, and needs to be protected by scientific risk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conduct some research on risk management of expressway PPP projects.

關键词: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管理

Key words: expressway;PPP project;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0-0051-04

0 引言

在运作高速公路项目时,采用PPP模式,可以将原本属于政府公共服务所直接提供的事项,转变成政府的购买服务,并且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由社会资本进行承担,这对于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实现交通运输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非常有利,并且对于促进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及激发市场活力也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能够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此外,采用PPP模式对于在交通运输领域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不断提升该领域服务的积极性以及搭建市场化的供给体系都能发挥非常有利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未来,PPP模式将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本文将基于高速公路PPP模式的基本框架与融资关系,探讨在这一过程中风险管理内容及风险分担方法,通过有效的风控模式为项目的顺利运作提供安全保障。

1 高速公路PPP模式的基本框架与融资关系简述

对于路桥PPP项目,通常政府会作出相关的承诺,不仅包括对招标前国家的承诺,也包括对公路项目的规划,政府需要对建造审批进行严格的控制,还要注意道路分流建设,其融资的主要架构如图1所示。

2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管理模式

在PPP项目风险管理当中,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风险识别。这可以说是风险管理工作开展当中的第一步,是风险主体对自身存在风险形成认识的一个过程。从工程项目角度来说,风险识别工作即是对项目存在的风险以及未来面临的风险进行确认、归纳以及判断。任何项目在具体运行当中,都将受到较多风险的威胁,这也显示出风险识别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风险估计。在做好初步分类以及风险识别工作之后,即需要进行风险估计处理。对于该内容来说,即在对风险性质进行估计的基础上对风险后果的大小以及发生概率进行估算,通过该种方式对项目计量过程当中的不确定性进行降低。在具体风险估计工作当中,要做好两方面内容的考虑,即在对损失发生概率进行估算的基础上判断损失程度;第三,风险评价。该项工作的内容是对风险对项目既定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衡量。对于风险估计来说,其仅仅是对项目不同阶段所具有的风险情况进行估计量化处理,风险评价方面,即在所有风险综合整体风险以及项目在该方面的承受能力进行考虑;第四,风险应对。该工作即在风险发生情况下制定的预订措施,并根据其技术类型的不同具有理财以及控制两种类型。控制型方面,即在风险问题发生之前以科学控制措施的应用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理财型方面,即在风险发生前通过财务安排方式的应用对风险进行降低。

3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识别与度量

3.1 风险识别

3.1.1 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包括有:第一,政治风险。该方面风险首先为国家风险,即政府根据政治原因征收项目、没收等潜在的可能性。另一类即政治经济法律在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风险,如税收政策、环境保护与法律制度等在立法方面是否健全等。对于项目政治风险来说,其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与方面都具有涉及,从项目的选址、建设到收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第二,融资风险。高速公路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以及建设规模大等特征,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当中,对投资者具有着较高门槛的设置,并因此使项目存在着较大的融资难度,风险分担方式设计不合理以及融资金结构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项目融资风险的发生。

3.1.2 非系统性风险

该方面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建设风险。在项目开始建设后,顺利完工风险可以说是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工,同项目是否能顺利运营具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该种情况下,在做好这部分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管理,是保证项目工程顺利交付使用的重要手段。在高速公路建设当中,完工就是指项目工程在国家批准的初步设计以及特许经营允许的工程造价、工程建设期内建成完工并没有出现项目终止的情况以及项目验收或试运营期间,高速公路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完工风险包括有成本超支风险、完工延迟风险以及不能完工风险;第二,技术风险。这是技术领域当中项目风险的一种体现方式。对于高速公路来说,其是指高速公路项目从开始建设到运营过程中,因技术方案存在缺陷、不足等情况对项目所带来的损失,包括有工程完工延迟以及成本增加等。当工程出现延期情况后,将直接对项目的经营期产生缩短影响,甚至会出现因无法完工而放弃的情况。另外一种风险即工程缺陷,即工程在建设阶段存在的遗留问题,在使项目无法验收后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

3.2 风险度量

3.2.1 主观与客观概率

风险度量结果的有效性与否同风险结果概率值取顶以及判定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实际对概率进行确定时,其具有着两种方式,首先,根据统计方式的应用以大量试验为基础确定,该种概率数值在客观上是存在的,且不会根据决策者以及计算情况转移,称之为客观概率。在实际确定该概率值时,需要以充足的信息与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在保险、金融等度量方面通常以客观概率为基础。除此之外,即是人们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所进行的主观判断度量方式,也称之为主观概率,即根据其估算以及经验获得的概率。在具体PPP项目风险分析工作当中,人们所能够遇到的风险因素并非是重复的,根据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况进行估计的,对此,既不能够做出准确的分析,也不能够对风险发生的客观概率进行计算。对此,在具体开展PPP项目风险决策与分析时,即可以由相关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决策者以主观的方式估计风险因素出现概率,这是一种以更少量信息进行主观估计的方式。

3.2.2 风险概率分布

在风险分析工作当中,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其分布情况可以说是该工作的基础。对此,在实际进行风险分析时,即需要能够将上述两项工作作为重点任务开展。对PPP项目风险管理这项工作来说,其具有着较强的独特性,尤其是对于新项目来说,仅仅能够根据相关经验对风险事件的概率分布以及概率情况进行预测。对此,则可以根据典型可能性指数根据其频率程度分为5个等级,即经常-4、很可能-3、偶然-3、极小-2、不可能-0,以此获得一组离散型概率。

