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方案的实施与管理

2018-04-04沈朗张赛李楠

价值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公路工程

沈朗 张赛 李楠

摘要:通过对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方案及运行机制的研究,总结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方案的缺陷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施工企业的视角审视公路工程保险,并从管理和实施角度对公路工程保险的投保和实施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insurance pla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period, this paper sums up the def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 during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examines highway engineering insurance fro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erspectiv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he insuran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nsur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and implementation.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管理机制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construction period insurance;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0-0037-02

0 引言

公路工程建设具有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面广,施工组织结构复杂、建设难点多,工程地质环境变化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面临诸多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将面临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为减小风险发生后的损失,必须采取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建设期工程保险作为一种风险转移手段,可以有效管控风险发生后工程的损失程度[1,2]。我国公路工程保险制度存在诸多不足,施工企业作为投保人,往往注重技术问题,而忽略了风险防控,缺乏建设期保险投保意识,因而在事故发生后,难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此外,施工企业对于保险方案的理解多保留在硬性的保险条文上,对保险与风险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投保方案多照搬照抄,缺乏针对性。如投保方式相对单一,内容不规范,保险标的物发生后理赔机制混乱等。作为建设期工程保险的主体,在保险投保过程尚无相应的主导能力。这些不足使公路工程保险在推广过程中面临诸多阻碍,损害公路工程保险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施工企业风险抵抗能力。

目前,针对于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的相关研究,依旧集中在保险公司的立场,对于施工企业的诉求很少涉及。张晓婷,王浩[3]从公路工程造价角度对建设期保险进行分析,从工程保险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实施程序角度出发,认为工程保险在施工阶段具有不可替代性,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涂志宏[4]针对我国公路工程保险的缺陷,从公路工程风险评价的角度出发,利用RBF神经元网络,建立了公路工程保险厘定方法;沈德才,钱伟[5]根据工程实践,通过对桥梁工程的保险投保方式、投保公司选择、保险险种等因素的分析,保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因此,施工企业在选择建设期工程投保方案时,如何丰富保险内容,如何更好地发挥保险在施工过程中风险管控的作用,是值得施工企业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1 公路工程保险特点

公路工程保险不同于一般的财产保险或人身保险,具有风险的综合性、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广泛性、保费费率和金额的可调性、保险期限的不确定性、保险信息的不确定性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对于建设施工期间的投保增加了许多机会与挑战。

建设期保险大多采用全工期、全过程、全标的物一次性投保的方案,这种方案既增加了施工企业的投资成本,又增加了保险履行的风险。为提高建筑企业保险投保效率,增加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必须针对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投保的特点及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有效的建设期保险管理体制。

2 建立独立的保险管理体制

从企业内部挖掘技术型保险人才,健全保险运行机制,是企业真正解决建设期保险的最佳途径。

2.1 加强人才培养

既懂保险又懂工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建设工程保险行业的稀缺资源,这种人才的缺乏是造成建设工程不规范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做好建设期工程保险,必须培养企业自有人才,弥补企业短板。为此,可从以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一、与高校采取合作培养,在土木专业方向开设工程保险课程,从理论上先着手,向企业输出复合型人才;二、从保险公司相关业务部门或工程保险经济公司引进人才,并在工程项目中进行相关培训,丰富企业人才库;三、加强自身人才培养,与国际工程保险公司合作学习,学习先进工程保险经验,亦可引进相关保险工程管理人才。

2.2 健全投保机制

当施工企业作为投保人时,多采用招标或直接委托保险代理机构进行投保,这种投保方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种较为便捷的方式,但作为一家成熟的建筑企业,显然是不够的。随着建设工程保险意识的提高,部分企业在建设区投保过程中逐渐引入保险经纪公司(人),代理建设单位进行建设期保险风险分析和保险方案招标,并参与后期的保险理赔工作。施工单位应该据工程的风险系数和企业自身实力选择合理的投保机制。

2.3 保险技术性创新

公路工程建设期保险方案目前的保险类型相对缺乏,作为工程建设的主导方,对建设期保险标的物的风险及价值因素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但由于大多施工企业对保险的不重视,导致保险技术性投保方案多由保险公司进行制定,难以符合工程建设的切实要求。因此,作为工程的实际实施者,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实际条件,如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地质气候条件等,制定与工程风险因素相一致的险种方案,此类保險可单独投保,亦可附加于建设工程一切险中。

