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与地位”研讨会上的致词

2018-04-02金晓明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同仁海派图书馆学

金晓明(上海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

在全国上下共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共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开创新气象、新作为的大好日子里,由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市高校图工委联合主办,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徐汇区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等单位联合承办的“图书馆在海派文化推广中的作用与地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在承办单位上海商学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各承办单位图书馆同仁的辛勤工作下,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下隆重召开了,我谨代表上海市图书馆学会、上海市高校图工委陈进秘书长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位与会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

众所周知,近代海派文化有商业性、世俗性、灵活性、开放性四个显著特点,此外最具有特色的是自我批评功能。对文化的批评,上海从来不遮遮掩掩,反而形成了文化自我批评机制。有专家认为,一个文化能够有一个良性的机制,让自己保持高度警惕,时刻自我反省,对整个文化的发展就有好处,反之如果始终认为自身的文化十分出色,就会逐渐衰弱下去。海派文化的形成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笔下的“海派文化”一词,还被认为带有贬义的色彩。到改革开放时期,“海派文化”一词已经变成了上海产品、上海制造的代名词,是品质的保障。大家知道,凤凰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红灯牌收音机、星光牌电视机等都代表的是上海品质,到今天,“海派文化”已经变成褒义词,代表了上海这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文化气质,既有千年江南水乡的东方韵味,有百年海派积淀的西洋味道,还有未来创新的国际风范,用我们这次研讨会的广告词来说,海派文化是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汇吴越文化精华,吸纳文化因素形成的具有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独特个性的上海文化。因此,海派文化近年来受到学术界、文化界的极大关注,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海派文化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在海派文化传承发展、上海城市塑造等多个层面展开探讨。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了吴建中馆长、孙逊、陈子善、林华、徐雁、周立民、张建华等图书馆界、学术界、文化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作家就海派文化及其图书馆在海派文化的推广中的作用与地位展开探讨,同时本次会议也有幸邀请到我们上海图书馆界的好朋友,著名的海派画家、书法家陈志宏老师现场为研讨会题字留念。陈志宏老师书法展作为上海高校艺术之旅也同时在上海商学院展出,欢迎我们各位与会同仁会议期间欣赏分享。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赋予海派文化不同的内涵,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有近代的,也有当代的,对海派文化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也不可一概而论,未来海派文化将会绽放全新的活力,而这座城市也将从中不断获取动力。图书馆本身具有文化保存及传承功能,作为长三角和上海地区的各类型图书馆,更应利用自身的海派文化资源优势,根植于各类型图书馆的学术特色,以及运用宣传自身的平台,在海派文化传承与推广中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保存及传承的重要作用,保存、发扬并积极推广海派文化。

最后衷心祝愿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特别祝愿远道而来的各位同仁,祝你们在上海愉快顺安、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同仁海派图书馆学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Clinical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ongren Dahuoluo Pill(同仁大活络丸) on Knee Osteoarthritis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海派剪纸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秋冬来,宜进补!乐氏同仁提醒大家及时进补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