3.2.3 风险重要性评定

对于一个具体风险因素概率值确定以及结果评估来说,不仅需要对有关统计数据以及专家经验进行充分的发挥,且需要能够对项目所处环境以及自身具体条件进行细致的考察。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风险结果的确定,则可以通过主客观判断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客观判断方面,主要通过大量案例以及统计数据收集获得,主管判断方面,则需要根据决策者以及风险分析专家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假设。实际上,除了经济层面损失能够计算外,其余结果则都不能准确的预测量化,且对于不同的风险源,也无法对可靠的数据进行提供。对此,则可以根据后果严重程度将其划定为灾害性-4、严重-3、较小-2、可忽略-1几个等级,在联系两种方式综合评定结果的基础上实现对具体风险重要程度的评定。

3.3 基于PPP规则分担风险

对于PPP项目而言,其风险分担主要包括三条基本原则:控制风险能力最强的一方来对相应的风险进行控制;获得的回报要和程度的风险成比例;风险承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且要有上限。比如,应当由政府所承担的风险,而交由社会资本进行承担,这必然会导致合作无法持续下去。一旦社会资本对项目的全部风险都进行承担,在风险暴露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必然难以全身而退,也无力进行应对,进而导致公共服务质量的效率不断下降。由此可见,对成本进行合理的分担,达到互相弥补,优势互补的效果,将防范风险的成本降到最低,这也是对PPP项目进行运用所能够实现的最好的结果。

通常来说,对于PPP项目中存在的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应当由政府进行承担,而对于投资和施工管理以及运营和债务偿还等方面的问题,应当有社会资本承担相应的风险。而对于项目中的存在的环境和效益以及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各主体应当共同进行承担,比如对于城市的排水与污水处理相关的项目,在建设运营以后,由于收费标准比较低,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政府可以给社会资本一定程度的补贴。也可以在高速公路与城市桥梁等PPP项目中运用这种方式,如果由于车流量达不到预期的标准,则应当由政府提供相应的补贴,对于建筑企业,其属于社会资本,在进行拆迁和施工时,如果超出预算,则应当由其独自承担,这对于建筑企业更好的管理自身,做好内控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和政府谈判时,建筑企业还应注意如果是由于政府原因导致的成本增加,则这一分析应当由政府承担。如图2是PPP项目中风险分担常见的流程图。

4 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评价

4.1 方法选择

在项目风险评价工作当中,具有着较多的评价方法,常用的有层次分析法、遗传算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等。在具体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时,即需要能够从定量以及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同时对不同参与方在风险对待方面的态度差异问题进行考虑,除了少部分指标能够通过统计方式的应用获得以外,大量指标则仅仅能够以专家评分法进行处理。对于该问题类型来说,则可以通过模糊评价方式进行问题的解决。对于该方式来说,其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能够对某一项指标具有直接的依赖,且不会出现对绝对指标过分依赖的情况。而是在实际处理当中对比较方式进行应用,以此避免在普通数学评价当中因没有做好标准选用而导致偏差问题发生;第二,以权数方式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进行体现,但仅仅在权数字的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出入,而不会因此对评价结果产生改变。且在技术处理方面,能够对累计误差方面的影响进行避免;第三,确立隶属函数关系以及模糊评价中算子,以此使非量化指标同参与评价的指标间能够形成联系,使结果更好的对对象的一般趋势以及整体性特征进行反映。在PPP高速公路项目当中,通过模糊评价分析方式的应用即能够使项目参与方联系指标体系模糊评价项目当中存在的风险,并从结果当中获取各方对项目风险情况的描述。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根据PPP项目特点,为了保证风险评价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能够客观、充分的实现项目风险水平状态的反映,在具体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性原则。在指标体系建立方面,需要保证其能够对PPP项目不同方面、层次的风险情况进行反映,对项目运行当中所面临的风险充分考虑,保证在识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以及全面性,在保证指标体系能够对综合评价相关性、全面性要求的基础上避免不同指标间发生重叠问题。而在指标的计算以及选取方面,需要将科学理论为依据,保证不同指标概念具有确切以及科学的特征,且能够对风险的本质特征进行合理、全面的反映。在具体指标体系建立当中,需要对评价人员的主观性进行最大程度的减少,增加其可观性;第二,层次性。只有保证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以及层次性,才能够保证其在具体实践当中能够更好的得到推广应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为后续项目风险分担打下良好基础的基础上对项目所具有的优势与欠缺之处进行表现。通过该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项目管理层对项目内部存在的不足进行准确的获取,且能够在做好项目间比较的基础上更好的取舍;第三,可操作性。该原则即在具体设置指标体系时要避免过于繁琐,对指标体系优化原则充分遵循的基礎上对其数据获取的可靠性以及涉及的指标量化情况进行考虑,尽可能以少量指标的设置实现对合理指标体系的构成。同时,对指标体系进行建立的目的,即更为准确的评价风险,对此,指标在实际设置当中即需要避免进入到越多、越全面越好的误区,而需要以有效、实用的原则正确进行识别。

5 结论

在我国,PPP模式的公路建设时间尚短,如何做好该模式下公路建设则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在上文中,我们对高速公路PPP项目风险管理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实际PPP模式公路建设中,需要能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以科学管理方式的应用保障工程的顺利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洁.高速公路PPP项目的政府监管体系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

[2]桑美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胡海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2.

[4]刘欣然.高速公路项目融资模式及风险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5]杨笑寒.PPP模式下高速公路私营资本风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

[6]温阳.基于PPP融资模式的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PPP项目风险管理高速公路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高速公路与PPP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