因此施工企业应着眼于自身优势,结合现场施工实况,对保险的内容及实施方法提出独立的建议或独立编制部分保险方案。

3 优化公路工程保险的投保方案

目前公路工程投保多为一次性投保,保险期限为整个工期,不同工程均采用统一的投保模式,这种投保方式多按工程总价的一定比例收取保费,该方案的优势在于效率高,能够快速完成工程的投保,但投保内容大多无针对性,无法解决公路工程复杂的风险因素。为实现公路工程实施过程中风险的转移目标,合理优化保险方案和切实可行的保险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3.1 合理选择保险类型

合理分析工程潜在风险,正确判断风险层级是制定保险方案的前提,公路工程风险层次的分析可以借助模型AHP层次法[6],并针对各单位工程进行单独评测,作为保险类型选择的依据。总体上,对于施工工艺简单、风险较小的工程,如路基路面工程、房屋工程等,可根据工期和工程造价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第三方责任险、雇主险等,即可满足工程风险管控要求。对于特大桥、长隧道等风险层级较高的单位工程,可根据施工条件和风险因素,增投交通运输险、机械设备险等险种;对于地质复杂,如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多发地段,可根据风险因素大小,将场地清理费用等计入保险条目。

3.2 合理制定保险费率

公路工程保险费率的厘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要符合一般工程类保险原则外,还应符合公路工程的特殊性。

建筑工程保险的保费通常随标的物风险大小浮动,国内主要采用最大损失法进行保险费率的厘定,该方法可以快速确定工程保险费率,但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各类工程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施工单位可结合自身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对不同类型的公路工程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出同质风险和异质风险,并依次建立不同的保险费率计算模型。

4 建设工程保险管理和理赔机制

建设单位常常面临理赔标的物不明确、理赔相关依据不足、理赔周期长等诸多问题。公路工程与一般保险标的物不同,其对工期有严格的要求,漫长的理赔过程往往给工程造成新的风险,因而必须建立合理的理赔机制,解决相关工作。

4.1 保险管理机制

保险的管理主要包括制定保险方案(保险单位选择、保险标的物等)、保险的过程的监控、理赔的发起等,其中包含众多内容需要参与者进行具体的分工与研究。

在保险方案制定过程中,合理分析保险的风险类型与施工进度安排,制定合理地保险方案,保险内容应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优化,切实对保险标的物进行考察。

在投保过程中,根据工程经验和工程的特殊性,全面考虑公路工程被保标的物范围,在施工阶段,对于新增的临时工程、设计变更工程及新增工程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并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决定新增保险方案的执行方式。

4.2 保险理赔

公路工程保险的理赔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引起工程施工做业面大,人员复杂,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原因的界定往往需要多方配合,使投保单位与保险单位产生较大分歧,影响理赔的进度和理赔的金额。

为保障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保险经纪机构及保险公司的四位一体监察机构,加快保险理赔的时效性和证据收集的准确性行。为此,作为施工方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及时展开抢险和勘察工作;②熟悉保险清单,及时查漏补缺,现场技术人员明确保险范围。③加强与监理单位和保险公司沟通。④明确事故原因,避免惯性思维。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相关的损失统计和事故原因调查,并总结汇总上报项目部及公司,做好数据分析工作,避免类似事故发生,同时保持与监理部门及保险公司的沟通,保险理赔具体事宜由总公司进行协调,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加快赔偿进度。具体流程见图1。

5 结语

为实现公路工程建设期风险的合理管控,合理地保险方案是一个必要的保障。施工单位通过制定合理地保险方案和建立有效的保险管理体制能够实现工程的建设目标,有效转移工程风险。面对不成熟的保险制度,施工单位应培养有经验的、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合理的保险机制,维护好自身权益,实现风险管控和投资成本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陈峰,纪翔,吴江鸣,等.福建省高速公路 工程保险的实践探索与研究[J].中国保险,2011(4):32-35.

[2]董艳波.浅谈工程保险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35(9):50-52.

[3]张晓婷,王浩.工程保险对公路工程造价的影响[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7,22(2):12-14.

[4]涂志宏.公路工程保险费率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1.

[5]沈德才,钱伟.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的工程保险[J].中国公路,2005(13):70-73.

[6]冯芳.基于我国工程风险评价的工程保险费率的研究[D].成都:西南財经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公路工程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中的水泥比对试验
安全计算机通信管理机制的形式化验证与实现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